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子劉俠,一生飽受類風濕關節炎的折磨,卻以溫柔堅毅的筆,寫下了《感謝玫瑰有刺》。當我讀到那篇文章時,眼淚在眼眶中悄然打轉。她讓我明白,苦難雖像玫瑰的刺,卻也孕育著生命中最深刻的美。
步入中年後,我開始服用糖尿病的藥物。我沒有嗜甜、也沒有過度放縱飲食,卻依舊無法逃過這場遺傳的命運。原來,那是爺爺留給我的一種看不見的延續。起初我感到委屈與無力,直到我重新打開《聖經》,重新看見那位為世人背負十架的救主。「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永不止息。」每當我反覆讀著這段經文,心就逐漸安靜下來。耶穌願意為罪人捨命,被釘十字架的愛,讓我體會到:我們不能只渴望玫瑰的芬芳,而不願接受刺的試煉。
媽媽常說,聖經是神的話,上帝必看顧祂的兒女。這句話成了我日常的信念支柱。越是在病痛難耐的時候,我越願意親近神的話語,因為那是心靈的安慰,是我無聲的依靠。
如今,我不再只看見苦難本身,而是學會在刺痛中尋找恩典。我感謝這些刺,因為它們教會我順服,也教會我愛。在苦難中,我找到一種深層的平靜與勇氣,那是來自天上的禮物,是無聲卻堅實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