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始寫短篇小說
很喜歡寫中長篇小說的我,最近開始嘗試寫短篇。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短篇最難的地方,是在字數的限制下,把該說的話說完。對於我這種話嘮來說,讓角色暢所欲言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但開始寫短篇之後,總是要在寫的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用字精簡、不要搞威(多話)
跟中長篇小說比起來,短篇的難度其實高很多,它需要抓到說故事的精髓,也就是在篇幅的限制下,用簡潔的文字呈現出完整的故事,吸引讀者目光。覺得字少就容易寫其實是一種誤區。個人覺得短篇小說是很好練功的一種文體,但也是寫一寫就很想哭的體裁,臣妾真的覺得沒那麼簡單啊啊啊啊啊(抱頭
寫的出來,不難;但要寫好,真的不容易,但我還是覺得值得去努力。去年林榮三文學獎的評審曾經提到,或許是因為影視作品及電玩的興起,大家比較少閱讀文學了; 動輒二、三十萬字的小說,已經讀不動了。
但閱讀為寫作之母,如果讀不了,要怎麼寫好故事?🎮短影音的影響
在短影音崛起的這個時代,讓原本就有限的注意力,被拆解得更零散。大家喜歡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想要的資訊或即時的愉悅;但偏偏在閱讀跟寫作這兩件事情上,想要得到成長與快樂,是沒有特效藥的。
於是,這種需要投入時間才能得到的樂趣逐漸被大家遺忘,而影音帶來的愉悅又急又快,腦內啡多巴胺快速分泌,讓人沒有知覺地一直看下去,無法自拔。等消退了之後,空虛感襲來不知所措,那就只好繼續下去。
聽起來很可怕,但這已經是一個時代的趨勢跟轉變,沒有人抵擋的住這股洪流。而在這樣子的影響下,文學的樣貌似乎也在改變。評審當時也提出這樣的疑問,只是大家還沒找到答案。既然改變勢在必行,我們是不是能做些什麼呢?像是,如果能用篇幅不長的題裁,寫出有趣、好玩的故事,是不是也能與短影音有異曲同工之妙?
♟️輸出與輸入
本來只是想要跟大家聊聊寫短篇小說的苦與樂,結果愈說愈起勁,我簡直可以更名為「天橋下話癆人」(笑)。不管如何,我覺得持續保有輸入(閱讀)的習慣、以及輸出(寫作)的熱情還是非常重要。還好在這個寫作跟閱讀都日漸式微的時代,還有很多人在努力,像是還在這裡抱著頭寫著的我,以及看著這篇文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