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級績效 作者馬克 米奈爾維尼是美國頂尖交易者,這本書分享他成功的方式,但我認為美股和台股操作上還是有一定的落差,因此我重點放在心法上。本書濃縮了作者多年來交易的智慧,以下是我擷取書中有感觸的段落:
1.別高估短期、低估長期
多數人會高估他們在短時間內可能取得的收穫,卻低估了長時間可能累積的成就。
其實這就是市場上大部分人的想法(包含我),希望能在短時間內賺大錢。但總是事與願違,殺進殺出後結算根本沒賺什麼錢,反而是長期投資者能夠享受到複利的成果,我也常常想如果當初入股市就定期定額分配到長期投資,也許現在就會有不同的生活~
2. 小心「便宜陷阱」
因為便宜而買進某股票,行情下跌時你更不會賣,因為價格變得更便宜,而便宜正是你當初買進的理由。
因為便宜而買,行情跌更多時你反而更捨不得賣。但若你做的是短線,這種便宜往往只是下跌的開始。分清楚自己是在長投還是短打,短線務必設定停損,避免一住就住進「股市長期套房」。
3. 股價上漲的原因。
很多交易者陷入迷思,認為業績好=股價會漲,但事實上有許多盤整的股票都有不錯業績,只是單純沒人去炒作罷了。
主力之所以會去炒作業績好的股票,就是因為當業績公布時,市場會去追逐股價,這時主力才有機會神不知鬼不覺的將大量股票拋售,所以才會常常看到利多不漲的情況!!
價值不會驅動股價;行情是由人們實際下單造成的。
4. 順勢,而非逆市逞強。
順勢而為聽起來老生常談,但真正去執行的人很少,大部分的人看到行情和自己預期不同,就會去怪政府、當沖客、制度...等。
事實上只是你還在狀況外而已,市場永遠是對的,你的損益就是市場給你的答案,我以前也曾陷入不斷攤平的循環中,結果最終越攤貧。
所以我現在有時做錯邊停損後,會反向操作,順著市場去走,有時也有不錯的獲利~
5. 精準買在「發動點」
「正確」的買進價格,也就是股票剛要大幅走高時的價格。
這點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因為本金少,想要快速累積財富就是有效率的錢滾錢,就是買在發動之時,以前的我常常買在突破點,被洗過後就會知道那天通常是騙散戶的。
通常要再洗過一次籌碼,股價再次往上才會為真(當然也是有連洗都沒洗就直接噴),每檔股性不同,隨著經驗累積,抓準時機的機率就可大幅提升。
6.股價會先說話
一支股票的基本面如果發生了狀況,在問題明朗化之前,股價行為經常會先出現重大變化,提前透露出訊息。
2021年世芯就是很好的例子,股價急速下跌,等到新聞出來時都已經跌掉很多了,因為我們消息永遠都是最慢的,要傾聽股票價格行為所透露的訊息,記錄股價走勢/新聞/自己想法,也許當下摸不著頭緒,但隨著經驗和知識增長再回頭去看,也許就可以參透許多事情的關聯。
7.景氣循環股的陷阱
倘若景氣循環股連續創下盈餘紀錄,而且本益比創新低,在此時買進,幾乎可以保證會在短時間內賠掉一半。
市場上常說景氣循環股是買在高本益比時,賣出在低本益比,這點和本益比陷阱很像,市場反轉都是在市場貪婪之時,所以不止觀察基本面,市場動態也是影響走勢的關鍵。
8. 不是要規避風險,而是要管理風險
過去曾努力想追求高勝率,這樣才有機會將單一個檔金額拉高(甚至All in),但這個目標只存留在夢想,認清自己能力後,就已經沒有梭哈的想法,我現在的操作方式就是依每檔的風險設定一個金額,例如:A股資金設立20萬,這檔我最多只會買到20萬上下,藉此來管理資金分配。
越有把握的股票,資金部位會放比較大,反之則放小部位,這樣才能做大賺大賠小,而不會因為一時貪念而賠上大把的資金。
總結:
每個人都可以在股市中賺到錢,但難在「長期」獲利,只能透過一步一步的修正,來提升自身的獲利率,閱讀高手的文章能夠更全面檢視自己不足,進一步擴展自己視野,找到屬於適合自己的方式,最終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