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規劃
含有「資產規劃」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Hank,資產累積之路的沙龍
2025/01/11
《隨筆》致富原子習慣:前國稅局官員解密,有錢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29個養錢法則
「致富原子習慣」這本書顛覆了我對富人的既有印象,從中我發現那些真正的億萬富豪並非生活在雲端,而可能是你的鄰居、你的同事,甚至是你每天遇到的平凡人。作者基於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分享了許多隱形富豪的故事,讓我們理解財富的本質。直白的說富豪他們不是因為賺得特別多,而是因為懂得管理金錢運用理財工具,長期累.
4/5
致富原子習慣:前國稅局官員解密,有錢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29個養錢法則
#
致富原子習慣
#
閱讀筆記
#
閱讀書評
24
留言
迷途的羊羹
2025/01/05
金錢、工作與生活的16個永恆原則
從簡化生活事務、風險管理,到改變對延遲滿足的看法,每個原則都提供具體的行動指南,幫助我們更加高效且滿足地過生活。我們會深入了解如何專注關鍵事物、提升自力更生的心態、並找到行為本身的內在獎勵,進而提高整體生活質量,達到內外兼修的成就感。這些原則能為我們指引方向,幫助我們在繁忙中找到生活的真正價值。
#
財務自由
#
生活平衡
#
簡化生活
2
留言
付費限定
分析師的市場觀點
2023/12/23
【書摘06】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持續買進 ★聽說「逢低買進」是投資穩賺策略?錯!最強資料科學家告訴你:千萬別為了抄底,浪費時間在市場外觀望,「持續買進」才是致富不敗法則! 「等待抄底好時機」、「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低買高賣」……投資世界充滿了豐富的詞彙、睿智的專家,提出各種穩賺策略。你是不是深感認同,全盤接受?
#
儲蓄
#
投資
#
資產規劃
18
留言
付費限定
Jackie Chien的沙龍
2023/12/18
聊一聊你的財務現況?
學習填寫損益表、資產負債表 常常有許多朋友私下跑來找我聊一下投資與財務現況,大多數朋友有一些資產,但覺得收益實在是拿不上檯面,希望能夠增加收益。 目前遇到的大多數收入不高、支出也不高。(以下為模擬收支表,參考損益表的版型) 因為來問的大都是項目很簡單,為了避免過度探人隱私,所以我設計了一個
#
投資理財
#
資產規劃
#
股票投資
25
4
cychen yuyu
本金太小一直是最大問題,擴大本金投資才會具有效益。
賣厝阿智的房仲日常
2023/10/15
房產繼承之後,馬上賣!!要繳房地合一稅嗎??
自民國105年1月1日,開始課徵房地合一稅以來,買房送兒女來做為資產轉移或降低遺贈稅的方式,算是被堵死了,因為採取實價課稅,所以"成本列舉"這件事變得非常重要,而贈與的成本為"0"(其實也不能說是0,因為還是會採用房屋、及土地評定現值加總,並配合當年度物價指數,統合計算),重稅不可避免。
#
房地合一稅
#
繼承
#
成本
6
留言
安德魯的外貿協會
2023/06/12
從口袋內僅有的30元開始
*從口袋內僅有的30元開始* 小姐妹倆最近熱衷於寶可夢卡匣。 這週六,又到了依約兩週一次的捕抓寶可夢時間,兩姊妹好是期待。 但跑了幾家機台,都貼出官方告示,正在準備下一波卡匣發售,目前暫停捕捉(遊戲)。 當然姊妹倆好是失望落寞,
#
小確幸
#
寶可夢
#
娃娃機
6
留言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2023/01/18
用風險承受度來決定投資商品?
最近閱讀了一本書,這本書序論裡的一句話讓我覺得很有道理,我們讓風險承受度決定了投資商品,該商品的報酬結果好壞,決定了我們的財務目標,但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投資模式。 當我們在銀行想要了解或購買一些投資商品時,銀行除了依據你的收入、年齡、學歷、與職業等客觀條件評估風險承受度外,也會依據對於虧損的忍受程度
#
雨果生活理財經
#
投資觀念
#
理財觀念
6
2
handsome loner
喜歡
這原因是不是很多人都沒想過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呢?才會導致沒有目標的投資
廖嘉紅的沙龍
2022/10/20
遷移戶籍居然噴了30萬,換屋族看懂重購退稅
小珍收到重購退稅30萬要被追回的信函,這個消息重重打擊了她! 為什麼?只是遷出戶籍的小動作,居然就噴了30萬。 小珍就是不小心踩到重購退稅的雷,雷到底在哪? 有換屋計畫的人,可以預先了解並規劃重購退稅,為自己增加一筆換屋基金。但是要看清楚重購退稅的條件,以免踩雷或空歡喜。 高房價時代要一次買
#
自用住宅
#
重購退稅
#
資產規劃
7
留言
廖嘉紅的沙龍
2022/10/13
「公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大多數的人都以為資產傳承是有錢人的事, 沒想到只有一間房也有傳承的煩惱。 想知道這個煩惱是如何解決的呢? 從生活實例來說明
#
傳承
#
附條件贈與
#
贈與
5
留言
廖嘉紅的沙龍
2022/07/22
家人離世的保險理賠,為何有些要課遺產稅?不想被多扣稅,必須留意4大重點
林爸爸日前因癌症往生,申報遺產稅時,家人看著國稅局提供的金融遺產財產清冊上有5筆壽險型保單、3筆投資型人壽保單。奇怪,為何有些人壽保險死亡理賠免遺產稅,而有些理賠要列入遺產呢?心理浮起許多問號。 保險規劃免遺產稅的4大重點: 讓我們先來認識實質課稅、投資型保單課稅認定、要保人被保險人設定、保單受益人
#
遺產稅
#
贈與稅
#
資產規劃
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