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對我來說,舒適圈並不是安逸或停滯,而是一個能讓我不感到緊繃,並有餘裕完成想做之事的空間。
那麼,人生應該追求的,是拓展舒適圈,還是跳出舒適圈?
我曾經想,也許要先邁出第一步到舒適圈之外,才有機會把未知的世界,納進自己熟悉的範圍裡。
直到有一天,我聽到 YouTuber Dodoman 在 podcast 有錢不一定快樂這集裡提到:
每個階段的自己,追求的人生意義本來就不同。
對他們而言,把熱愛的影片創作持續下去,並且讓觀眾從中獲得一點幫助,就是屬於他們的人生意義。
這句話讓我停下來回望自己。
從過去到現在,人生意義的轉變
- 小時候,我的人生意義很簡單:拿好成績、不落後別人,做個符合社會期待的學生。
- 剛出社會時,我繼續追逐社會認可的路徑:進入名氣響亮的公司、爭取好薪水與好福利。
- 直到身體亮起紅燈,我才意識到——過去追求的,真的是我內心想要的嗎?
現在的自己
我更希望先好好照顧自己,並在日常中反思:
我的選擇,是不是正一步步把我帶向內心真正嚮往的生活? 或許人生不必馬上找到意義或正確答案,但至少要知道,什麼是自己最在意的事,並持續向它靠近。💪
對你而言,「舒適圈」是該跳出去,還是慢慢擴大它?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或來信與我聊聊,主旨請註明【我的舒適圈故事】, 我會不定期挑選故事,以匿名方式分享, 讓彼此的經驗,成為對方的勇氣與力量😊
喜歡這篇分享嗎?現在就按下❤️+追蹤,陪我一起用文字持續點亮更多人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