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也渴望成為另一半眼中被呵護的小孩。
不必扛起所有風雨,不用總是那個先懂事的人。
直到一次重傷,才讓我猛然驚覺——熟齡的我,早已不是可以依賴母親的年紀。可我的個性啊,仍像個迷路的傻孩子。
面對人生的挫敗與責任,我常常陷入懊悔與自責。
忍不住問母親:「媽,我是不是很沒責任感?」
她輕輕嘆氣,說:「妳只是乖乖的。」
然後補了一句:「妳姊姊們才自以為是呢。」
那一刻,我的鼻頭一酸。
我望著她布滿燙傷痕的雙手——歲月與辛勞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記,每一道傷痕,都是為這個家默默付出的證明。
她操勞著生活,也掛念著我的未來。因為表姊正接受化療,母親甚至開始幫我規劃重大疾病的醫療費,擔心有天我一樣會面對那樣的難關。
我想,我在成長的路上,步伐慢了很多,對生活的適應力也差了一點。但我慶幸,母親的愛,始終在背後支撐著我。
她的雙手,溫暖而堅定,不只是包容我們子女的軟弱,更用無聲的力量,讓我在跌跌撞撞的成長路上,不至於摔得太痛。
有人說:「成長,是一瞬間的事。」
可對我來說,成長不是一夕之間的醒悟,而是在這份厚重的母愛中,一點一滴地累積,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
也許,我不是幼稚,只是走得比較慢。
而那雙歷經風霜、依然溫柔的母親的手,始終在我身後,默默撐著我,等著我學會堅強、學會獨立。
在母愛的支撐下,一個「走得慢的孩子」終於在練習什麼是真正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