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恩.隨筆|JN notes|房子與等待的散文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沒有人交屋的那一年──信任斷裂的時候,城市靜了下來

沒有人交屋的那一年
── 解約潮、信任斷鏈與城市中慢慢靜下來的聲音

那一年,不是房子蓋不出來。

是工地沉默了,是信任悄悄走遠了,是每一個本來滿心期待的等待者,開始心裡冒出一句話:

「我還要繼續等嗎?

有人等交屋,有人等撥款;

有人等工班回來,有人等客戶回信;

但更多人,在等一件說不出口的事──

信任,能不能回來?

一|買方的猶疑,從沉默開始

那是個原本說好兩年完工的預售案。地基完成了,鋼構升起了,卻忽然,停下來了。

換了包商,營造缺工,原料價格起伏不定。建商低調、代銷靜音,客戶開始重新計算,這一張解約的代價值不值得付出。

買方不是突然反悔的。他們曾經真心相信,也曾看著建案圖說,想像未來的窗景與孩子的臥室。但每天打開社群,只看見別人分享:「我的案子又延期三個月了。」「更新訊息已經兩季沒有動靜。」

夢想中的家,不是崩塌,是慢慢裂開。

他們說:「不是我想解,是你讓我看不見未來。」

一開始,這句話只是在心裡說;後來,變成了律師函、媒體投訴,變成了一條條串聯在社群裡的留言與疑問。

房價的下跌,只是表象;真正沉下去的,是那塊名為信任的基礎。

二|建商與營造的靜音模式

不是沒有努力。建商與營造,也一樣焦頭爛額。

他們不是沒寫通知,只是每一封都寫得極為小心。

怕一句措辭錯了,客戶會退得更快;

怕一個進度延後,代銷無法面對買方;

怕現場說明會變成群體情緒宣洩。

營造方說:「不是不想做,是做了會賠。」

工班缺、下包觀望,現場靜悄悄。

有的工地,連水電都暫停;有的案子,資材也沒進場。

這不是誰的錯。

只是誰也不敢,先承認自己已經累了。

三|那些沒人注意的角色,也靜了下來

不是只有建商和買方在等待。

代書辦不動產轉移,設計師畫好丈量圖,系統櫃廠商排好進場時程──這些人,在每一場交屋期程裡都是關鍵角色。

但忽然之間,他們都沒聲音了。

有人每天打開工作清單,卻沒新進度;

有人電話響了,是客戶問:「那戶到底什麼時候能完工?」他只能苦笑說:「我也在等。」

整條裝修產業鏈,像是城市裡一段被按下暫停鍵的街區。

沒有敲打聲,沒有丈量聲,沒有交接聲。

生活,在那些沒有發生的交屋日裡,被迫中斷。

四|解約與訴訟的骨牌效應

第一戶說要解約,建商還能協調;

第二戶寄了存證信函,代銷開始不接電話;

第三戶組成自救會,律師開始介入。

履保帳戶被凍結、施工款撥不出來、銀行審慎觀望──

整個案子的節奏崩了。

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信任,失速了。

訴訟,不是為了解決,而是為了止損。

這不只是個案,而是整個市場,

在那一年,一起掉進了沒人敢說的深谷。

五|制度的斷點,不是銀行的錯

很多人以為,交屋延期,是銀行不撥款。

但其實,是工程沒完工、使照沒核發,履保資金不能動,銀行自然無從放貸。

制度像齒輪,一個卡住,後面全卡。

產權轉移、裝潢排程、仲介交接──

每個人都被卡住了。

不是銀行不給撥,

是流程,從源頭就斷了。

六|有人急著交屋,有人還在等補償

而對地主來說,也是一場漫長的等待。

有人急著交屋,想拿合建補款補洞;

有人還在領租金補貼與遲延補償金,

算著利息,也算著時間。

時間一拖,不只是資金調度崩盤,

也讓許多人的老後安全感,開始動搖。

建商也辛苦。

補貼金、物價、工料費通通上漲,

每蓋一層樓,都在風險與壓力中求平衡。

原本要賺的,變成了拿去收尾。

因為他們也想交出一句話:

「我們交得出屋。」

結語|留下來的,是另一種相信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選擇離開。

有些建商,把利潤挪去補施工;

有些營造,即使賠錢,也蓋完最後一層樓板;

有些代書,主動打給買方,說:「你再等等,這條履保還有空間可以談。」

還有一些買方,沒有解約。

不是因為樂觀,而是選擇再相信一次。

不是相信制度,也不是相信建商,

而是──相信這座城市,終究會完成那些還沒交出的鑰匙。

信任,不會一夕全毀。

它只是靜靜退場,等人,一個一個找回。

沒有人交屋的那一年,

也是少數人,仍選擇留下的那一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嘉恩.隨筆|J.N notes
4會員
20內容數
有些房子,是用來住的;有些等待,是交不到鑰匙的。 我是嘉恩,一位習慣寫故事的人。這裡寫下建築現場裡的信任、交屋前後的沉默,以及社區日常中的選擇與疑慮。 故事不談公式,只談人心;不說熱鬧,而是記錄那些我們說不出口的焦慮與希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個故事沒有什麼很飄的點,紀錄了當時的一種詭異不舒服感。
Thumbnail
這個故事沒有什麼很飄的點,紀錄了當時的一種詭異不舒服感。
Thumbnail
但現在又有誰會看報紙呢?24小時的誠品要熄燈了;創刊32年的晚報要停刊了。8年前,我可能還會看實體小說,5年前的我可能用手機看網路小說。但現在影音串流的內容已經都看不完了。我的人生故事,就像是書寫在停刊的晚報社會版小角落,書寫在不起眼的文學小說裡。 我鎮定地打開大門,所有的擺設完好如初,只有一個包
Thumbnail
但現在又有誰會看報紙呢?24小時的誠品要熄燈了;創刊32年的晚報要停刊了。8年前,我可能還會看實體小說,5年前的我可能用手機看網路小說。但現在影音串流的內容已經都看不完了。我的人生故事,就像是書寫在停刊的晚報社會版小角落,書寫在不起眼的文學小說裡。 我鎮定地打開大門,所有的擺設完好如初,只有一個包
Thumbnail
曾經住過沒有窗戶的房間,是房東用隔板隔出的空間,兩千七百元,與幾個同學共同合租,居住空間的分攤費用......
Thumbnail
曾經住過沒有窗戶的房間,是房東用隔板隔出的空間,兩千七百元,與幾個同學共同合租,居住空間的分攤費用......
Thumbnail
#隨筆小說 <往事以矣> 房子被炸毀了。 燒焦的水泥牆破裂傾塌、鋼筋扭曲、屋內的各式擺設破碎得不能辨認原本的樣態。 人們逃離了房子,愣愣地看著被炸彈毀壞的自己的家,不久後,他們開始在房子周圍忙碌地重建一個新家。 他們沿著毀壞的房子外圍,努力又勤奮地建了一道牆,又沿著
Thumbnail
#隨筆小說 <往事以矣> 房子被炸毀了。 燒焦的水泥牆破裂傾塌、鋼筋扭曲、屋內的各式擺設破碎得不能辨認原本的樣態。 人們逃離了房子,愣愣地看著被炸彈毀壞的自己的家,不久後,他們開始在房子周圍忙碌地重建一個新家。 他們沿著毀壞的房子外圍,努力又勤奮地建了一道牆,又沿著
Thumbnail
沿著牆走,後院裡有三間屋舍,左側及中間的門房緊閉,唯有右邊那間屋子房門輕掩,彷彿不久前還有人出入過。
Thumbnail
沿著牆走,後院裡有三間屋舍,左側及中間的門房緊閉,唯有右邊那間屋子房門輕掩,彷彿不久前還有人出入過。
Thumbnail
空出,那個房間暗了,才發現自己早已留了個位置。 而你,再次敲了敲門,不負期望的來到這個積了點灰塵的心房。
Thumbnail
空出,那個房間暗了,才發現自己早已留了個位置。 而你,再次敲了敲門,不負期望的來到這個積了點灰塵的心房。
Thumbnail
黑白相間,坐困圍城,時間長了相互猜忌,那深埋人類心中的惡;種族歧視,陰謀論,核子大戰,或是…..藏櫃子裏頭,充滿暴力意圖的槍,隱晦發問,槍口要對著誰?
Thumbnail
黑白相間,坐困圍城,時間長了相互猜忌,那深埋人類心中的惡;種族歧視,陰謀論,核子大戰,或是…..藏櫃子裏頭,充滿暴力意圖的槍,隱晦發問,槍口要對著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