在投資的道路上,我們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無止盡的貪婪和不知足。不要為了短期內賺取超額報酬而做出類似賭博的決定想拚一把試試看。譬如L我們務必冷靜評估想想,不應該動用自己不可或缺的資金,例如抵押房子、融資或個人信用貸款,做作金融商品里高風險的槓桿,只為了更短時間內賺取更多超額的報酬,這些錢往往並非生活實際上的必須只是個人內心無法填滿的慾望,一階比一階高永無止盡。這種魯莽的賭徒心態與行為是愚蠢且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賭上的本金是對自己非常重要的且必須的東西。唯一的方法是避免冒過大的風險去追求不合理範圍內的東西。
同時,我們在人生某個時刻(譬如:中年時期做管理階層或創業小成就)階段,當我們能定期賺取到較高薪水時,小心不要陷入引誘陷阱。
不要比較
當我們達到年輕時盼望的管理位置與財富收入時(自己曾設定目標實現後),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因此隨之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也就是繼續維持自己過去一貫的生活水平。因為野心增長的速度往往快於滿足感的達成。換成白話就是,自己不要隨著收入增加而跟著提升生活水平(換大房豪宅、開名車、追求時尚品味、….),開支也會跟著增加,迫使我們若要有更多的資產須冒更大的風險去賺更多錢。當心境如此時,就感覺到我們人生每達成過去所設定的一階段目標,結果馬上都會把目標推向遠方兩步,感覺自己永遠在落後而追不上,一直生活在自我追逐與慾望之火中。此時,不妨靜下心思考真正的需要與想要,做任何支出決定前先有意識地評估後再做決定。
不要忌妒
外在投射的眼光與自我期望讓我們會不斷地也不自主地想超越同事和朋友,這種慾望固然能促使我們努力工作,但如果一直持續不知足,人生也將陷入苦痛與毫無樂趣。俗話說:幸福是扣除期望後所得的結果,在慢慢致富的路上提醒自己不要比較就不會激化嫉妒,在投資路上更是如此。若一旦加入社會大群體的攀比漩渦將會是如進入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而唯一的勝利方式,就是「從一開始就不參與」。
很多人擔心自己何時才能退休,其實只要踏上致富之路(有正確的資產配置與理財架構觀點)內心就能平靜。比較只會讓我們感到不如他人。譬如:在薪資上從上班族到企業高管、再到富豪,每個層級都有它想要的更高目標。使得比較永無止境。社會裡的攀比是一場永無止盡的戰爭。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開始就不要參與這場比較競賽。如同俗語所說進賭場唯一能贏錢的方法,就是「進門後立刻從後門出去」。知足並不代表得到太少,它讓我們意識到貪得無厭只會帶來後悔。
譬如:人們在面對可口的美食(譬如:西點蛋糕),往往無奈要克制口欲以保持身材(尤其愛美女性),但有些人(無分男女)就是怎麼吃都不胖。而有些女人天生不用化妝品也能美麗出眾,這讓人氣餒到無力(俗語:人比人氣死人)。但這些也都是無法改變的現實。此時我們需要學會知足(你說認命也可),這樣才能讓我們感受到滿足和幸福。環繞在生活周遭的實際如此,但為何同樣邏輯套用在投資的邏輯上卻很難? 又或者,當我們吃得太飽時再看到其他美味的食物,我們會告知不想再吃。因為知道如果硬撐下去會讓自己感到痛苦作噁。但這種情況在商業和投資領域似乎不適用。人的慾望往往是無止境的永不滿足。錢多不是不好,但是不能想要在無知、魯莽卻想短時間內賺取超額報酬而決定賭博式的方式去拚搏一把(這就是貪)。
貪--> 貧
因此,很多人因為貪心,所以會打造出高風險的投資組合,甚至嘗試去做出一些違法的事情,希望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超額的高報酬。這種對金錢無法抗拒的心態,往往最終會導致個人的身敗名裂。貪字改一下就變成貧。當我們走上致富之路曉得在過程的路上要把握知足時,我們有自覺要保護那些看似無形、普通但最珍貴的東西,譬如:名聲、自由、家人和所愛之人在一起的幸福時光..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
知足心態
在充滿光鮮亮麗、他人以社經地位衡量的眼光、高度競爭的環境裡,了解貪與貧之間的差異是極其重要的,要能保持住。小資族不能急,中年三明治不能急、60+的(不管已退休或即將退休者),就算是目前的財富不夠而即將要退休也不能急,就是一步一步踏實,做好目前自己的工作,專心目前的生活。然後,掌握好正確的投資心態、做好資產的配置以架構出知足的心態、努力存錢投資後,等待時間長河下複利所給我們帶來的驚訝而豐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