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a long song - 170
1965#41 - Like a Rolling Stone - Bob Dylan
2025-09-03🎤 歌手介紹:Bob Dylan
- 本名:Robert Zimmerman
- 出生年份 / 國籍:1941 年,美國明尼蘇達州
- 音樂風格:民謠、民謠搖滾、藍調、鄉村、詩人搖滾
- 重要地位:
- 被譽為「
美國民謠教父
」、「搖滾詩人
」。 - 2016 年獲頒
諾貝爾文學獎
,表彰其在歌曲創作上的詩性表達。 - 音樂與社會運動、反戰、自由、個人主義等議題緊密結合。
- 被譽為「
- 代表作:
- Like a Rolling Stone
- Blowin’ in the Wind
-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Tangled Up in Blue
🎵 歌曲資訊:Like a Rolling Stone
- 發行年份:1965 年
- 專輯:《Highway 61 Revisited》
- 作詞作曲:Bob Dylan
- 發行廠牌:Columbia Records
- 歌曲時長:超過 6 分鐘,打破當時流行歌曲 3 分鐘內的慣例。
🎼 音樂與歌詞
- 音樂創新:
- 結合搖滾樂與民謠歌詞的深度,開創「
Folk Rock
」新時代。 - 樂器編制中最醒目的特色是電風琴(organ),由 Al Kooper 即興演奏成為經典聲響。
- 也標誌 Dylan 從原聲
木吉他
「純民謠時期」進入電子搖滾時期,當年震撼了民謠圈。
- 結合搖滾樂與民謠歌詞的深度,開創「
- 歌詞主題:
- 描述一位曾經高高在上的女性墮落、失去一切後的處境與心理落差。
- 反覆副歌「How does it feel... To be on your own / With no direction home /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 Like a rolling stone?」帶有批判、冷峻與嘲諷。
- 同時隱含自由、無依、漂泊與自我尋找的主題。
- 全曲如詩長篇,敘事鋪陳與韻律結構極為嚴謹,被譽為「
搖滾史上的敘事詩
」。
🎧 推薦聆聽重點
- 開頭小鼓一擊(snare hit)+ 電風琴旋律進場:一鳴驚人。
- Dylan 的唱腔不求甜美,而是極具語氣張力與批判性。
- 副歌“Like a rolling stone” 不只是 hook,更是全曲主旨的情緒爆點。
- 建議細聽歌詞與詞句中的譬喻、形容詞堆疊,是 Dylan 抒情寫作的巔峰之一。
❓ 是否為原唱?
- ✅ 是的,Bob Dylan 為此曲的創作者與原唱。
- 這首歌也成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廣泛代表 60 年代反叛精神與藝術自由。
🎙️ 翻唱與影響版本
- Jimi Hendrix:以吉他為主的現場演出版本更具搖滾暴力美感。
The Rolling Stones
、David Bowie、Green Day、Bruce Springsteen:皆曾翻唱或在演出中致敬。- Live Aid 現場(1985):Bob Dylan 與 Keith Richards、Ron Wood 一同演出此曲。
- Rolling Stone 雜誌評選:
長年被列為「史上最偉大的歌曲」第 1 名
。
🔗 相關歌曲推薦
- 《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 Dylan 的意識流快語搖滾實驗。
- 《Positively 4th Street》– 類似語氣的尖銳批判情歌。
- 《Desolation Row》– 更長篇詩意敘述。
- 《Ballad of a Thin Man》– 同專輯的另一首揭露人性與社會疏離感的傑作。
歌詞
中文翻譯可參考這位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