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賺得多卻存不下?自由工作者的財務盲點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一段真實的對話

「我要跟你強調,存錢的重點就在於『先』存。先存到你想要的金額,就不要再動它,剩下的再做其他安排。」

「好聽明,你怎麼知道的?」

「經驗+常識+學習。」

「我覺得真的可以試試看。」

這段對話,來自我和一位自由工作者朋友的訊息往來。

他原本沒有固定儲蓄的習慣,但聊著聊著,他決定今天立刻去銀行開一個帳戶,存入第一筆「不動用的錢」

這個過程讓我想起,很多自由工作者不是賺得不夠,而是沒建立穩定財務的結構。

現象:收入有高峰,存款卻常見底

自由工作者的收入常常像過山車:有時一個月進帳好幾筆案費,有時卻連基本支出都得掐著算。

問題是,當高峰期來臨時,我們很容易放鬆,覺得「反正之後還會有案子」,於是錢就隨著各種支出悄悄流走。

四個常見財務盲點

  1. 忽略稅金與強制支出
    報稅季一到,才發現錢早被花光。
    修正方式:每次進帳,先把 10%–20% 轉到「稅金帳戶」。
  2. 過度依賴下一筆收入
    把未來的錢當今天的籌碼,是最危險的習慣。
    修正方式:設定「零收入預算」,假設下個月完全沒收入,也能維持生活。
  3. 混用公私帳戶
    生活支出、工作成本、儲蓄投資全混在一個帳戶,最後自己也搞不清錢花去哪。
    修正方式:三帳戶原則——營運帳、生活帳、儲蓄投資帳分開管理。
  4. 沒有固定儲蓄習慣
    「有剩才存」等於永遠存不了
    修正方式:先存後花,把儲蓄當成固定支出。
    很多朋友就是在這一步卡關——直到你決定開設一個專屬帳戶,存下第一筆備用金。

觀念轉換:先存 vs. 有剩才存

很多人以為自己有在存錢,但實際上是「花完再看有沒有剩下來存」。
這種做法的結果,通常是永遠存不下——因為支出總是會找到理由把錢花掉。
真正能建立緊急備用金的人,採取的都是另一種態度:

先存錢,再用剩下的錢安排生活。

「先存錢,是守住安全感;有剩才存,是把安全感交給運氣。」

這不只是一個理財技巧,而是一種對自己負責的生活方式。

當你先把該存的錢「搬走」,你的花費會自動在可支配金額內調整;反之,如果你等到月底看有沒有剩,支出永遠會搶走儲蓄的位置。

立即行動:設定你的「備用金帳戶」

  • 今天就開一個專屬的備用金帳戶(可用現有銀行或數位銀行)。
  • 立刻轉入第一筆至少能支撐一個月生活的金額。
  • 原則很簡單:這筆錢永遠不動,除非真正的緊急情況。

我希望我的朋友今天就轉入第一筆 5 萬元,並設定今年底要累積到 20 萬元,從此不動它,讓自己至此之後永遠成為『有錢人』。

沒錯,有錢人不是賺最多的人,而是最會守住自己錢的人。

行動檢查清單:今天就守住你的第一筆備用金

  1. 開帳戶
    • ✅ 使用現有的銀行帳戶或數位銀行
    • ✅ 標註名稱「備用金帳戶」或「緊急金」
  2. 設定目標金額
    • ✅ 起始:至少能支撐 1 個月生活
    • ✅ 中期:3–6 個月生活費
  3. 立刻轉入第一筆金額
    • ✅ 當天完成轉帳,哪怕只是 5,000 元,也算正式開始
    • ✅ 將這筆錢視為「不可動用資金」
  4. 自動化補充
    • ✅ 每次進帳先扣固定比例(10%–20%)補進備用金帳戶
    • ✅ 到達目標金額後,改將多餘部分投入投資或長期儲蓄
  5. 定期檢視
    • ✅ 每季一次,確認金額是否達標
    • ✅ 檢查帳戶是否誤用,若有,立即補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策略敘事坊
15會員
89內容數
結合設計專業與敘事思維,陪你在自我覺察與柔性力量中成長,累積可持續的數位資產。
策略敘事坊的其他內容
2025/07/21
從設計師到行政人員的職涯轉變,以及如何透過重新理解行政事務,找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文章探討行政事務不只是繁瑣的例行工作,更是建立秩序、節奏與可持續性的重要基礎,並分享作者如何將行政工作視為一種方法,而非單純的任務,進而提升效率及工作滿意度。
Thumbnail
2025/07/21
從設計師到行政人員的職涯轉變,以及如何透過重新理解行政事務,找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文章探討行政事務不只是繁瑣的例行工作,更是建立秩序、節奏與可持續性的重要基礎,並分享作者如何將行政工作視為一種方法,而非單純的任務,進而提升效率及工作滿意度。
Thumbnail
2025/07/14
本篇文章對比何倫碼(Holland Codes)與四象限勞動地圖,說明當代工作者如何從「職業興趣」邁向「勞動風格 × 價值流動」的深層理解。引導讀者從六型分類走向四象限定位,建構屬於自己的參與方式與職涯策略語言。
Thumbnail
2025/07/14
本篇文章對比何倫碼(Holland Codes)與四象限勞動地圖,說明當代工作者如何從「職業興趣」邁向「勞動風格 × 價值流動」的深層理解。引導讀者從六型分類走向四象限定位,建構屬於自己的參與方式與職涯策略語言。
Thumbnail
2025/07/07
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建立個人化的情緒勞力變現模型,從風格盤點、能量轉譯邏輯、產出形式到價值交換策略,讓你的感受力與共感力不再只是消耗,而是成為可被看見、選擇、交換的穩定資源與語言。
Thumbnail
2025/07/07
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建立個人化的情緒勞力變現模型,從風格盤點、能量轉譯邏輯、產出形式到價值交換策略,讓你的感受力與共感力不再只是消耗,而是成為可被看見、選擇、交換的穩定資源與語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想問一下大家,每天錢財進進出出,可能是薪水、房租、投資的收入、可能是日常消費、教育金、孝親費、房貸的支出。你有檢視過自己或家裡的財務健康度嗎? 就是做財務健檢,了解財務體質。 理財規畫不是盲目投資,而是先透過盤點自己財務的現況,以及規避會遇到的風險,再計畫完成財務目標,才不會迷失方向。
Thumbnail
想問一下大家,每天錢財進進出出,可能是薪水、房租、投資的收入、可能是日常消費、教育金、孝親費、房貸的支出。你有檢視過自己或家裡的財務健康度嗎? 就是做財務健檢,了解財務體質。 理財規畫不是盲目投資,而是先透過盤點自己財務的現況,以及規避會遇到的風險,再計畫完成財務目標,才不會迷失方向。
Thumbnail
在財富自由的過程中,高存錢率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本文提供了幾個提高存錢率的方法,包括增加主動收入、好好用錢以及先存錢再花錢的理財建議。同時,也提醒了在未建立好緊急備用金前不要投資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財富自由的過程中,高存錢率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本文提供了幾個提高存錢率的方法,包括增加主動收入、好好用錢以及先存錢再花錢的理財建議。同時,也提醒了在未建立好緊急備用金前不要投資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透過記帳,瞭解自己的每月開銷,改善自己的消費習慣,進而達成降低不必要支出的目的。風險管理以防止生活受到無法承受的衝擊。開源節流理念是贏得理財自由的基礎。在職訓練網提供多元課程,勞工朋友們可多加利用,提升自身實力。
Thumbnail
透過記帳,瞭解自己的每月開銷,改善自己的消費習慣,進而達成降低不必要支出的目的。風險管理以防止生活受到無法承受的衝擊。開源節流理念是贏得理財自由的基礎。在職訓練網提供多元課程,勞工朋友們可多加利用,提升自身實力。
Thumbnail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
Thumbnail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
Thumbnail
賺不到錢並非偶然,背後往往存在著各種根本原因,無論是財務知識的匱乏還是缺乏規劃,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著我們的財務狀況,以下將深入探討幾個主要原因。
Thumbnail
賺不到錢並非偶然,背後往往存在著各種根本原因,無論是財務知識的匱乏還是缺乏規劃,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著我們的財務狀況,以下將深入探討幾個主要原因。
Thumbnail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拼命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那就是,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不會讓存錢變得容易。
Thumbnail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拼命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那就是,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不會讓存錢變得容易。
Thumbnail
在今日快速變動的經濟環境中,許多人都將達到財務自由視為一個至關重要目標的比率越來越多,如果還停留在以前工業時代的觀念把錢存在銀行生利息那你恐怕跟不上AI的時代了。然而,通往財務獨立的道路常常被誤解和過時的做法所掩蓋。這項任務旨在探討個人可以採取的基本策略,以在傳統中國智慧的背景下實現財務自由。
Thumbnail
在今日快速變動的經濟環境中,許多人都將達到財務自由視為一個至關重要目標的比率越來越多,如果還停留在以前工業時代的觀念把錢存在銀行生利息那你恐怕跟不上AI的時代了。然而,通往財務獨立的道路常常被誤解和過時的做法所掩蓋。這項任務旨在探討個人可以採取的基本策略,以在傳統中國智慧的背景下實現財務自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理財中的關鍵主題,包括收入管理、存錢原則以及認識慾望的重要性。讀者將得到有關理財智慧的實用建議,幫助他們建立健全的財務規劃,實現更美好的財務未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理財中的關鍵主題,包括收入管理、存錢原則以及認識慾望的重要性。讀者將得到有關理財智慧的實用建議,幫助他們建立健全的財務規劃,實現更美好的財務未來。
Thumbnail
從事職涯諮詢之後,我發現「理財」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因為金錢跟人生、職涯選擇有很深的關係。
Thumbnail
從事職涯諮詢之後,我發現「理財」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因為金錢跟人生、職涯選擇有很深的關係。
Thumbnail
1.消費與儲蓄 儲蓄率 先支付自己,優先進行儲蓄。 沒想過變有錢人,只是想要獨立自主,而獨立都取決於儲蓄率。 從很年輕就開始,每個月都把10%薪水存起來。 收支平衡 平衡:花在當下體驗的價值,把錢留下來的未來資產價值, 盡可能過得舒適且不退步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增加慾望。 所以不會
Thumbnail
1.消費與儲蓄 儲蓄率 先支付自己,優先進行儲蓄。 沒想過變有錢人,只是想要獨立自主,而獨立都取決於儲蓄率。 從很年輕就開始,每個月都把10%薪水存起來。 收支平衡 平衡:花在當下體驗的價值,把錢留下來的未來資產價值, 盡可能過得舒適且不退步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增加慾望。 所以不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