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湧現一波離職潮,一位不爽工作環境,據說還到人資那吐了不少苦水,一位覺得很累,想休息一陣子,不過後來人資慰留成功,條件是夜班轉調早班,一位則有近20年的資歷,也當上副理,原本說法是想休息一陣子而提離職,不過老闆希望再等兩個月,等替代人選交接完上手後再離開,之後又有新消息,要轉調夜班當主任,不離職了,聽說是當副理被凹很大,所以想降等,不過當副理都被人凹到如此,那當回主任不就被凹更大,還有一位離職是要從事房仲業務,想為自己的未來拚博,期望事業有成,能夠成家立業。
因過去跟這位準房仲,曾在同一站點工作,空閒時刻常聊天,讓別人感覺我與他有不錯的交情,於是有一次跟另一位同事閒聊時,他問我:「準房仲離職,你會不會捨不得你們的兄弟情?」
年輕時的我的確會因此感到不捨,即使分開了也希望友誼常存,剛開始還是會保持連繫,一個月出來吃飯一次,但慢慢的見面的時間越拉越久,到了最後甚至跟你說有事或要加班沒空,反正就是一堆理由。慢慢的我發覺人與人間的關係若單純只想靠情來維繫,無論是愛情、友情、親情都會隨著距離與時間慢慢消逝。
所以雖然兄弟情這詞聽起來怪怪的,但我相當果斷的回答:「當然不會。」
我接著說:「要去做房仲,要大徹大悟,要全心投入,要斬斷過去,義無反顧,就去認識那些能夠幫助他成長前進的人。」
同事問我:「你的意思是反正我們對他而言,也沒什麼利用價值,也幫不了什麼忙,所以乾脆就斷了?」
我斬釘截鐵回答:「沒錯。」
同事回我:「為什麼沒幫助就不連絡,一樣可以偶爾出來吃飯聊天啊?」
後來我發現人與人間是否能持續的維繫,主要就是建立在是否有利用價值,當然利用價值不限於利益交換,若有共同的興趣像鈞魚、打球、線上遊戲等,人家到了新的工作環境,就算要吃飯也是跟新認識且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吃,幹麻浪費時間跟無關緊要又不常見面的人吃。其實大約一年多前就聽準房仲說他的生涯規劃,因同事間的話題總有枯竭的時候,為了避免這種無話可說的窘境,我會去看抖音上房仲的工作甘苦談,來做為話題,所以雖然沒做過房仲,看到後來,對房仲的工作內容也略知一二,了解到獲得高報酬的背後,更需要加倍努力付出,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好的工作。
於是我告訴這位同事:「房仲的工作工時長,壓力大,特別是前半年,搞不好連陪女朋友的時間都沒有,那還有時間理我們這些無關緊要的人,就算半年後,順利步上軌道,也要忙著開發與服務。」
同事說過往的經驗:「以前認識一個店長,是朋友的朋友,那時看到他,感覺就整天閒閒沒事。」
雖然我是不太相信,但我把一位房仲分享的經驗告訴他:「也有人說房仲是一個越做越輕鬆的工作。」
同事回我:「那不就撐過去就好了。」
我翻了白眼說:「若這麼容易,早就去賣了。」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的目標與方向,就像這次的離職潮,每段時間,總有不同的人來來去去,而且隨著年紀增長,了解天下沒有不散宴席的道理,若夠幸運或許可以遇到陪你走一輩子的人,但大部份所遇到的,都只是陪你走一陣子的人,而且有時對某個人太過執著,最後的結果總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每個人都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反正時間會沖淡一切的,沒必要為了人的聚散而感到傷感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