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Mech Muse 的朋友們!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今年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那就是——「技術進步快,錢進來更快!」

圖:ChatGPT5 生成
半年 108 筆融資,153.5 億人民幣砸向機器人
根據中國央視統計,2025 年上半年,中國人形機器人企業完成了 108 筆融資案,資金總額達 153.5 億人民幣。長征證券分析,隨著汽車與雲端科技巨頭紛紛跨界加入,市場新訂單激增,人形機器人正迎來高速成長期。
明星案例輪番登場
- Unitree:選定中信證券主辦 IPO,估值直逼 100 億人民幣。
- Galaxy Bot:上月獲寧德時代(CATL)與福泉資本 11 億人民幣投資。
- Azbot:甚至吸引了韓國 LG 電子與未來資產集團跨國投資(金額未公開)。
這些名字,幾乎是中國下一波「機器人獨角獸名單」。
中國 vs. 韓國:產業體量差距驚人
截至 2024 年底,中國擁有 45.17 萬家機器人企業,資本金總額 64.44 萬億人民幣。
相比之下,韓國僅有 4521 家機器人企業,總銷售額 10.25 兆韓元,數字落差猶如不同重量級的選手。
摩根士丹利的預測
中國機器人市場將從 2024 年底的 470 億美元,飆升至 2028 年的 1080 億美元——翻倍成長不是夢,而是市場共識。
💡 Mech Muse 看法
這場「資本 + 科技」的雙引擎賽跑,已經讓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加速進入全球聚光燈下。當汽車、雲計算、電池巨頭全員入場,這不只是產業成長,而是未來產業版圖的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