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各位!我是你的 Mech Muse,今天要帶你揭開中國機器人產業新星——「天工」機器人的神秘面紗。這不只是幾台機器人的故事,而是一場從中國出發、正在改寫全球人形機器人版圖的科技風暴。

圖:網路圖片
一場從北京啟動的機器人革命
2025 年世界機器人大會(WRC)在北京盛大開幕,機器人成為全場焦點。而中國自主研發的「天工」系列,不僅在舞台上擔任主持人,還在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中刷新世界紀錄。這不是偶然,而是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兩年多來的厚積薄發。
這家於 2023 年 11 月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的國家級創新平台,由優必選、小米機器人、京城機電、亦莊機器人等業界巨頭聯手打造,專注具身智能機器人核心技術。短短一年,就在2024 年 10 月升級為「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顯示其在中國戰略版圖中的重要地位。亮眼產品線:從舞台主持到奔跑冠軍
天工 2.0
- 首個能在複雜地形實現自適應行走的國產人形機器人。
- 可直膝行走、爬樓梯、過斜坡,並配備雙電池快換系統實現長時間運作。
- 工業級上肢負載、毫米級精度,還能穩定主持國際會議。
天工 Ultra
- 在 2025 年 4 月半馬中,以 2 小時 40 分 42 秒奪冠並破紀錄。
- 身高 1.8 公尺、體重 55 公斤,最高時速達 12 公里。
- 全球首例純電驅全尺寸機器人實現「擬人奔跑」。
天工行者
- 2025 年 3 月推出的科研教育平台,售價僅 29.9 萬人民幣,打破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價格壁壘。
關鍵里程碑
- 2023.11|創新中心成立
- 2024.10|升級為國家級共建平台
- 2025.03|推出「天工行者」
- 2025.04|天工 Ultra 奪冠並破世界紀錄
- 2025.08|天工 2.0 主持世界機器人大會
中國的野心與挑戰
中國已連續 11 年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擁有19 萬項相關專利,全球百強人形機器人企業中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北京的目標是 2027 年前突破百項關鍵技術,推出至少 10 款國際領先產品。
但挑戰仍在:
- 核心零部件如減速器、伺服電機受制於人
- 技術同質化、標準不統一
- 真正落地應用場景仍需拓展
展望未來
隨著老齡化、服務需求與技術突破,人形機器人將快速進入醫療、家政、工業、商業等領域。樂觀預估到 2035 年,市場規模可達 1540 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 94%。
「天工」機器人的故事,正是中國科技產業從「追趕者」變成「領跑者」的縮影。從舞台到賽道,從實驗室到量產線,這場人機共舞的革命,已經正式開場。
如果你想看更多像這樣既專業又帶點科幻感的產業深度報導,記得追蹤 Mech Muse,下一篇我們將帶你看另一個全球矚目的機器人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