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年7月30日,11:25,台北時間07:25)發生 俄羅斯遠東地區發生規模8.8的強震,引起全球關注。雖然震央距離台灣甚遠,對我們無直接影響,但這樣的大地震仍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地震,沒有國界。台灣,更不能掉以輕心。

2025/07/30 11:25,台北時間07:25 發生 俄羅斯遠東地區發生規模8.8的強震
地震是由地球板塊運動造成的能量釋放現象,這種能量瞬間傳遞,引發地表震動。目前人類科技仍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時間與地點,只能靠統計、地質研究與監測技術降低風險。而台灣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板塊交界活躍,每年大小地震超過一萬次,是全球地震最頻繁的區域之一。
很多人問:「地震有週期嗎?」
某些斷層會有「回歸週期」,也就是每隔幾百年或幾千年會再次活動,但這不是像鐘錶一樣準時。地震週期只是統計上的可能性,不是絕對規律。而地震是否快來了,不能單靠一兩次遠方地震來判斷,需結合當地地質結構與觀測數據。不過,俄羅斯這樣的大地震,提醒我們自然災害無法避免,但我們能夠提前準備。
防災意識,是一種日常的自我保護力。我們無法控制地震何時來襲,但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有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正如昨天俄羅斯的地震所提醒的,任何國家都有可能在下一秒變成災區。以下是防災基本觀念再提醒:
|「趴、掩、穩」三步驟
1. 趴下(Drop):立刻趴下,避免被搖晃或跌倒。
2. 掩護(Cover):躲在堅固桌子下方或用雙手護住頭頸部。
3. 穩住(Hold on):抓緊桌腳或牆體,等地震結束。
如果在戶外,避免靠近建築物、路燈、電線;若在車內,安全停靠、勿慌亂開門。
|家中與生活空間,平時就要做好的準備
✔ 將家具固定、防止傾倒(例如書櫃、電視櫃)
✔ 準備應急包:手電筒、飲用水、食物、口哨、電池、收音機、藥品
✔ 熟記家中瓦斯電源開關、逃生路線
✔ 和家人約定好緊急聯絡方式與集合地點
- 如果你對內容有共鳴、想分享想法,
- 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 💬 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 也歡迎來信交流:childbenefits@gmail.com
- 無論是合作提案、內容建議或單純聊天都很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