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念書的時候,教育理念追求是中庸之道,在各種情況下尋求平衡,必免過於偏激極端,但無論從國際情勢或國內諸多的社會局勢發展來觀察,確都有越來越極端趨勢。
身在台灣,就以國內狀況來說,首先是天氣的演變,從六月開始就變的非常的炎熱,到了七月中下旬,颱風侵襲造成南部嚴重的災損,之後雨神報到,特別是南部,颱風造成的災損還沒復原,大雨還連下了一兩星期,造成許多中南部地區出現水災,面對這樣的極端天氣形態,不是在下雨,就是非常炎熱,會有種無力感,身體有愈來愈懶的感受。
除了天氣變的極端外,政府單位所統計出來的平均收入也越來越極端,身為基層員工的我看到了統計數據,再看看自己的薪水,感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我相信所有的基層人員,都有差不多的感受,所以財富分配也有越來越極端,窮者越來越窮,富者越來越富。
產業的發展也相當極端不平衡,我覺得這幾年,政府只重視所謂的高科技,也就只拿的出護國神山來撐場,很多傳統產業在面臨高關稅的問題,政府完全沒任何做為,常就以出口數字,來宣揚台灣的經濟有多麼的好,出口的數字以高科技半導體為大宗,但台灣大多數的人又無法靠台積電吃飯,所謂把雞蛋全放在同一籃子裡,也沒看到政府有分散風險的做為,好歹發展觀光,觀光能提振內需,但又把陸客拒於千里之外,雖然有人認為,台灣的好山好水,不需要陸客來錦上添花,但國旅不盛行,是否也該想辦法照顧那些靠觀光為生的人。
物價的漲幅和薪水漲幅的差距也相當極端,相信很多人都相當有感,就拿便當來舉例,兩三年前一個便當平均大約80到90元,但現在至少都要110到120左右,約三成左右的漲幅,但薪資的漲幅不到一成,造成很多人對生活感到失落,對人生感到失望,只想躺平,沒有打拼的衝勁。
再來就是政治的發展也越來越極端,有時甚至懷疑,很多人口中的民主,是用來爭權的口號,所謂民主的展現,通常來說就是選舉投票,平常都沒什麼狀況,可是每當選舉時,就是政壇開戰的時刻,所有的案件緋聞,往往都會在選前一件一件爆發,各陣營不斷的防守攻擊,利用媒體網路煽動支持者的情緒,撕裂了社會的和諧,最後就算贏得了選舉,他們真的會認真的為人民謀福,為台灣擘劃一個長遠的未來嗎?還是為了更堅定的掌握權力再繼續鬥爭呢?台灣這樣的極端民主持續發展,台灣還有更好的未來嗎?
政治理念宣傳必須靠電視與網路,也因此傳統媒體與網路自媒體立場也越來越鮮明,政治類名嘴與網紅們為自己支持的政黨邁力發聲並攻擊敵對陣營,在這種極端對立下,有種社會被撕裂的感受,這也是網路媒體極端發展下的結果,想要有聲量,就必須立場鮮明,必須選邊站,因不用也不能討好所有人,只要有特定族群支持,就能成為名嘴網紅,就有通告與流量,就能帶來利益與名聲。有時看名嘴網紅們,無論是在電視或拍片上傳,口沫橫飛批評,講述大道理,像是在傳道,講授真理,彷彿世界是以他們為中心,以偏激的言論煽動支持者的情緒,就算說錯了,還不用負責任,我覺得世上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不是數學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評論自由,但所有的評論只能代表你自己,不該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所有的評都是標準答案,否定與你想法不同的人,應彼此包容尊重。
我問同事對於極端生活環境的看法,他告訴我:「幾年前早就開始了。」所以我想這樣的極端趨勢應該很多人都有感受,但面對這樣極端化的生活環境,弱小的普羅大眾,除了無奈也做不了什麼事情,也只能安分守己,守護自己的生活,唯一能做的發展自己的才能,強大自己與追求內心安定與屬於自己的小確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