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作聲明】 本作品由創作者與 AI 協作生成,依據使用者提供設定完成,內容為虛構,僅供觀察與思考用途。
Slack 上的回應發出去後,高倩如把 Slack 視窗拉到一邊,切回進度表,一筆一筆確認行銷排程。她的目光掃過那些顏色標註的欄位,就像盯著一張經年未解的拼圖。腦中卻一直有另一個分頁沒有關掉。
那封還沒寫完的離職信,就像她感情裡那根最後沒斷的纖維,既是出口,也是不敢踏出的懸崖。她曾在無數個晚上告訴自己「再撐一下」,但這次,她已經分不清這句話裡的語氣,是堅強,還是麻木。下班前,新同事 Ruby 過來,帶著笑問:「倩如姐,那個夜市活動的招商文案……我不太會編,能看你上次的檔案嗎?」
倩如回神,看著 Ruby 那張帶著些許不安但還信任著世界的臉。那個當年總在深夜為簡報補圖片、幫主管補動畫、相信只要夠努力就會被看見的人,不也正是過去的她嗎?
「沒問題,我編一份範例給你,你可以自己再改改看。」她語氣平穩,打開資料夾輸入檔案名:「夜商推廣_R_v1.docx」。
發送完檔案後,她停了一下,彷彿觸動了什麼記憶。那個曾經也跟 Ruby 一樣眼神清澈的自己,如今卻習慣了沉默與妥協。
滑回那封離職信,標題仍是「草稿」。Word 顯示「上次修改日期:365 天前」,她盯著那個數字,無聲地嘆了一口氣。
那是她第一次想離職,卻又說服自己留下來的那天。現在,是第二次。
晚上九點,辦公室早已空了大半,只剩幾盞燈還亮著。她收拾包包,合上筆電,走出辦公室前回頭看了一眼。玻璃窗倒映著她自己,還有背後一整排加班的空位。
她低頭看了眼手機上的離職信檔案,仍然開著。手指停留在「儲存」旁的「刪除」,卻沒有按下。
離職信從未真正關掉,但她也從沒真正送出。
回家的路上,她順手回覆了 Ruby 的問題,順便提醒她記得註明圖文出處。手機震了一下,Slack 又跳出訊息:
「倩如姐,明天那份 KOL 分眾名單,能幫我再過一次嗎?」
她本來想回:「我不是主管,也不是行政」,但打了一半,又刪掉了。
最後,她只傳出:「好,明早我再幫你看。」
她抬頭看著對面站牌上的品牌廣告,正是她上週才修改的那張文案。
畫面很美,字體很飽滿,連客戶都說「這次終於有感覺了」。但那背後的熬夜、折衝、改檔名,沒人知道。
她站在路燈下,風從車道吹過。指尖微微冰涼。
離職信,還沒寫完。
❓給讀者的三個推演問題
- 如果一個錯亂是別人的,卻總是你在收,你還會願意繼續下去嗎?
- 你曾經把一封離職信放在草稿箱多久?
- 總是改不完的離職信,是心裡不夠確定,還是不敢承認自己已經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