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災難現場,水不一定是最重的物資,但往往是最急迫的那一瓶。想像一下——瓦礫阻斷了通路,前方的倖存者正在渴求一口乾淨的水,救援人員卻無法直接靠近。這時,一名「隊員」跨過 10 英尺的距離,準確地將水瓶投進指定位置,整個過程乾淨俐落,零失誤。
這名隊員,不是人類,而是韓國原子能研究院(KAERI)開發的人型機器人——ARMstrong Dex。

Photo: Korea’s ARMstrong Dex Robot Nails Bottle‑Throw Test in Disaster Drill.
一瓶水背後的工程哲學
這次投擲測試看似小事,卻是災害救援機器人實用化的重要里程碑。能精準丟水瓶,就意味著它在真實場景中,能投送醫療包、無線電、甚至緊急藥物——而且在第一時間就送到正確位置。對於封鎖、危險、或放射性污染區域,這種「遠距遞送」能力,可能就是生命的轉捩點。從健身房到災區的進化
ARMstrong Dex 的準度,並非天生,而是大量體能與控制測試的成果。之前它曾完成掛著 20 公斤額外負重的引體向上,甚至能單手彎舉 40 公斤,讓工程團隊逐步優化液壓控制、感測器反應,以及運動軟體。當力量與精度達到平衡時,機器人才能在投擲的瞬間,做到剛剛好的力度與角度。
為真實世界而設計
ARMstrong Dex 身形與成年人接近,能自由進出走廊、控制室、設備間;履帶底盤讓它在滿地碎石、泥濘與廢墟中穩定前行。它的雙臂能轉動閥門、搬移障礙、接駁電線,甚至使用滅火器。最關鍵的是,它能由遠端操控,替人類進入核電廠事故、化學外洩或地震廢墟等危險場域。
這一次的水瓶投擲,或許只是一次小小的展示,但它背後代表著更大的未來——當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或許會有這樣的機器人,替我們完成那個「關鍵的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