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偵探不在教室裡 ★★
芝麻綠豆蒜皮的無聊日常,情書誰給的、為何不接伴奏、出軌偷吃原因等,多為管人家閒事。沒有推理,說解謎不如說解惑,比較佩服這種日常寫得好的米澤穗信
跟逸木裕這些作家。鮎川哲也獎儼然是二線到三線的參考指標。

同姓同名 ★★★☆
敘述性詭計的應用,藉由不同大山正紀的行動與自白,揭曉殺人犯及無辜同姓同名者所經歷的一切,但是並非所有的大山正紀都純潔無瑕,還是有些人趁這個機會刷一波存在感,甚或掩蓋過去的罪刑。仇恨的鏈鎖牽動著眾人,抵擋不了網路聲量的出征與惡意,開始出現犧牲者。弔詭地出現大山正紀謀殺大山正紀的荒謬情事,到底是始作俑者的殺人犯被私刑正義制裁了嗎?還是其他兼具受害者及加害者身分的旁觀者捲入其中?吃瓜看戲的群眾僅會出一張嘴甚或人肉搜索,但不察不用負責導致憾事頻傳,值得我們重新省思是否值得寧可圍剿一人而讓多數人陪葬獻祭。蘊含些微說教及哲理的作品,有多重解可供玩味。可燃物 ★★★☆
除了睡意那邊擦邊以外,其他都有推理出解答,缺少了驚喜感及意外性。尤其第一篇有點現場經驗及資深的警探看到就知曉一二了,線索伏筆也太明顯。第三篇也是,或許分屍受占星術殺人事件洗禮後功力大增的緣故。可燃物、真刀是翻轉動機的佳作。

玉觀音 ★★★☆
玉觀音非傳統本格推理作品,偏犯罪紀實文學,首篇貫穿全劇的失蹤案不是靠推理解謎,而是自白方式說出,欠缺鋪陳與逐步靠近真相的緊張感、詭計設計感,欲探討的元素過多,形成大雜燴難以聚焦核心案件。家庭暴力DV、性別歧視、冤冤相報、私刑正義、最後也是靠宗教利降解決、時間弭平缺憾,第二篇才該得獎。虛擬謀殺頃重於V圈的介紹推廣為主,且未留伏筆供翻轉,詭計運用得相當不妥當,最不推理更不解謎的一篇。〈囚壽殺機〉本來以為敘事者其實是機器生命的反轉其實並沒有,而且前半部整個刪掉都不影響閱讀感覺像是水字數的。中期視角轉換AI警探其實很有意思,略過了很多需要時間經驗與資源的證據蒐集與屍檢、人證等,是最符合本格的一篇,也最符合協會宗旨動腦邏輯趣味的,其他篇都陰暗沉重甚至破的不漂亮或過於露骨。評審有幾位很可惜沒有讀懂作者已經丟出類似「挑戰書」的部分,還質疑為什麼要由AI警探或該場景作結,流於定見過深所致。不過這篇詭計也過於簡單粗暴,刀子好歹用線取代或有意思的藏法、酒精及勒斃的部分也沒有翻轉空間,嫌疑人多+不可靠敘事者證詞、簡單看透的人物設定,給人塞太多東西的感覺。〈一念瞬間〉只能說角色過於昏愚無知。屍體暴露認栽就好了,畢竟只有滅證、毀損屍體等罪不算重,為了這個殺人還好意思說愛她,令人飆髒話都不嫌過;成年了沒有利益糾葛一個簡單的人情就要幫忙處理屍體沒細思安排過,隨便加個有把柄在手上或是恩威並施都好,卻沒有交代完全。最矛盾的是,偽裝成意外溺斃或上吊自殺避免手法曝光都比無腦包覆又棄屍魚塭好,有時間不如挖坑埋屍,更多選擇可走卻選個最低端的作法,邏輯在哪?還有警探鬼故事說出來以前,難道不能像認罪駁回的部分發現疑點在先,物證伏筆心證質疑再說嗎?上帝視角全盤托出沒碰壁又沒蹊蹺,僅次於首篇被害者自白被殺害經過一樣是相對拙劣的部分,這本書還有出現過失殺人如此荒謬的論述,就算是劇中人物訛誤也該標註說明才是,評審或法律顧問沒有點出來恐造成讀者效尤,這個獎刊出前有很多校稿修改機會卻沒把握、跟另一個協會不允許修正只能硬上不同,應更加留意。

上鎖的房間 ★★★
疑似心臟中槍自殺的倉管員,與銀行殺人強盜兩案,考驗瑞典刑警偵辦能力,時空背景為1966年代。與案件無關部分的花裡胡俏東西贅述太多,且都在游移沒有人深入核心,雖然點出很多社會狀況的現實,但流於針砭時政或偷渡抨擊制度而已,嚴重失焦未與案件共鳴或交織出動人心魄的故事。由兩作者輪流書寫章回,沒有設定好主要架構,所以像是推理接龍般有割裂感,沒有特殊的伏筆或專業職人的介入,詭計普通意外加巧合,不如去看尤奈斯博及勞倫斯.卜洛克作品,就算配角也會完整交代出現必要性像契訶夫之槍一樣。暫不會續追此系列作。

新手律師 ★★★★☆
以為青黃不接的新手律師,實則初生之犢不畏虎,除了攬下原定舅舅要承接大主教人情而替神父辯護案件,挺下狡黠幹練的檢察官恩威並施、原告家屬不講道義的趁火打劫、媒體與外圍群眾沆瀣一氣的唾棄戀童謀殺案。劇中的英美判例法精闢合理,像是不可避免發現原則(inevitable discovery exception) 的尼克斯案,但也僅止於此。真凶太明顯直腸子通到底也沒有偽解,有點不明白未破懸案跟同一警員扯上關係卻不啟動調查機制,整個閉聰塞明,因為死者小男孩都是「街頭娼妓」(沒錯翻譯就是這樣)所以沒當回事嗎?我還想太多以為內部有共犯窩藏或被抓到把柄只好冷處理,但根本沒有這回事。譯者死不把稱謂第一及第三人稱統一,變得一個人有兩三個名字容易混淆也不是第一次了,這也是沒有滿星的原因。

十誡 ★★★☆
沿用電車難題的道德爭議,被害人也淪為兇手的共犯為了存活而幫忙滅證。雖然詭計與故事核心單純,但卻觸犯了諾克斯十誡中的兩條,而且濃縮精要大概只有五條左右,根本沒必要牽拖。以犯罪推理小說來說,評估屍體的樣態與推測作案手法、心理狀態都至關重要,卻被搪塞掉無法參與公平解謎,動機也是事後追加都沒問題。若同樣的寫作手法出下本的話可能不會再買此作者的書。

不存在的罪人 ★★★★
偏向驚悚類官能小說,似近幾年熱門的家弒服務系列,不同之處在於作中作的描寫躍然紙上。反轉的部分也是可再把視野往外拉伸,形成後期昆恩問題,但已比預期好,算佳作。
和魔女度過的七日 ★★★★
擁有超自然演算與預測能力的拉普拉死的「魔女」,協助探案時也以身涉險,推理中帶有科幻魔幻奇幻感,但都在可想像的物理性與技術性範疇,是系列作的延伸,雖然未及前作精彩,但也是一個過度的交代,此書好像還有獲獎,高度影視化可能。

推理(287):慶 ★★★★☆
精選翻譯文學還是強勢的優秀,本土作家則是有理性客觀值得追隨的,例如飛樑及楓雨,可惜的點是節慶百百款,卻把萬聖節、五月節、復活節、女兒節等等多種節日一起消費,而沒有重點放在聖誕或新年等特殊共通元素與既有作品分析,容易造成題材浪費,建議聚焦在華文或本土的節慶較為適切。靈異恐怖的部分若有解謎與推理情節不排斥,但希望不要占去太多篇幅。
恐怖的人狼城:完結篇 ★★★★★
號稱史上最長篇的本格推理小說終於完食。每個詭計與伏筆,還有情境的描述結合真實史料都令人欲罷不能,知道真相與謎團一一破解的同時瞬間嚇傻,屬於業界頂標的作品。惟,吹毛求疵的地方諸如動機的不確定對象性,以及青狼城密室都需要共犯才能實現,感覺有點偷吃步,到越後面翻譯的錯字與錯位字也越多,但是不掩其鋒芒,重新代理會收全套作品。

新推理要在晚餐後(1) ★★★☆
公式化的解謎探案過程,由第一線警部與女角遇到瓶頸,再由敘述案情給影山解決,配合實地訪查與演練,道破蹊蹺與端倪,嚴格來說稱不上詭計的應用,停留在柯南的水準與文字化即可表達的程度,屬於輕小說範疇,在長篇洗禮或遇到糞作荼毒時,可以當作轉換心境的小甜品。小打小鬧有點吃電波看個人喜好。我是覺得短篇比長篇優秀。

刀 ★★★★★
書名刀,不只是插在受害者身上、也插在主角哈利霍勒警探身上,更是插在讀者心上。50頁就進入主線,重要親密關係人的死亡,疑似與性侵加害者的復仇有關,奈何罪證的不足以及強力辯護律師的介入,完全找不到攻破的點。追查線索的同時,要顧及職場上曖昧關係的同事、利害關係未必一致的協同調查團、還有家人、同儕、生意上的人們,無法專心戮力聚焦在案情的探查。而百密總有一疏,除了自己身陷最大嫌疑人且停職中,死者的上司、生意夥伴、情敵等都有不可告人的祕密被一一戳破,看似罪證確鑿的懷疑卻被作者用更合理的方式洗白,整個看下來血脈賁張。全書有不少伏筆參雜在偽解與真相之中難以區隔。焦慮滿盈下,意外的兇手及非典型的處置方式將全作推向高潮。作者掌控劇情的功力爐火純青,不僅不會加入太多與劇情無關的要素,更是在情境中鋪陳後續用到的翻轉要素,交錯並陳的多元視角,更是誤導讀者想像與推理的陷阱。只不過虐得太凶頗令人扼腕,宛如主角的宿命就是旁人的天煞孤星,是令人激賞的犯罪驚悚作家,刑事證據的分析、法庭證據的有效力、優先順序的考量與戳破謊言的布局,看得出渾厚的專業背景、田調訪查,每次都能學到新東西,包括且不限於專業的,連經典文學、音樂、電影、豆知識等,逸趣橫生。

影視
侏羅紀世界:重生(首映場) ★★★★
第一次看媒體、廠商限定的首映場電影,難得體驗。簡潔重點 1.觀眾自律(或是被自律),畢竟手機鎖封套,沒有鈴響或光害。 2.大場面多,聲光視覺多重饗宴,除了海上突兀的感情分享外,並無冷場。 3.陸海空代表性恐龍都有出場,棲息與採集方式都有講究,動機手段相當合理。 4.加入不安定元素遇難一家,帶出恐龍及劇情意外走向,當然無論好人壞人都有犧牲者出現。 5.時間緊迫性:如前幾作獵食者追捕、火山爆發等,這次在無人島待援、內有自私者及未成年人,更顯血脈賁張,威脅者眾,如何逃出生天? 6.過往都是直升機收尾為主,這次基因改造異形恐龍戲分頗多,可一睹新種類恐龍(如何命名及是否能稱作恐龍待議) 7.黑寡婦很帥,黑人船長很酷,博士很罩。現實骨感及理想豐滿尚有抉擇詮釋空間,是否分享活血基因影響系列作走向。
政治正確的瑕疵還是有,包含海難救助義務及事後追索、掉下船前未即時援救並不代表殺人、小孩硬要跟幼龍裝熟家人還不阻止最後還帶離、合成可行性、市值珍稀性與冠冕堂皇的理由等。

魷魚遊戲3 ★★★★
雖然老梗但情緒渲染相當足夠,但主角威能多次被主辦單位拯救就很難說得過去,至少像開司一樣靠運氣或智鬥解決吧。這部作品將電車難題的困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人性本惡隨著生存競爭本能愈顯無疑,犯不著七宗罪,只要為財,就算親友甚至兒女都可斷捨離,沒有標準解或唯一解,取決於個人求生意志與信念而已。死法過於單純幾乎都摔死及刺死,沒有吊死電死燒死。最後提且最誇張的是,主辦方作弊,多次救主角產生差別待遇,甚至提供武器剷除異己非透過遊戲進行方式處理,賭博末世錄開司及噬謊者都精彩許多,這部頂多賣血腥驚悚和聖母而已。
不死法醫 ★★★★★
死後無盡重生的法醫與警探聯合破獲案件,精闢的推理過程與縝密的現場鑑證,獲得眾人的肯定讚譽有佳,也有合理的情狀可進出現場,包括但不限於自己經手與否的案子。與自己不死之謎同等重要的是,有個亞當活了2000年暗中觀察自己,時而幫忙時而介入要脅,看似殺人無所謂甚至成為多起犯罪的嫌疑人,真相未明。作品以現在與200年來的過往時光穿插補述回憶中的感情與人生歷練,有點封閉對他人不信任的法醫,在這個世代也逐漸開啟心房,11集有重大轉捩點,是部非常有意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