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twins Mommy|家庭日常觀察
每到幼兒園期末放假的那一週,我總會帶雙寶回外公外婆家小住。每次孩子放假,我其實最期待的,不是去哪裡玩——而是讓他們去外公外婆家。
那裡,不只是一個避風港,對我來說也是一段喘口氣的片刻。
✔ 一方面我能稍稍喘口氣
✔ 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們體驗不同的生活環境
讓他們看看——不是所有家庭都一樣;不是每個大人都像爸媽那樣說話做事;不是所有規則都一樣,但都值得尊重。這段時間,我暫時退到幕後,也多了機會觀察他們與家人之間的真實互動。
🏡 不一樣的生活,剛剛好的距離
在外公外婆家,日常生活變得更放鬆。
他們多了好幾位陪伴者,包括:
🔹 外公、外婆
🔹 阿姨、舅舅
🔹 表姊
大家都很疼愛他們,常常帶著他們出去散步、逛街、玩耍。
我也不再需要時時刻刻陪在身邊,他們漸漸接受其他大人的陪伴——不再只是要找「媽媽」。
這樣的經驗,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中慢慢學著放手、學著適應、學著信任。
👀 有些人很親,有些人需要時間
我特別喜歡觀察他們和不同長輩的互動,因為孩子不會假裝,他們的情緒與選擇都很誠實。
🧍♂️ 像我爸爸(外公)就是個例子——
他雖然很疼孫子,但天生一張嚴肅臉,即使講話溫柔,孩子們還是有點怕怕的。果然小孩的「雷達」超敏感!
👵 而對外婆,他們就親近很多。
也許真有那句話說得對:外婆像媽媽,孩子比較自然親近。
有趣的是,他們對每天見面的婆婆,反而還沒有外婆那麼放鬆自在。
🎁 最受歡迎的阿姨 & 👧 好好玩的表姊
阿姨(我的姐姐)是孩子們的開心果:
✔ 經常帶他們出門
✔ 總是準備好吃的、好玩的
✔ 整個氣氛就是輕鬆又有趣
孩子們一聽到「阿姨來了!」就像小狗聽到開罐器,立刻衝過去等著出門 😂
至於表姊,雖然比他們大十歲,但也很願意陪玩、照顧他們。
這種「不像大人又不像小孩」的角色對雙寶來說剛剛好—— 既可以撒嬌、也可以模仿,還覺得表姊超厲害,充滿崇拜感。
🤲 媽媽的放手,孩子的成長
我從不期待每個人都成為孩子的「最愛」,也不會硬要他們親近誰。
但我希望他們能從這些短暫的相處中:
🌱 感受不同的家庭文化
🌱 練習觀察與適應
🌱 慢慢學會在人際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平衡
這些看似平凡的小旅行,對我來說是一次安心的放手,對孩子而言,則是一次心靈的小冒險。
💆♀️【媽媽私心時間】
把孩子帶回娘家的這幾天,雖然我也在場,但因為有爸媽、其他家人輪流陪玩,終於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應付兩隻!
✔ 有時我可以安靜滑手機
✔ 有時還能偷偷溜去附近逛街、做個按摩,稍微放鬆一下
✔ 有時甚至只是坐在沙發上發呆,也覺得超幸福
說真的,媽媽不需要每一刻都陪在身邊才能證明愛。有人幫忙的時候,好好喘口氣,也是為了能走更長的育兒路。
💬 你也會讓孩子體驗「不同家庭的味道」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家孩子最喜歡哪一位長輩?
👉 加入我的【方格子】,一起交流雙寶生活與媽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