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班已經是晚上十點。公車晃晃悠悠地停在熟悉的轉角,城市的燈光像壓抑著打呵欠——不是真正黑,也不算真正亮。這樣的夜色,總有點像中年人的心情,醒著,但不知道為什麼還醒著。
LINE 的通知跳出,是老婆傳來的訊息:「欸,我肚子有點餓耶,想吃點消夜。」
他笑了笑,回:「好啊,我等等看有什麼。」於是他轉進了幸福路。幸福路,是老社區的主街。他年輕時總覺得這名字有點俗氣,像掛在日曆紙上的吉祥話,但活到這年紀,反倒有點相信它曾經真誠過。
街邊的小吃攤三三兩兩,有的正收、有的還亮著白得刺眼的燈,等著夜貓子上門。他記得這條街曾有一家「楊記雞肉飯」,從小吃到大,老闆娘還記得他不加香菜、國中喜歡加辣。他走到原本的位置,卻發現招牌早已換成一間手機專賣店。木頭牌匾不見了,只剩玻璃窗貼著冷冰冰的 QR code。他這才想起——上次吃雞肉飯,好像是兩年多前的事。
走著走著,快到巷口時,他看見一間小小的肉圓店。店面只有一個人寬,門口掛著紅燈籠,蒸氣漂蕩,招牌上只有兩個字:肉圓。
他想起,老婆喜歡吃清蒸肉圓。那是他們年輕交往時常吃的小吃。以前吵架,他總會默默拎一份清蒸肉圓去她家門口,打開袋子的香氣,比道歉還有效。
他走進去問:「還有嗎?」
一位綁馬尾的小妹妹抬頭笑道:「有啊!你要點什麼?」
他點了兩份肉圓,又加了一顆肉粽。店裡太小,裡頭還有一對年輕情侶,他不想擠進去,便站在門口等。
小妹妹動作俐落,一袋接一袋地裝。他看著那一堆袋子,以為是情侶點的餐,拿出皮夾準備付款。小妹妹說:「先生,你的還沒好喔!」
他有點錯愕。這對情侶這麼能吃?
正納悶時,外頭來了一群外送機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個個報上號碼取餐。他這才明白——原來這些餐點全是外送訂單。
十五分鐘後,那對情侶拎著餐點走了。小妹妹看他還站著,招呼道:「先生,你要不要先進來等?」
他想說應該快好了,就進去了。沒想到這一等,又是半小時。在那半小時裡,他看著小妹妹身旁的桌上放著四、五台平板,平均每三分鐘就響一次,有時還兩台一起響。她一邊裝餐、一邊對平板碎碎念:「這單到底要什麼?沒寫清楚耶……」
他看著她,不禁想起自己的兒子——她大概也就比他兒子大個三、四歲吧。
想著現在的年輕人創業方式,與他當年完全不同。他們那時候只靠紙筆、記帳、現金往來;而現在,一台平板就是收銀、一支手機就是管理。他忽然覺得:以前雖然苦,但真的比較單純。
他看到小妹妹差點被熱水潑到,連忙說:「小心啊,慢慢來。」
接著又聊起來:「你平板上的生意,比店面還好欸。」
小妹妹一邊裝餐一邊笑:「對啊!但要學的東西也多。」
「為什麼不請人啊?生意這麼好,請個工讀生幫你一下嘛。」
她笑得無奈:「請不到人啦,而且不好教,工資高,不如我自己累一點也省心。」
「也是啦,現在年輕人有的比較不能吃苦……妳這樣不錯,很拚,肯努力是好事。」
剛說完,小妹妹就說:「先生,你的好了喔!」
他拿出五百元準備付款,小妹妹一愣:「欸……你的多少錢啊?」
他愣住了。哪有開店做生意的,收錢還反問客人價格的?
小妹妹急忙打開手機裡的計算機按了幾下:「欸……一百八十五元!」
他遞出鈔票,還好心提醒:「妳有沒有算對啊?別賠錢欸,妳這是辛苦錢。」
小妹妹笑著說:「應該沒錯啦~不好意思啦,現在都手機付款,很久沒用計算機了!」
他笑笑沒說話,覺得這一句「很久沒用計算機」,忽然像一種時代的隔空對話,遠遠的,卻也真實。
回家的路上,風有點涼,塑膠袋拎在手裡還是熱的,熱氣透著一點鹹香,他忽然想起,兒子不久後就要退伍了,也要進入社會了,他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麼樣,也不知道兒子會選擇哪一條路,只是希望他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不被這些吵雜的通知聲推著走,不被這個時代消磨掉好奇心。
最好能像他今天遇見這間肉圓店一樣——不算顯眼,但熱熱的,有光,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