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圖:在無限可能中成為你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類圖曼陀羅

人類圖曼陀羅


古老智慧到現代實驗

人類圖創始人 Ra Uru Hu 強調:「這個系統不需要你相信任何東西。它是實用的,需要實驗和測試,不需要信仰或信念。」這句話點出了人類圖的核心特質——它不是一套需要盲目信奉的理論,而是一個可以親身驗證的知識體系。

人類圖巧妙地將四大古老智慧傳統——占星術、易經、卡巴拉、吠陀哲學——與現代科學的物理學和遺傳學概念相融合,創造出一個既有深厚文化底蘊,又具備現代邏輯結構的「機械性知識體系」。Ra 始終強調:「不要相信我告訴你的任何事情;親自去嘗試。」正是這種開放的實驗精神,讓人類圖超越了傳統身心靈系統的信仰色彩。

數學精密度背後的奧秘

69,120 種獨特組合的計算邏輯

人類圖的精密性源自其嚴謹的數學結構。在曼陀羅印記矩陣中,每個人的出生資訊都會對應到精確的能量位置。這個系統建立在五層細分結構之上:

  • 64個閘門:對應易經六十四卦的智慧結構
  • 6個爻:每個閘門內部的能量層次
  • 6個顏色:意識頻率的不同振動
  • 6個調性:能量表達的特質差異
  • 5個基礎:構成能量的最小單位

通過精確的數學運算:64 × 6 × 6 × 6 × 5 = 69,120種印記組合

這個數字不是任意設定的,而是基於嚴密的邏輯推導。每一種組合都承載著獨特的能量特質和生命主題,為個體差異提供了數學基礎。

真正的個體獨特性保證

一個完整的人類圖需要計算十三個行星位置。理論上,十三個行星在69,120個印記點中的分布組合,產生的可能性是一個天文數字,遠遠超過地球的人口總數。這種數學上的巨大可能性確保了每個人都能擁有獨一無二的人類圖配置。

即使是同一時間出生的雙胞胎,也會因為出生地點的微小差異而產生不同的圖表。這正是人類圖被稱為「區分科學」的數學根據——它能夠精確地區分每個個體的獨特性。

從複雜計算到簡單應用

兩大核心工具的實用價值

複雜的計算系統最終要轉化為簡潔的生活指導。人類圖為每個人提供兩個關鍵的實用工具:

  • 策略:指導如何與外在世界互動
  • 內在權威:提供做決定的可靠方法

這些不是抽象的哲學概念,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具體測試的操作方法。人類圖的核心理念是:「當你接受你的載具應該運作的方式時,你的人生就會在軌跡上順暢運行。」人類圖就像是每個人專屬的使用手冊,幫助我們更有效地運用自己的「人生載具」。

簡單的驗證方式

驗證人類圖有效性的方法非常直接:觀察遵循你的策略與內在權威是否帶來更多的滿足感、成功感或平靜感。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實驗者,通過親身體驗來證實系統的實用價值。這種實驗方法讓人類圖脫離了玄學的範疇,回歸到可觀察、可驗證的實用層面。

在身心靈領域的獨特定位

人類圖在眾多身心靈系統中的特殊地位,來自於它同時具備三個重要特質:

客觀的計算基礎:相同的出生資訊必然產生相同的圖表,排除了主觀解讀的任意性。

開放的實驗精神:不要求盲目信仰,只邀請觀察和親身體驗。

個人化的應用: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來驗證和調整理解。

這種特質組合讓人類圖在身心靈領域中獨樹一幟——它既有精確的數學基礎作為客觀支撐,又完全尊重個體經驗的主觀差異性。

精巧設計的真正價值

人類圖的核心價值不在於證明任何超自然理論,而在於幫助每個人活出自己獨特的天賦設計。它成功地將69,120種理論組合轉化為每個人都能理解和應用的實用指導,實現了「從複雜到簡單」的知識轉化。

這種精密計算與開放實驗的結合,讓人類圖能夠為每個個體提供高度個性化而又可驗證的生命洞察。正如人類圖強調的:「這是邏輯的、機械性的知識,關於能夠用知識做實際的事情,帶來實際的好處。」

人類圖的精巧之處在於:它用數學的語言描述生命的獨特性,用科學的方法探索個體的真實性。在這個系統中,每個人既是研究的對象,也是驗證的主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明翰的人生轉角處
3會員
22內容數
充滿資訊虛假與注意力分散的世界洪流中,如何能夠找回自己的力量 透過身心靈、哲學、心理學工具,在這人生大舞台活出瀟灑奔放的自我探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人類圖最近好像很火,不是沒有原因的。 畢竟世界改變太快,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上困境,都會對人生感到迷惘。 這篇談一下,我和人類圖的淵源,以及該怎樣理解人類圖,因它貌似很複雜。 我和人類圖的淵源: 我買的第一本人類圖書籍,是金黃色封面的這本「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當時在書店見到。 這本書的下
Thumbnail
人類圖最近好像很火,不是沒有原因的。 畢竟世界改變太快,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上困境,都會對人生感到迷惘。 這篇談一下,我和人類圖的淵源,以及該怎樣理解人類圖,因它貌似很複雜。 我和人類圖的淵源: 我買的第一本人類圖書籍,是金黃色封面的這本「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當時在書店見到。 這本書的下
Thumbnail
在初入人類圖領域的時候,並沒有很深刻的想鑽研它,因為我認為我個人的人類圖解析,和我想的不太一樣。它描述了一些我的弱點和強項,是我從來未想過的方面。   比如,我和我朋友在我的人類圖繪製出來前,都一致認為我是擁有源源不絕能量的生產者,總是投入無數時間和能量在充滿興趣的事物上。   沒想到,一測
Thumbnail
在初入人類圖領域的時候,並沒有很深刻的想鑽研它,因為我認為我個人的人類圖解析,和我想的不太一樣。它描述了一些我的弱點和強項,是我從來未想過的方面。   比如,我和我朋友在我的人類圖繪製出來前,都一致認為我是擁有源源不絕能量的生產者,總是投入無數時間和能量在充滿興趣的事物上。   沒想到,一測
Thumbnail
歡迎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的人類圖導遊Isaac Yu. 這篇是筆者的感言,因為作為人類圖的研究和實踐者,以及為別人提供報告的人,筆者覺得是有責任和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確保人類圖中的論述是正確和有效的.儘管人類圖一些論述是帶有不能被目前人類科學認知水平所證實的,但筆者的標準線是
Thumbnail
歡迎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的人類圖導遊Isaac Yu. 這篇是筆者的感言,因為作為人類圖的研究和實踐者,以及為別人提供報告的人,筆者覺得是有責任和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確保人類圖中的論述是正確和有效的.儘管人類圖一些論述是帶有不能被目前人類科學認知水平所證實的,但筆者的標準線是
Thumbnail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Isaac Yu.今天和大家談談解讀人類圖時,很多人常有的誤區:就是一拿到自己的人類圖,就立刻找有關自己人類圖管道,閘門,能量類型等等的標準答案往自己身上套,以求更了解自己或他人.但問題是,有些人類圖所顯示的,其實當事人自己早就知道了,還要知道多一次
Thumbnail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Isaac Yu.今天和大家談談解讀人類圖時,很多人常有的誤區:就是一拿到自己的人類圖,就立刻找有關自己人類圖管道,閘門,能量類型等等的標準答案往自己身上套,以求更了解自己或他人.但問題是,有些人類圖所顯示的,其實當事人自己早就知道了,還要知道多一次
Thumbnail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的研究範疇涵蓋世界歷史、生物科技和自由主義信念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哈拉瑞深入探討生物科技、演算法對人文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可能衝擊,並提出了許多引人思考的問題。本文為讀者提供了對書籍內容的詳細評論和深入閱讀心得,既包含書籍內容的梗概,也提供相關書籍的評價以及個人閱讀心得。
Thumbnail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的研究範疇涵蓋世界歷史、生物科技和自由主義信念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哈拉瑞深入探討生物科技、演算法對人文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可能衝擊,並提出了許多引人思考的問題。本文為讀者提供了對書籍內容的詳細評論和深入閱讀心得,既包含書籍內容的梗概,也提供相關書籍的評價以及個人閱讀心得。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