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公園散步時,看到阿公在玩蹺蹺板,坐在他對面的小孩,我想應該是他的孫子,他們一上一下的,兩人都笑得好開心啊!
這畫面,真的是既可愛、又溫馨啊!
這時,
突然跑來一位小男孩,對著阿公說:「這個只有小孩才能玩啦!阿公你不可以玩。」
結果,
阿公就笑著跟小男孩說:「這樣啊 ~ 雖然我的年紀很大,但我的心跟你們一樣。哈哈哈哈哈!」
阿公這麼一說,我忍不住笑出來,也突然懂了什麼。
1. 有人 20 歲就放棄做夢,有人 60 歲才開始學畫畫
有些人總會說:「我已經這年紀了,不適合做這件事。」
我想,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是,內心的焦慮,可能來自社會告訴你:「這樣做很奇怪。」
其實,會讓你快樂的東西,從來不分年齡。
不管是追劇、打電動,還是玩積木...只要你笑得出來,就值得存在。
2. 真正讓人「顯老」的不是皺紋,是你放棄了玩心
「都幾歲了!還跟個孩子似的。」
「年紀這麼大了,還哭!」
被這麼說時,就開始自我反省,甚至連興奮都要低調。
長大後的我們,越來越習慣活得像年紀應該有的樣子。
但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跟成熟,
你也可以,
三十歲玩娃娃,四十歲看卡通,
五十歲去追星,六十歲開心學跳舞。
真正讓人「顯老」的不是皺紋,
而是你開始壓抑喜歡的事,只因為「年紀好像不該這樣」。
3. 年紀,是身體的事;童心,是心裡的選擇
我們不是變得無趣了,而是被「應該要怎樣」的標籤綁住了。
童心不是幼稚,是保留對生活的熱情。
我們可以負責任地工作,也可以無厘頭地生活。
可以計劃退休,也可以幻想外星人來地球玩。
後來,
阿公就摸摸小男孩的頭,說著:「這個很好玩,很開心!來 ~ 給你玩,要快樂長大喔!哈哈哈哈哈!」
然後,
阿公就帶著他的孫子去玩溜滑梯了!
年紀只是你存在的年份,不是你該被限制的版本。
「你要像自己,而不是像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