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龍高手真人版:完美的真人版之作?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小時候曾經去電影院看過《馴龍高手》的電影,但是我一點印象都沒有了哈哈。不過小嗝嗝和亞絲翠的身影清晰地烙印在我腦海中,超可愛的沒牙更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吉祥物。

這次的《馴龍高手》真人版電影,相較於《史迪奇》,跟之前的《白雪公主》、《小美人魚》,在去看之前就聽說不少好評,還有人說是完美的真人版。實際上真的如此嗎?我抱著這樣的期待走進了電影院……

【真實美景加乘】

《馴龍高手》真人版電影聽說幾乎是照著動畫版一個鏡頭一個鏡頭還原的,

龍傳奇好像特別適合拍成真人版影視作品,畢竟之前已經有如《冰與火之歌》、《魔戒》三部曲等口碑之作,或許相關技術發展較早,已臻成熟。《馴龍高手》中就像動畫一樣,也有鏡頭是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讓觀眾能體驗坐在龍身上翱翔的驚險刺激。再加上壯麗的山岳險要,大海和天空與峽谷的交錯實在讓人大飽眼福,沉浸在美景之中。其他像是維京人的村莊,寫實中帶有一點魔幻,或許正好踩在適合真人化的界線上。

【小嗝嗝的成長故事】

電影一開始就鋪陳小嗝嗝的成長與抉擇,以及維京人們尋找龍穴的主題,其實其中早就隱含衝突性:小嗝嗝不可能殺死龍,而維京人對龍的恨意難以消抹。兩條主線從出航和課程開始後分頭進行,最後在小嗝嗝的成長完成後,族人們也鎩羽而歸;兩條故事線在沒牙帶小嗝嗝與亞絲翠去到龍穴時開始融合,在小嗝嗝馴養沒牙被發現時交錯,接著在與至尊龍的大戰集結。小嗝嗝與沒牙,以及尋找龍穴兩條故事線各自發展,最後碰撞在一起,情節鮮明,敘事節奏明快而恰當。

在被完美敘述的情節中,我們還能看到許多角色的成長曲線。首先是族長史圖伊克,他身為小嗝嗝的父親和族長,在「不成材」的兒子與群族的重擔中,承擔了成為「好父親」和「好族長」的責任;這兩個責任會隨著劇情發展在最後合而為一:他學會了相信小嗝嗝,放手讓他翱翔,同時也找到保住全族的方法。史圖伊克的兩個責任在電影開頭像是有著無法消弭的隔閡,但最終,小嗝嗝證明給他看,自己已經可以放手去飛,甚至能拯救族人;史圖伊克也在關鍵時刻相信他、幫助了他,可以說最終的圓滿結局是由史圖伊克和小嗝嗝的和解而達成的。

另一位成長曲線明顯的角色當然是我們的主角小嗝嗝。他一開始無法以傳統的方法幫助村莊抵禦龍群攻擊,只能待在家裡以防搗亂局勢。他嘗試了不同的方法,想辦法服膺「殺龍」的價值觀;直到他遇見沒牙,在與牠相處的過程中努力了解龍的習性,學到不傷害又能抵抗牠們的方式。小嗝嗝的與眾不同在這之前帶給他及身邊人許多困擾,不過他的執著終於開花結果,證明了與他人不一樣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成就;最後他也運用自己的才能,從混亂中的絆腳石,成長為拯救全村的英雄。

【成長與它的陪襯】

《馴龍高手》其實非常像青少年成長電影,有冒險,有感動,這之中也少不了愛情。電影開頭,我們就能從小嗝嗝的幻想中看出他喜歡亞絲翠。可惜亞絲翠和他幾乎是對立的身分:從家世到身體能力及名譽都是;能力出眾、努力過人的亞絲翠甚至有些厭惡身為族長兒子,能夠享有特權,無論搞出什麼包都會被原諒。亞絲翠是訓練課程裡最投入的人,也是第一個發現小嗝嗝秘密養了沒牙的人。她是個校園女神般的角色,努力換得自己想要的未來,自然看不慣出包都能被原諒的小嗝嗝;換個角度想,如果是亞絲翠犯了小嗝嗝的那些錯,她肯定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她時時刻刻都必須繃緊神經。

我很難看出亞絲翠喜歡上小嗝嗝的原因,在她親了小嗝嗝之前,頂多只能感受到她有點在意對方,但似乎也只有到好奇、新鮮的程度。

階級與特權在動畫版中似乎是沒有出現的主題,這其實可以為真人版添加不少深度,也能讓青少年成長走向更寫實、更成人的討論。在電影中只作為讓亞絲翠性格更飽滿的鋪陳,雖然也有發揮用處,但不免有些可惜;後續沒有收束這個設定,反而使得亞絲翠這個角色變得空洞,更像是少年冒險故事中的女性戰利品。如果在電影終能增加一些亞絲翠的個人情節,更深入她的內心,將她在乎的事物與小嗝嗝的成長做更明確的連結,或許能她的角色變得更立體,而非依附於小嗝嗝的成長故事之下。

雖然有一些小缺點,不過《馴龍高手》還是稱得上近幾年最好的動畫改編真人版電影,敘事流暢、畫面磅礡,保留了原先就不錯的劇情,也發揮出真人版的優勢。有機會的話,無論對動畫版或小說是否熟悉,都推薦大家都可以去看這部電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寫作植物吃書吃片的地方
2會員
16內容數
ss在這裡打一些觀書&觀影心得,希望喜歡閱讀或看電影的你可以一起交流! 追蹤ss的instagram帳號獲得更多資訊!
2025/07/02
《樂土在上》以一個個篇章與角色串連整個世界,向我們揭開未來的魔幻世界。書中大多數角色居住在一個名為「樂土」的地方。那裡的科技發展超出當代許多:人們以浮軌穿梭在各島站之間;在虛擬實境「虛擬樂土」和其他人交流;預定商品會以無人機運送;食物由日糧列印機產出。而樂土人的思想和價值觀也和我們熟悉的樣貌相去甚遠
Thumbnail
2025/07/02
《樂土在上》以一個個篇章與角色串連整個世界,向我們揭開未來的魔幻世界。書中大多數角色居住在一個名為「樂土」的地方。那裡的科技發展超出當代許多:人們以浮軌穿梭在各島站之間;在虛擬實境「虛擬樂土」和其他人交流;預定商品會以無人機運送;食物由日糧列印機產出。而樂土人的思想和價值觀也和我們熟悉的樣貌相去甚遠
Thumbnail
2025/06/12
在閱讀完《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後,艾蜜莉.孟德爾的另一本作品《寧靜海的旅人》就一直出現在我身邊,經常會在推薦書單或看到,甚至逛書店時,想來已經擺在架上許久的它,突然開始至占據我的視野。或許這也是生命中,我們無法理解的另一種更高的存在吧。
Thumbnail
2025/06/12
在閱讀完《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後,艾蜜莉.孟德爾的另一本作品《寧靜海的旅人》就一直出現在我身邊,經常會在推薦書單或看到,甚至逛書店時,想來已經擺在架上許久的它,突然開始至占據我的視野。或許這也是生命中,我們無法理解的另一種更高的存在吧。
Thumbnail
2025/05/20
層層疊疊的後設手法宛如現實中無法傳達的幽微心意,包覆於琥珀中,等待解除封印、被人發現的一天。閱前聽朋友說,這是一本讀完會有點難過的小說;有點難過的心情也的確是我看完正文的感受。就如洋蔥需一層層剝開才能看到核心,眾人無法訴說的心意傳承於書中,直到被後人層層翻開才得以見光。
Thumbnail
2025/05/20
層層疊疊的後設手法宛如現實中無法傳達的幽微心意,包覆於琥珀中,等待解除封印、被人發現的一天。閱前聽朋友說,這是一本讀完會有點難過的小說;有點難過的心情也的確是我看完正文的感受。就如洋蔥需一層層剝開才能看到核心,眾人無法訴說的心意傳承於書中,直到被後人層層翻開才得以見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永遠不要忘記,要當個Biggest Dreamer。
Thumbnail
永遠不要忘記,要當個Biggest Dreamer。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介紹迷你影集「馴鹿寶貝」,並分享心得和反思,呼籲家人的包容與接納,展現了人生的成長和深刻的自我反思。男主角親身經歷寫劇本,實踐了使你痛苦者使你偉大的真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介紹迷你影集「馴鹿寶貝」,並分享心得和反思,呼籲家人的包容與接納,展現了人生的成長和深刻的自我反思。男主角親身經歷寫劇本,實踐了使你痛苦者使你偉大的真理。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我看的是英文版。這部片節奏暢快又分明,是一部看起來安心好看的誇張喜劇電影。 不過,先不論加菲貓原本慵懶又高高在上的形象是怎麼變成剛開始的呆萌小貓,到後來被捲入大冒險之後,屢屢受挫的樣子,疑似和大多數的觀影者不同,我個人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特別注意到的是:飼主老姜的反應。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我看的是英文版。這部片節奏暢快又分明,是一部看起來安心好看的誇張喜劇電影。 不過,先不論加菲貓原本慵懶又高高在上的形象是怎麼變成剛開始的呆萌小貓,到後來被捲入大冒險之後,屢屢受挫的樣子,疑似和大多數的觀影者不同,我個人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特別注意到的是:飼主老姜的反應。
Thumbnail
我想,《馴鹿寶貝》其實無意批判任何人,它只是深刻反映一個寂寞且受傷的人,如何去吸引到一群寂寞且受傷的人,而他們彼此又會如何互相傷害、互相憐憫。倘若想要跳出這樣的輪迴,嘗試找回生命的主導權,也許一遍又一遍地反省這些事件、重溫這些回憶,就是讓自己越來越清醒的方式吧?
Thumbnail
我想,《馴鹿寶貝》其實無意批判任何人,它只是深刻反映一個寂寞且受傷的人,如何去吸引到一群寂寞且受傷的人,而他們彼此又會如何互相傷害、互相憐憫。倘若想要跳出這樣的輪迴,嘗試找回生命的主導權,也許一遍又一遍地反省這些事件、重溫這些回憶,就是讓自己越來越清醒的方式吧?
Thumbnail
《馴鹿寶貝》的主角太像馴鹿了。(但真實世界的「Martha」強調自己沒有用「baby reindeer」稱呼Richard Gadd。所以,「馴鹿寶貝」的稱呼,恐怕是導演兼主演Richard Gadd的自嘲?)弄完影評後,還要圖文化,所以就生出了一些插圖,在此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馴鹿寶貝》的主角太像馴鹿了。(但真實世界的「Martha」強調自己沒有用「baby reindeer」稱呼Richard Gadd。所以,「馴鹿寶貝」的稱呼,恐怕是導演兼主演Richard Gadd的自嘲?)弄完影評後,還要圖文化,所以就生出了一些插圖,在此跟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