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之屋》書評|宏偉的家族史詩:從愛到革命,從獨裁到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伊莎貝拉阿言德 精靈之屋

伊莎貝拉阿言德 精靈之屋

🌎 幽靈與家族命運:《精靈之屋》的時代背景

《精靈之屋》是智利作家伊莎貝拉·阿言德(Isabel Allende)的作品。描寫了家族四代人,經歷社會從民主走向共產,再從共產走向獨裁的過程。《精靈之屋》的故事背景橫跨20世紀初至70年代末,對應的是智利(或更廣義的拉丁美洲)從殖民遺緒中掙扎出來、歷經現代化、政治動盪與軍事獨裁的歷史時期。小說開端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0年代,那是一個由歐洲思想與美國資本主義滲透拉美的時代,地主階級如伊斯坦班·楚巴得以壟斷土地與資源,而下層農民則深陷貧窮與文盲。到了故事中段,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思潮開始在年輕世代與基層民眾中蔓延,象徵性地由派卓·特賽羅·加夏的激進思想與艾爾芭的學運經驗體現。最終,國家政權在選舉失利後被右翼軍方奪取,對應的正是智利1973年由皮諾契特發動的政變。書中的左翼政權被推翻、政治犯遭受酷刑與失蹤,全都呼應阿言德自身家族所經歷的傷痛。《精靈之屋》因此不僅是虛構故事,更是歷史見證與傷痕記錄,讓讀者在魔幻中看見殘酷現實。

👨‍🌾伊斯坦班·楚巴與克萊拉

他來自沒落的貴族家庭,再認識羅莎後,他下定決心要娶她。為此,他利用家族的影響力開了礦場,期待能夠挖到黃金,一夕致富。羅沙死後,他遵循與母親的諾言,讓家庭能夠傳宗接代。他再次拜訪德韋爾家,和克萊拉結婚。

有趣的是,克萊拉對伊斯坦班·楚巴毫無感覺,但是仍然和他結婚了。克萊拉有通靈的能力,有時候能看到未來的命運,或許她早已看到自己逃不出這樁婚事。

她已經決定不靠愛情就完成自己的婚姻。...他全然不知道克萊拉討厭甘草糖,而情詩只會逗她發笑。P97

兩人結婚後的生活型態也截然不同。伊斯坦班·楚巴把時間拿去管理莊園、從政,而克萊拉則沉迷於心靈層面的法術。

楚巴是非常傳統的右派,他擁護國家的民主體制,反對共產黨。他相只要努力、聰明,就能像他一樣建立起大莊園,而那些共產主義只是保護弱者的思維。然而他沒有意識到,他不但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還擁有貴族的姓,如果沒有這個血統,他連礦場都經營不了,他也不會擁有泰西馬利亞的大片土地,更不用提從政這麼看重家族血統的事了。他是時代的寵兒,卻意識不到自己的幸運。反倒是到最後他真的一無所有時,他才和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他也不重視女性的發展,對他來說,女人的價值的就是外在。因此,他被美人羅莎深深地吸引。他強暴了莊園大部分的婦女,終其一生也不曾為此反省過。他反對地位不相等的婚姻,因此當布蘭加和派卓·特賽羅·加夏的戀情曝光時,他激動的傷害了布蘭加和克萊拉,導致她們離開家裡,而絕望的伊斯坦班·楚巴把這件事全部歸咎於派卓·特賽羅·加夏。

相反地,克萊拉終其一生都很善良。她不反對女兒和農民階級的孩子玩,克萊拉還會帶著她去貧民窟幫助窮人。可以說,她和伊斯坦班·楚巴有種完全相反的個性。

伊斯坦班·楚巴和克萊拉共有三個子女,包括女兒布蘭加以及雙胞胎兄弟傑米和尼可拉斯。很悲哀的,楚巴的三個子女都不像他,這讓他感到憤怒又無力。他成天對家裡人暴力相向,破壞家裡的一切,發洩他無處可去的憤怒。

他愛自己的家人,也愛著國家,但他始終用很衝動的態度對待家庭。他的眼中非黑即白,沒有任何商議的空間。也是這樣危險的觀念,使得自己的國家即將落入美國的手中時,他還堅信著民主政權即將回歸。

「我們是印地安人和黑人居多的大陸上的典範,其他國家只會搞革命,從一個獨裁者換到另一個獨裁者。我們的國家不一樣。」

伊斯坦班·楚巴回到泰西馬利亞管理莊園的時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當時許多拉美國家陷入政局不穩和軍人掌政的循環。大量的軍事政變和獨裁統治出現,美國也在此時實施所謂的"香蕉共和國"政策,扶植親美獨裁政權控制當地資源,共產主義同時在民間蔓延。

可是現在新成立的左翼政黨代表,偽裝成傳福音者滲入莊園,他們一手夾聖經,另一手拿的卻是馬克斯主義的宣傳小冊,一面宣講儉約的美德,一面卻鼓吹不革命只有死。P75

伊斯坦班·楚巴和其他莊園主一樣,幫助保守派贏得大選,好維持地主的地位。

投票那天,老爺為農民舉行一個盛大的宴會,供應大量的酒,烤了好幾頭母牛,唱了好幾首吉他伴奏的小夜曲,發表了好幾段政治高論,向大家保證,保守派的候選人若能當選,每個人都可分到紅利,但他若落選,他們就都要失業。P77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伊斯坦班·楚巴確實很有遠見,他在同伴都毫不在意時,早早就看到了共產政敵的崛起。

當他以統計數字和最近幾次的選舉結果來提醒大家時,他的保守黨同志只把他的話當成是老人的咆哮怒吼。

到了艾爾芭讀大學時,左派政黨已經崛起,勢力強大到足以和傳統執政黨抗爭的地步。在社會黨贏得新的選舉後,伊斯坦班·楚巴便私下和其他政客以及美國人見面,討論如何進行下一步。於是右派開始武裝,準備用不合法的手段再次奪回政權。他沒料到的是,美國人根本就沒打算要幫助國家,只是要瓜分這塊資源可觀的大陸而已。

雖然伊斯坦班·楚巴在家庭中很強勢,但是家庭的核心人物始終是克萊拉。她不管伊斯坦班·楚巴的意見,為孩子取名。也不理伊斯坦班·楚巴的反對,接納剛結婚的女兒布蘭加回家。相比於她的丈夫的蠻橫作風,克萊拉讓家裡有了溫度。也因此,她一死,家庭立刻分崩離析。

👨‍👧‍👦布蘭加、傑米與尼可拉斯

這三個人是伊斯坦班·楚巴和克萊拉的小孩。布蘭加有著母親的勇敢,代表了女性受父權壓迫下的反抗,她和派卓·特賽羅·加夏是青梅竹馬,卻受限於兩人的階級而無法結婚。在父親的威逼下,她和法國人尚·德·沙提尼結婚。

尚·德·沙提尼和派卓·特賽羅·加夏是一組對比,分別代表了表面衣冠楚楚,內心扭曲的人,以及出身卑微,但始終懷有理想的革命家。雖然布蘭加堅定地選了前者,但是在父親的百般阻饒下,她還是吃盡了苦頭。

尼可拉斯是自由奔放、浮誇、充滿魅力的浪漫主義者。他研究靈學、教舞蹈、與阿曼達談戀愛,卻在面對阿曼達懷孕時選擇退縮。對他而言,愛是輕盈的遊戲,而非需要承擔責任的現實。他像是逃避社會與政治的人,也從不願長大。

相對地,傑米內斂、理性、充滿責任感。他繼承母親克萊拉的溫柔與同理心,卻又缺乏自信與行動力。他默默地愛著阿曼達,甚至在她陷入困境時挺身而出幫助她墮胎,承擔一切風險與後果。但他從不說出口,他的愛是沉默的、隱忍的。

阿曼達在兩人之間的選擇與困境,反映了一個女性在拉丁美洲動盪社會中,如何在激情與現實、安全感與自由之間掙扎。

三人的關係沒有真正的幸福結局,反而留下遺憾與錯過,正如書中許多角色的命運──不是被壓抑,就是被時代逼迫改變方向。這正是小說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個人的情感無法從社會與政治中抽離。尼可拉斯不成熟的愛使他無法面對責任;傑米真誠的愛卻無法跨越沉默的障礙。

這不只是三個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更像是整個家族與時代的一面鏡子。它提醒我們:在動盪的時代裡,真正的困難不是愛上一個人,而是如何在愛中仍能做一個勇敢而完整的人。

📚艾爾芭

艾爾芭名面上是布蘭加和沙提尼的女兒,她的誕生就帶有強烈的象徵性──她來自一段不被祝福的婚姻。她從小生活在靈性與革命思潮交織的環境裡,承襲了外婆克萊拉的靈性敏感,也承載著母親布蘭加對愛與自由的渴望。她雖然熱衷參與學生運動,但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米格爾──那個她願意為之上街、被捕、忍受酷刑的男子。相較於奉獻自己於政治,她更在乎自己和米格爾的感情發展。

米格爾是個左派學生領袖,有理想、有魅力,也有一股不可忽視的怒氣。他反抗體制,領導抗爭,是艾爾芭政治啟蒙的導師,更是她的初戀與痛苦來源。可是,當艾爾芭被捕、受辱,他卻無能為力,只能繼續在體制外奔波。對艾爾芭來說,米格爾是愛情與信仰的結合,但對我,他更像是一個不穩定的革命分子。相較於愛艾爾芭,但更愛他的理念。

伊斯坦班加夏的存在是一場復仇與認同的撕裂。他是楚巴在年輕時強暴農婦所生的私生子,一直在尋找一個「本該屬於他」的位置。他以嫉妒、壓抑與痛苦的方式,在莊園、在家族中遊走,渴望被接納卻又充滿憤恨。他甚至對年幼的艾爾芭出手猥褻,讓這段家族史的傷痕在下一代延續。他象徵著階級壓迫造成的代際創傷:被壓迫者可能變成新的壓迫者。

艾爾芭與米格爾的愛情是一場帶著殉道意味的追尋,她將自己獻給了他所信仰的世界,也為此失去自由、身體與家族的庇護。而伊斯坦班加夏的陰影,則提醒讀者:歷史的暴力從未真正過去,它潛伏在家庭結構與社會體制中,隨時可能以新的形式重演。

這段三角關係的核心不是「愛情選擇」,而是:當一個女性身處家族創傷與政治壓迫交叉的時代中,她還能否成為自己?

最終,艾爾芭選擇書寫,把歷史寫下來──這才是真正的抵抗,也是整部小說最溫柔卻堅定的回應。

📝結語

總結來說,《精靈之屋》不只是一部家族史,也是一部國族的寓言。它將魔幻與現實融合,以一個家族四代的命運起伏映照整個拉丁美洲的現代史,探討階級、性別、政治與暴力如何一再糾纏、遺傳、甚至破壞人的靈魂。小說中的人物無一不在歷史的洪流中掙扎求生,有人選擇壓迫、有人選擇遺忘、有人選擇愛與寬恕。而最終,是艾爾芭選擇了「記錄」,選擇把這一切都寫下來。這正是小說最深的命題──當歷史不能被改變,記憶就是唯一的抵抗。我們無法避免創傷,但我們可以決定如何回應它。《精靈之屋》提醒我們:寫作就是對遺忘的反抗,是讓真相得以存續的最後手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德國留學仔想靠寫作賺點錢
2會員
18內容數
在德國念碩的台灣仔,不定期更新自己的生活,希望藉此領取微薄的補貼。喜歡旅行、讀書、看電影,不喜歡自己念的專業。
2025/08/08
透過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們看到性暴力如何在社會默許下發生。從家庭缺席、教育失靈,到大眾觀念的冷漠,我們該反思:為何加害者能逍遙法外,受害者卻難以開口?希望這本書能繼續被閱讀與討論,不讓下一個悲劇重演。
Thumbnail
2025/08/08
透過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們看到性暴力如何在社會默許下發生。從家庭缺席、教育失靈,到大眾觀念的冷漠,我們該反思:為何加害者能逍遙法外,受害者卻難以開口?希望這本書能繼續被閱讀與討論,不讓下一個悲劇重演。
Thumbnail
2025/08/07
《第五號屠宰場》是美國作家馮內果的作品,是一本意義非凡的反戰小說。1945年,正值二戰尾聲,同盟國對德勒斯登展開大轟炸,有超過兩萬人死亡。而馮內果本人正好在德勒斯登,並在大轟炸時躲在地窖裡,逃過一劫。接著,他的作品《第五號屠宰場》問世,當時美國正值越戰,這本書成了世界最偉大的反戰小說之一。 故
Thumbnail
2025/08/07
《第五號屠宰場》是美國作家馮內果的作品,是一本意義非凡的反戰小說。1945年,正值二戰尾聲,同盟國對德勒斯登展開大轟炸,有超過兩萬人死亡。而馮內果本人正好在德勒斯登,並在大轟炸時躲在地窖裡,逃過一劫。接著,他的作品《第五號屠宰場》問世,當時美國正值越戰,這本書成了世界最偉大的反戰小說之一。 故
Thumbnail
2025/08/02
你是否曾因一句無心的批評,讓合作夥伴從此疏遠?或總覺得自己明明有能力,卻總是得不到認同? 戴爾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不只是一本人際溝通書,更是讓你職場、人際兩得意的心理操控寶典!
Thumbnail
2025/08/02
你是否曾因一句無心的批評,讓合作夥伴從此疏遠?或總覺得自己明明有能力,卻總是得不到認同? 戴爾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不只是一本人際溝通書,更是讓你職場、人際兩得意的心理操控寶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新的子民與同伴的加入使他們更加的壯大。   而生命的希望、感情也都悄悄的慢慢成長,隨之如花朵般綻放。   但是……   下集   第十四章 與生俱來的血脈
Thumbnail
  新的子民與同伴的加入使他們更加的壯大。   而生命的希望、感情也都悄悄的慢慢成長,隨之如花朵般綻放。   但是……   下集   第十四章 與生俱來的血脈
Thumbnail
凱特中安東尼的詭計後才明白一切遠沒有她想像的那麼簡單,而即將爆發的爭鬥原型竟是英格蘭的「玫瑰戰爭」?
Thumbnail
凱特中安東尼的詭計後才明白一切遠沒有她想像的那麼簡單,而即將爆發的爭鬥原型竟是英格蘭的「玫瑰戰爭」?
Thumbnail
  「異鄉者是一個職業,而艾倫並不知道妳來自另一個世界,我也希望妳對他們秘密。」   「畢竟,讓兩個世界知道彼此存在不是件好事。」   瑞伊並沒有接受他的說辭,但她仍在等他繼續解釋。   加力布爾繼續說:「相信妳方才有稍微翻閱我寫的那本書。」   瑞伊點了點頭,那本書仍安靜的
Thumbnail
  「異鄉者是一個職業,而艾倫並不知道妳來自另一個世界,我也希望妳對他們秘密。」   「畢竟,讓兩個世界知道彼此存在不是件好事。」   瑞伊並沒有接受他的說辭,但她仍在等他繼續解釋。   加力布爾繼續說:「相信妳方才有稍微翻閱我寫的那本書。」   瑞伊點了點頭,那本書仍安靜的
Thumbnail
被稱為「離別的一族」的長壽種伊歐夫人,外表從青少年時期便停止生長。某天,梅薩蒂軍進攻族地,伊歐夫人就此死散流離,而少女瑪琪亞因此開始了無止盡的流浪。她在途中撿到一名襁褓中的孤兒。四季流轉,艾瑞爾抽長為少年,瑪琪亞卻依舊是少女模樣,在動盪的時代與心緒裡,他們相處的時光因而逐漸生變,再度面臨漫長的別離…
Thumbnail
被稱為「離別的一族」的長壽種伊歐夫人,外表從青少年時期便停止生長。某天,梅薩蒂軍進攻族地,伊歐夫人就此死散流離,而少女瑪琪亞因此開始了無止盡的流浪。她在途中撿到一名襁褓中的孤兒。四季流轉,艾瑞爾抽長為少年,瑪琪亞卻依舊是少女模樣,在動盪的時代與心緒裡,他們相處的時光因而逐漸生變,再度面臨漫長的別離…
Thumbnail
「文字背後的自由解讀,是我們對靈性冥頑不靈的無知。」
Thumbnail
「文字背後的自由解讀,是我們對靈性冥頑不靈的無知。」
Thumbnail
03 326年5月25日,精靈領地的研究室 艾蜜莉手捧一隻機械鳥,先是撞歪桌腳,掀翻好幾張陣式圖紙,再跌在櫃子側邊,媽呀,她這一路跌跌撞撞,考恩看她的眼神像在看瘋子,但有何不可,
Thumbnail
03 326年5月25日,精靈領地的研究室 艾蜜莉手捧一隻機械鳥,先是撞歪桌腳,掀翻好幾張陣式圖紙,再跌在櫃子側邊,媽呀,她這一路跌跌撞撞,考恩看她的眼神像在看瘋子,但有何不可,
Thumbnail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靈魂迷宮》 只要閱讀薩豐的作品,你就會得到機票 一下子抵達西班牙 時代感、戰亂、地理、空氣味道、愛情、時尚、飲食、人情世故與書店 全部結合一起。 今天因為同事的穿著打扮, 我看得目不轉睛, 一下子見到《靈魂迷宮》書中的女主角艾莉夏, 從書中走出來。 這位集
Thumbnail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靈魂迷宮》 只要閱讀薩豐的作品,你就會得到機票 一下子抵達西班牙 時代感、戰亂、地理、空氣味道、愛情、時尚、飲食、人情世故與書店 全部結合一起。 今天因為同事的穿著打扮, 我看得目不轉睛, 一下子見到《靈魂迷宮》書中的女主角艾莉夏, 從書中走出來。 這位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