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戰80週年史跡探尋:飛行場、舊海軍壕、平和公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以下遊記拜訪了許多有過慘重傷亡的戰地史蹟,如為體質敏感者慎入

沖繩是離臺灣最近的日本一級行政區,但卻是在行前我未曾拜訪過的三個日本縣之一。年初的時候拜讀了由報導者國際新聞主編張鎮宏撰寫的《島鏈有事》之後,讓我興起了想去沖繩看一看的想法。於是,趁著今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週年的機會,我踏上這個與臺灣同樣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島,試圖從二戰史跡去認識這場日本國土上傷亡最慘重的地面戰役。以下就跟著時光土場的腳步,來尋找這些史跡吧。

二戰末期的沖繩戰讓這座南方小島沾滿無數鮮血,如今身處和平時代的我們還能透過地下戰壕遺跡去試圖理解那個黑暗時代

二戰末期的沖繩戰讓這座南方小島沾滿無數鮮血,如今身處和平時代的我們還能透過地下戰壕遺跡去試圖理解那個黑暗時代

沖繩戰的起點:讀谷村

從那霸搭著公車搖搖晃晃了將近一個半小時之後,我來到了沖繩本島中北部的讀谷村。這天我原本是為了琉球王國留下的座喜味城,以及有著美麗的海岸線的殘波岬而來,但後來才知道這裡是被沖繩人稱為「鐵之風暴」的沖繩戰的起點。二次大戰末期隨著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美國奪回了菲律賓的掌控權之後,為了進一步進攻日本本土並確保空戰補給據點,於是決定攻下沖繩這座不沉的航空母艦。1945年4月1日,美軍派遣了四個師團在船艦砲火掩護下,選在日軍防衛薄弱的中西部登陸,短短一日就占領了位於讀谷和嘉手納的沖繩北、中飛行場。

沖繩北飛行場就位在座喜味城南方不遠處,日本陸軍在1943年委由當地建設巨頭國場組進行建設。根據當地村史記載當時強制徵收並撤離了65戶人家,每日動員還約7000人次進行建設。然而這座飛行場隨即在隔年的10月10日空襲中受到重創,後來更在美軍登陸讀谷之後遭到佔領。二戰結束之後,沖繩北飛行場的土地並沒有還給居民,而是持續作為美軍嘉手納基地的輔助機場使用。美軍使用期間時常進行空投物資的訓練,但也常常發生物資掉進聚落,甚至還曾發生砸死一名小女童的意外,令居民不堪其擾。廣大的機場土地直到戰爭結束之後一甲子的2006年,才終於將土地返還給當地重新開發。

沖繩北飛行場如今僅剩一座飛機掩體作為戰時的見證

沖繩北飛行場如今僅剩一座飛機掩體作為戰時的見證

於1935年設置的忠魂碑如今被視作負面遺產移至現址保存

於1935年設置的忠魂碑如今被視作負面遺產移至現址保存

如今這座機場多半回歸農業和公共設施用地,遺跡只剩下一座供戰機掩蔽的掩體。我離開座喜味城之後循著Google地圖往南邊走大約10多分鐘,走進礫石鋪面的鄉間小道就能看見一座圓拱形的飛機掩體從略高於路面的草叢土丘上冒出頭。根據解說板上的說明,當初這座掩體是用鼓和泥土堆積起來之後,在上頭覆蓋水泥,等到水泥乾燥之後再將內部的鼓和土移出製成。在掩體前方和附近留有「義烈空艇隊玉碎之碑」和「忠魂碑」,一方面作為負面遺產見證那個鼓勵人民為國捐軀的時代,一方面也讓陣亡的將士能找到降落的地方吧。

海軍指揮中心:舊海軍司令部壕

離開讀谷之後,隔天我繼續搭乘公車前往沖繩戰中另一個戰場:海軍壕公園。這座公園位在那霸市與豐見城市交界的山丘上,從那霸市區坐20多分鐘的公車到宇榮原團地前便可抵達。順著指標往山丘上方走,遠方廣闊的城鎮與海平線在南方小島特有的夏日青空下發散著沖繩獨特的純樸風格。不一會兒,在山頂矗立的海軍戰歿者慰靈之塔映入眼簾,提示著我眼前綠意盎然的山丘公園,腳下就是過去發生慘烈戰鬥的戰場所在。

海軍壕遺址山丘上的慰靈碑

海軍壕遺址山丘上的慰靈碑

1944年駐守沖繩的日本海軍考量到美軍登陸並佔領小祿飛行場(今那霸國際機場)的可能性,於是當時的海軍司令便動員士兵在這座山丘下方開挖地下戰壕,作為防守出擊的據點。1945年6月4日美軍在小祿半島登陸之後,日本海軍以這座地下戰壕為中心死守了十天,整場軍事行動直到時任海軍司令大田實少將率幹部在壕內自盡之後才告一段落,估計有4000人在海軍壕內外戰死。

戰壕中找出的犧牲者遺物

戰壕中找出的犧牲者遺物

二次大戰結束七年之後,人們才終於進入戰壕內尋找親友的遺骨和遺物。為了讓後世透過親臨現場並記住沖繩戰役,沖繩政府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戰壕的調查與整修工作,並在1970年開放參觀。走進慰靈塔旁資料館內,館內大廳陳列著海軍壕相關的歷史照片,以及從壕內找出來的戰士遺物。一旁的常設展廳內則介紹了沖繩戰役的始末與傷亡數字,同時透過展示民間捐贈的步槍、軍用藥品、家書等等文物,讓訪客看見當時做困獸之鬥的沖繩軍民生活狀況。

看完常設展示的文物,對沖繩戰役有基本的認識之後,接著我向服務台購買門票走進戰壕的現場。戰壕的入口設置了佛堂,似乎提醒著訪客接下來可不是能夠開玩笑的地方,抱著嚴肅的心情繼續往下走,不一會兒就從窗明几淨的展館來到昏黃燈光照亮的戰壕內。這座戰壕的長度約有450公尺,部分房間與主通道雖然是由水泥構成的壁面,但大多數空間仍是維持著素掘的砂岩壁面。據說是由於戰時物資短缺,因此戰壕幾乎都是由人力以十字鎬等簡易工具進行挖掘。戰壕內設置了下士官休息的空間、通訊室、廚房、幕僚與司令官辦公的空間,維持著駐沖繩海軍的指揮機能。

儘管我沒有靈感體質,但不知道是環境氛圍還是因為認知到這裡曾有許多生命消逝,多少還是覺得這條戰壕不是很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當時的司令官大田實少將曾在這裡發出了向中央報告了激勵人心的電文,指稱沖繩縣民們不分男女老幼都為了守護沖繩而戰。但最後大田實率領幹部在戰壕內以手榴彈自盡,幕僚室牆上還留著自盡時手榴彈爆炸時的彈痕,至今還有約150公尺的戰壕持續在尋找陣亡戰士的遺骨和遺物。也許大田司令官直到自盡前仍為自己為國捐軀感到自豪,但我想至今還在尋找親人的遺族們大概會有不同的想法吧。


天涯海角的絕命之地:平和祈念公園

走出地下的戰壕之後,外頭炙熱的陽光依舊,我不得不拿出傘來遮陽。接著我從山丘的北側下山,搭乘446號公車前往糸滿市吃午餐之後,再轉乘82號公車抵達這次戰爭史跡巡禮的最後一站:平和祈念公園

在1945年6月中下旬的沖繩戰役末期,美軍憑藉著優勢兵力一路逼退駐守沖繩的第32軍,終於讓日本陸軍主力部隊退守到今日糸滿市南部的海岸。儘管美軍不斷向沖繩守備軍發出勸降宣告,但沖繩守備軍最高司令牛島滿仍抵死不降,展開最後的困獸之鬥。隨著戰線逐漸被美軍攻破,牛島滿與幕僚們最後於6月23日選擇在摩文仁的戰壕中自盡,沖繩守備軍的指揮系統至此全數瓦解。沖繩戰估計造成超過20萬沖繩軍民死亡,約是當時島上人口的四分之一,尤其是在摩文仁的戰役死傷最為慘重,連當時的美軍指揮官巴克納司令官也在這場激戰中喪生。

1960年代琉球政府將摩文仁這個「沖繩戰的終焉之地」規劃為紀念公園,並將6月23日定為全縣假日的「慰靈之日」。沖繩主權回歸日本之後,政府在公園內陸續建立資料館、祈念堂、戰歿者紀念碑(平和の礎)和各地方政府與團體的慰靈塔,在每年慰靈之日舉行的追悼儀式上總有許許多多遺族來到這裡悼念過世的親友。

位在沖繩本島南部海岸的平和祈念公園每年都會有舉行紀念儀式,不少政要也都會前來悼念二戰罹難者

位在沖繩本島南部海岸的平和祈念公園每年都會有舉行紀念儀式,不少政要也都會前來悼念二戰罹難者

公園內一塊塊黑色的戰歿者紀念碑以扇形排列,走近一看上頭刻印著無數在沖繩戰當中戰歿者的姓名。依據公園管理方的說明,石碑上的姓名除了在沖繩戰中犧牲的沖繩人之外,也包含在沖繩戰遭受波及的不分國籍人民,以及出身沖繩的二次大戰戰歿者。由於臺灣在日本時代曾與沖繩保持著密切的來往,靈光一閃的我便在石碑群中尋找是否有臺灣出身的戰歿者,最後讓我找到一塊刻有34位來自臺灣戰歿者的石碑。不知道在異鄉回不了臺灣的他們,還有沒有人會來悼念。

戰歿者紀念碑以海邊的圓形廣場為中心排列成扇形,紀念碑上也有來自臺灣等國的戰歿者姓名

戰歿者紀念碑以海邊的圓形廣場為中心排列成扇形,紀念碑上也有來自臺灣等國的戰歿者姓名

不少歷史學者在近年公開的美軍檔案當中,赫然發現當時的美軍跳島戰略當中曾有過攻佔臺灣的選項,只是後來美軍選擇了沖繩作為他們進攻日本本土的跳板,讓沖繩替臺灣承受了鐵之風暴的衝擊。儘管臺灣躲過了被美軍登陸作戰的命運,但仍是有不少臺灣戰士或平民被捲入戰爭,從此與親人天人永隔。為了悼念在二戰中逝去的臺灣英靈,2016年在台日交流協會的協助下,兩國在有著各地政府的慰靈塔的山丘上建立了一座臺灣之塔,位置正好朝向海平線另一端的臺灣,讓在異地回不了家的臺灣前輩們能夠遠望家鄉。

 本來應該是令人感到身心舒暢的海平線,但這裡卻是留下無盡傷痛的絕命之地

本來應該是令人感到身心舒暢的海平線,但這裡卻是留下無盡傷痛的絕命之地

隨著臺日兩國交流深化,2016年於園區內建置臺灣之塔以告慰二戰中的臺灣戰歿者

隨著臺日兩國交流深化,2016年於園區內建置臺灣之塔以告慰二戰中的臺灣戰歿者

或許直到今天仍會有人認為日本在二戰中付出的代價是罪有應得,但看著紀念碑上不分國籍的戰歿者們,我想在戰火下的子彈是不會區分你是來自日本或是臺灣、戰士抑或是平民。面向臺灣複雜的歷史,可能身邊的親友家中就有長輩因為無辜被捲入戰爭,或是為了保衛家園等複雜的原因而離開人世,讓我更難以帶著仇恨的情緒說出「罪有應得」或是「活該」等字眼。二次大戰終結至今正好屆滿八十週年。經歷過戰爭的人們逐漸地老去,記憶也慢慢飄散在海風中,最後在後世人們心中剩下的會是什麼呢?是仇恨也好、悲傷也罷,所有人心中最深處的願望,或許只是單純地希望過去的錯誤不再發生,讓和平的時代能夠繼續下去吧!

更多初次到沖繩值得拜訪的景點:
【時光土場】沖繩戰80週年史跡探尋:飛行場、舊海軍壕、平和公園|沖繩初上陸之旅(一)
【時光土場】沖繩讀谷村一日遊:座喜味城與殘波岬|沖繩初上陸之旅(二)
【時光土場】《白沙的Aquatope》知念半島聖地巡禮 ft.齋場御嶽|沖繩初上陸之旅(三)
【時光土場】見證沖繩主權回歸的老公車:七三〇巴士之旅|沖繩初上陸之旅(四)

探訪時間:2025.7.
完稿時間:2025.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光土場
54會員
269內容數
歡迎來到時光土場。我希望透過旅行與鏡頭,拼湊出當地的交通與產業,帶大家一起從空間去認識過去的歷史,讓這裡成為一個文化資產與鐵道影像的集散地。如果大家喜歡穿梭時間與空間的旅行,歡迎按讚與追蹤!
時光土場的其他內容
2024/10/23
這篇文章詳細描述了作者在德島旅遊的經驗,特別是前往鳴門市觀賞著名的鳴門漩渦。文章提供了從德島車站出發的交通建議,包括公車和火車的選擇,並介紹了鳴門漩渦的地理成因和觀賞的最佳地點,如渦之道和大鳴門橋架橋紀念館。最後,文中提到了當地的美食以及其他遊覽景點,是前往四國旅遊的絕佳參考。
Thumbnail
2024/10/23
這篇文章詳細描述了作者在德島旅遊的經驗,特別是前往鳴門市觀賞著名的鳴門漩渦。文章提供了從德島車站出發的交通建議,包括公車和火車的選擇,並介紹了鳴門漩渦的地理成因和觀賞的最佳地點,如渦之道和大鳴門橋架橋紀念館。最後,文中提到了當地的美食以及其他遊覽景點,是前往四國旅遊的絕佳參考。
Thumbnail
2024/07/09
《搖曳露營△》第二季聖地巡禮來到第二天。早上一覺醒來果然窗外還下著大雨,但就在出門前露出了陽光與青空!澤田公園、三四郎島、堂島公園、西伊豆天際公路、達磨山等地質景點就此一一展開。
Thumbnail
2024/07/09
《搖曳露營△》第二季聖地巡禮來到第二天。早上一覺醒來果然窗外還下著大雨,但就在出門前露出了陽光與青空!澤田公園、三四郎島、堂島公園、西伊豆天際公路、達磨山等地質景點就此一一展開。
Thumbnail
2024/07/09
日本知名的生活風格動畫《搖曳露營△》不但用輕鬆悠閒的步調擄獲了不少粉絲的心,精細且參照現實景點的背景更讓不少人按圖索驥,尋找故事主角們待過的風景。自從動畫播出之後,我便收集了許多資料來策劃聖地巡禮,終於在今年五月得以抽出兩天出發!這次聖地巡禮的目標是第二季劇情的高潮,也就是主角群們的伊豆地質巡禮。
Thumbnail
2024/07/09
日本知名的生活風格動畫《搖曳露營△》不但用輕鬆悠閒的步調擄獲了不少粉絲的心,精細且參照現實景點的背景更讓不少人按圖索驥,尋找故事主角們待過的風景。自從動畫播出之後,我便收集了許多資料來策劃聖地巡禮,終於在今年五月得以抽出兩天出發!這次聖地巡禮的目標是第二季劇情的高潮,也就是主角群們的伊豆地質巡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Thumbnail
廣島呉市(KuRe)被瀨戶內海圍繞,孕育成重要的海事基地,日本最大的傳奇戰艦「大和號」就是在這邊製造。隨著電影《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這個城市逐漸吸引觀光客前來朝聖。吳市有著日本海軍的歷史、有名的日本自衛隊和海軍咖哩,還可以深入潛水艇內部,一窺海軍的生活日常!最推薦的行程絕對是戰艦巡禮。
Thumbnail
廣島呉市(KuRe)被瀨戶內海圍繞,孕育成重要的海事基地,日本最大的傳奇戰艦「大和號」就是在這邊製造。隨著電影《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這個城市逐漸吸引觀光客前來朝聖。吳市有著日本海軍的歷史、有名的日本自衛隊和海軍咖哩,還可以深入潛水艇內部,一窺海軍的生活日常!最推薦的行程絕對是戰艦巡禮。
Thumbnail
我對原爆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小說《一千隻紙鶴》跟歷史課本。實際踏上廣島這片土地,處處都是原爆留下的痕跡。有幸走訪這座充滿歷史傷痛的城市,在原爆發生近80年後,原爆遺址與平和記念公園仍吸引世界各地的人,隨處可見「平和」(平和)標語,提醒世人戰爭的可怕,世間太平彌足珍貴。
Thumbnail
我對原爆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小說《一千隻紙鶴》跟歷史課本。實際踏上廣島這片土地,處處都是原爆留下的痕跡。有幸走訪這座充滿歷史傷痛的城市,在原爆發生近80年後,原爆遺址與平和記念公園仍吸引世界各地的人,隨處可見「平和」(平和)標語,提醒世人戰爭的可怕,世間太平彌足珍貴。
Thumbnail
沖繩是一個充滿自然美景和文化遺產的島嶼,吸引了無數遊客。本文介紹了首里城、美麗海水族館、國際通、萬座毛等20個必訪景點,讓你在探索沖繩的過程中體驗歷史、自然和現代的完美結合。 首里城 首里城特色 首里城是沖繩最具代表性的歷史遺址,曾是琉球王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首里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
Thumbnail
沖繩是一個充滿自然美景和文化遺產的島嶼,吸引了無數遊客。本文介紹了首里城、美麗海水族館、國際通、萬座毛等20個必訪景點,讓你在探索沖繩的過程中體驗歷史、自然和現代的完美結合。 首里城 首里城特色 首里城是沖繩最具代表性的歷史遺址,曾是琉球王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首里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
Thumbnail
2023年冬天到軍港聖地橫須賀,搭船以軍港巡遊欣賞美日現代船艦,吃一頓美味的海軍咖哩。
Thumbnail
2023年冬天到軍港聖地橫須賀,搭船以軍港巡遊欣賞美日現代船艦,吃一頓美味的海軍咖哩。
Thumbnail
沖繩位於日本本土南方的琉球群島中,是琉球文化的發源地。沖繩具有天然風光與獨特傳統文化,吸引不少台灣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造訪。沖繩一整年都很適合前往遊玩,夏天可以到美麗的海灘玩水,進行許多海上活動,如浮潛、潛水等,而秋冬來此,非常推薦可以試試看沖繩溫泉,來趟沖繩溫泉住宿、沖繩溫泉度假之旅。 沖繩
Thumbnail
沖繩位於日本本土南方的琉球群島中,是琉球文化的發源地。沖繩具有天然風光與獨特傳統文化,吸引不少台灣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造訪。沖繩一整年都很適合前往遊玩,夏天可以到美麗的海灘玩水,進行許多海上活動,如浮潛、潛水等,而秋冬來此,非常推薦可以試試看沖繩溫泉,來趟沖繩溫泉住宿、沖繩溫泉度假之旅。 沖繩
Thumbnail
沖繩海景住宿、沖繩海景度假飯店推薦有哪些?沖繩是日本唯一屬於亞熱區地帶的城市,氣候溫暖四季如春,位於日本最南端,從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韓國等地區都能直飛沖繩那霸機場。沖繩不僅有世界最大的水族館,還能親自潛水欣賞美麗的珊瑚礁與熱帶魚,也有很多歷史文物可以參觀,沖繩本島從北部到南部都有值得探訪
Thumbnail
沖繩海景住宿、沖繩海景度假飯店推薦有哪些?沖繩是日本唯一屬於亞熱區地帶的城市,氣候溫暖四季如春,位於日本最南端,從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韓國等地區都能直飛沖繩那霸機場。沖繩不僅有世界最大的水族館,還能親自潛水欣賞美麗的珊瑚礁與熱帶魚,也有很多歷史文物可以參觀,沖繩本島從北部到南部都有值得探訪
Thumbnail
1923年9月1日中午,日本關東地區發生大地震,房屋倒塌引發火災、一發不可收拾,關東地區陷入癱瘓。此時,鄰里相傳的耳語與多家報紙,出現朝鮮人縱火與在飲水中投毒的傳言,右翼勢力藉由民間組成的自警團,在眾多地區採取捕殺朝鮮人的行動,中國移民也是攻擊對象,若干案例甚至是軍警直接介入,趁機打擊左翼團體。
Thumbnail
1923年9月1日中午,日本關東地區發生大地震,房屋倒塌引發火災、一發不可收拾,關東地區陷入癱瘓。此時,鄰里相傳的耳語與多家報紙,出現朝鮮人縱火與在飲水中投毒的傳言,右翼勢力藉由民間組成的自警團,在眾多地區採取捕殺朝鮮人的行動,中國移民也是攻擊對象,若干案例甚至是軍警直接介入,趁機打擊左翼團體。
Thumbnail
丸木位里是廣島人,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位里擔心家人的安危,夫婦倆從關東趕回廣島,親眼看到原爆後的人間慘況,開始構思創作《原爆之圖》。大江健三郎的《廣島札記》,引用了兩人創作的繪本《Pikadon》之圖畫作為插圖。《原爆之圖》系列的創作從1950持續至1982年,共完成15部,是大幅的屏風式連作。
Thumbnail
丸木位里是廣島人,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位里擔心家人的安危,夫婦倆從關東趕回廣島,親眼看到原爆後的人間慘況,開始構思創作《原爆之圖》。大江健三郎的《廣島札記》,引用了兩人創作的繪本《Pikadon》之圖畫作為插圖。《原爆之圖》系列的創作從1950持續至1982年,共完成15部,是大幅的屏風式連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