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出手,限制配息率
近幾年,每家推出的高股息ETF,年配息率動輒10%-12%不等,許多投資者看到如此高報酬的廣告,再怎麼節儉也要咬牙買個幾張。甚至為了加速財富增長速度,甚至借貸以及股票質押投入更多資金。
金管會看到如此現象,提醒業者ETF配息率不應超過「指數參考配息率」,這是需要被檢討的。
■ETF配息的三大來源
但你知道嗎?高股息ETF的配息不僅僅只有股利所得,它還包含資本利得、平準金、還有利息。資本利得:賣出成份股賺到的價差
平準金:避免基金規模快速增長,股息遭到稀釋,使配息不致大幅波動
利息:保留的現金放在銀行產生的利息
■投信怎麼提高配息率?
從業者的角度來看:
要讓投資者願意將錢投入,最吸引人的方式就是拉高配息率。唯有ETF規模增加,才能從投資者身上賺到更多的管理費及其他費用。
而高股息ETF如何將配息率提高,除了成份股基本配息外,加上平準金、資本利得,就能讓配息率提高至10%。
■投資者為什麼買單?
站在投資者角度:
一年10%的配息率是相當吸引人,
銀行一年定存1.7%,存100萬,一年配息就有1.7萬;
銀行個股,一年平均配息5%,100萬的股票,一年配息就有5萬;
買高股息ETF,一年配息率達10%,100萬的資金,一年配息就有10萬。
當然要選擇高股息才能更快達到財富自由,也因為這樣地錯覺,讓更多人願意掏出錢買高股息ETF。
■配息率下降,高股息ETF就不能投資了?
金管會的介入,就是要預防投信在資本利得這塊操作。避免投資人因錯誤的期待,在未來造成更大的糾紛。
一旦資本利得配發減少,基金規模又不能大幅擴大,那麼以往常見的10%配息率,一定會愈來愈少見。那麼高股息ETF是不是不再高股息,甚至不適合投資了呢?
我個人的觀點是,配息率不能超過指數配息率這項措施,並不一定是件壞事。
讀者可以思考,假設高股息ETF的成份股配息率只有5%,為什麼投資者最終卻能拿到10%的配息。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提高資本利得配發,也就是所謂的拿左手配給右手。
假設未來高股息ETF配息率回到5%,未調整的資本利得持續留在淨值裡,並持續為投資者賺錢,那麼當股價愈來愈高時,未來配發的5%,勢必會比此刻配發的5%金額更高了。
而金管會的干預,並不會造成投資者權益受損,反倒會讓市場更加健康,屆時真正不是高股息的商品就會被市場淘汰,剩下的就是最適合大眾投資的標的。

高股息主要配息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