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秘辛】《秦始皇陵竟然用水銀模擬江河!?》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秦始皇陵,地底「百川江河」的千古謎團

秦始皇陵,地底「百川江河」的千古謎團


自古以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總帶有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其中最引人入勝的,莫過於他那座至今未完全開啟的陵墓:秦始皇陵,地底「百川江河」的千古謎團。傳說中,這座地宮內部不僅宏偉壯觀,甚至 模擬了整個天下的山川江河,並以水銀流動其中,形成「百川歸海」的奇觀。這一記載來自於《史記.秦始皇本紀》,其中提到:「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簡單來說,就是模仿現實中山川地貌,以水銀打造一座微縮版的地理世界。但問題來了:這樣的記載,是古人誇大其詞的幻想?還是真實存在的地下奇景?

        根據《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西漢時期,公元前109年~前91年,司馬遷著)中紀載,距離秦始皇駕崩不到百年。它記錄了秦始皇陵地宮的驚人場景,雖然這些敘述充滿戲劇性,許多學者長期以來將其視為神話成分,但近年科學探測卻給了我們不一樣的線索:

  • 以山嶽星辰為裝飾天花板
  • 水銀灌注成江河湖海
  • 更設有「機關弓矢」,以防盜墓者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 《史記》《本紀》《秦始皇本紀》
 

        從20世紀末以來,考古學者對秦始皇陵進行了多次無損探測(如磁力、雷達、土壤取樣分析等)。結果令人震驚:陵墓封土堆附近的土壤中,水銀含量遠高於正常值,最高達每公斤百餘毫克,而正常土壤僅為幾毫克。根據《中國科學》期刊的報告,這些水銀分佈集中、水平擴散有限,明顯並非地質自然形成,而是人為集中投放的結果。這一點,與《史記》所言可謂相互印證,讓原本被當作傳說的「水銀江海」變得不再只是幻想。

 

        值得好奇的是,為何用「水銀」模擬江河?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用水?為何偏偏選擇有毒的水銀?」其實這背後蘊藏著當時對「不朽」與「威嚴」的深層信仰:

  1. 水銀代表永恆與不腐:古代道士認為水銀(丹砂煉成)能延年益壽,是「仙丹」的重要成分。秦始皇生前大量服用,也許死後仍希望永不腐壞,因此用水銀保護陵寢。
  2. 模擬地理與陰陽之術結合:整個陵墓如同一座「地上地下相對應」的帝國模型,用水銀製造江河湖海,不僅象徵生前疆域,更體現當時「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與風水布局。
  3. 防盜裝置:水銀為劇毒物質,蒸氣亦可致命。用作防盜機關,潛藏在地宮內部,有效防止盜墓者進入深處。

 

        那為什麼至今不敢開啟地宮?

最直接的理由是:目前沒有技術手段能夠安全開啟並保護地宮環境與文物。一旦開啟,地宮內的有害氣體(如水銀蒸氣)可能危害考古人員,文物接觸空氣後也可能快速氧化、腐蝕。此外,根據中國官方考古立場,目前仍以「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為原則,所以秦始皇陵主墓至今未開啟。

        他要萬世帝國不朽,於是把江河湖海都藏進了地底。秦始皇以征服六國、統一文字度量衡、修築萬里長城名留青史;但他對死後世界的設計,更讓人感受到權力與信仰交織下的極致想像。千古帝陵,等待我們更成熟的知識。那座藏有「水銀江河」的地宮,究竟有多壯觀?它會不會像兵馬俑一樣,震驚世人?這一切答案,也許,還要再等上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 如果你對內容有共鳴、想分享想法,
  • 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或訂閱我的專欄,一起穿越古今、破解謎團! 💬 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也歡迎來信交流:childbenefits@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開域空間讀書會
37會員
91內容數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畢。 喜歡現代詩、推理、科普、有趣的人事物,人生光譜的代表色系:天青色。 連絡信箱:childbenefits@gmail.com
開域空間讀書會的其他內容
2025/07/31
比起過往高飽和度的撞色風潮,2025 年的流行色轉向一種 有情緒層次的柔和色系,被稱為 「Mood Pastels」。它們既不是童話感的粉嫩,也不是冷調的煙灰,而是更貼近人心的心理療癒色。
Thumbnail
2025/07/31
比起過往高飽和度的撞色風潮,2025 年的流行色轉向一種 有情緒層次的柔和色系,被稱為 「Mood Pastels」。它們既不是童話感的粉嫩,也不是冷調的煙灰,而是更貼近人心的心理療癒色。
Thumbnail
2025/07/31
許多人認為斯多葛學派主張「禁絕情感」或「感情即是軟弱」,這其實是過於簡化甚至扭曲了其原意。事實上,斯多葛主義不否認情緒的存在,它關注的是:你如何回應情緒,而不是如何壓抑情緒。
Thumbnail
2025/07/31
許多人認為斯多葛學派主張「禁絕情感」或「感情即是軟弱」,這其實是過於簡化甚至扭曲了其原意。事實上,斯多葛主義不否認情緒的存在,它關注的是:你如何回應情緒,而不是如何壓抑情緒。
Thumbnail
2025/07/31
當你走進古典風格的老屋或博物館,看見椅子腿上套著蕾絲或絨布的椅套時,你可能以為那是為了防塵或裝飾。但在十九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這些椅套竟然是為了遮蓋「椅子的大腿」——也就是「椅腳」。           為什麼連家具的「腿」都要遮起來?           這其實反映了當時
Thumbnail
2025/07/31
當你走進古典風格的老屋或博物館,看見椅子腿上套著蕾絲或絨布的椅套時,你可能以為那是為了防塵或裝飾。但在十九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這些椅套竟然是為了遮蓋「椅子的大腿」——也就是「椅腳」。           為什麼連家具的「腿」都要遮起來?           這其實反映了當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兵馬俑揭秘》探索公元前246年,秦朝皇帝秦始皇的皇陵的真相與秘密,1974年,兵馬俑碎片偶然被旱季設井的農民給挖到,而跟西安臨潼縣文化館的館長趙康民報告,經專家們的調查證實是秦朝時期的兵馬俑,而動工挖掘出整片秦陵兵馬俑,開始了這長久的調查之路,在沉寂50年,如今紀錄片揭曉關於兵馬俑最新歷史真相。
Thumbnail
《兵馬俑揭秘》探索公元前246年,秦朝皇帝秦始皇的皇陵的真相與秘密,1974年,兵馬俑碎片偶然被旱季設井的農民給挖到,而跟西安臨潼縣文化館的館長趙康民報告,經專家們的調查證實是秦朝時期的兵馬俑,而動工挖掘出整片秦陵兵馬俑,開始了這長久的調查之路,在沉寂50年,如今紀錄片揭曉關於兵馬俑最新歷史真相。
Thumbnail
如果在河內只有一天甚至半天的時間,往還劍湖去就對了。 還劍湖顧名思義就是歸還寶劍的一個湖泊,原名綠水湖,相傳1418年,交趾黎利起事叛明,在起事前巧合獲得一把刻有"順天"的劍身,後來有撿到一把劍柄,合在一起成為一把寶劍,而黎利就用這把寶劍擊敗明軍,建立黎朝,成為黎太祖。10年後,黎太祖乘船遊湖
Thumbnail
如果在河內只有一天甚至半天的時間,往還劍湖去就對了。 還劍湖顧名思義就是歸還寶劍的一個湖泊,原名綠水湖,相傳1418年,交趾黎利起事叛明,在起事前巧合獲得一把刻有"順天"的劍身,後來有撿到一把劍柄,合在一起成為一把寶劍,而黎利就用這把寶劍擊敗明軍,建立黎朝,成為黎太祖。10年後,黎太祖乘船遊湖
Thumbnail
習近平拆除闖王像的後果是什麼?聲援中東人民的中國志士命運如何?請看本期的兩篇精彩故事!
Thumbnail
習近平拆除闖王像的後果是什麼?聲援中東人民的中國志士命運如何?請看本期的兩篇精彩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本章中,敘述了紅樹林和血源的重要性,故事的主要人物依舊在討論聖者的血和血源的問題,赤霞和秦懷南之間的對話引出了血源所處的位置及它的守護者——鐿仙園的綠精靈和真命王。
Thumbnail
本章中,敘述了紅樹林和血源的重要性,故事的主要人物依舊在討論聖者的血和血源的問題,赤霞和秦懷南之間的對話引出了血源所處的位置及它的守護者——鐿仙園的綠精靈和真命王。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