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見的驚喜:溫柔背後的反差
第一次見到 Enid,我腦中冒出的形容詞是「溫柔」。 她有著柔軟的長髮、帶著波浪的弧度,說話慢條斯理,身材嬌小,舉手投足都像一位氣質娟秀的鄰家姐姐。 直到後來,她不經意提到自己曾任外商法務經理的過去,我才驚訝地發現,這位看似小女人的朋友,背後藏著令人敬佩的專業與氣場。
這份反差,讓我對她的故事充滿好奇。
一個看起來溫柔細膩的女人,如何在職場與人生裡,一次又一次鍛鍊出底氣? 當我們坐下來談時,她說出了自己 20 年來的心路歷程——一段關於勇氣、選擇與自我覺察的故事。

Enid
💌 一段孤獨卻堅定的旅程
Enid 的故事,要從她成為母親的那一年開始。 那時,她在懷孕期間,做了一個重大決定——獨自飛往異國生產。
「我的想法很單純,只是想給孩子多一個選擇的機會。」她說。
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多一條退路。那一年,她挺著八個月的孕肚踏上飛機,離開熟悉的家鄉與朋友,迎向未知的生活。
在異鄉的日子並不容易。她不認識任何當地的媽媽,周圍都是陌生的面孔。夜深人靜時,孤單的情緒總會湧上心頭。
「那時候,我就念經、看柯南,陪自己度過每一個安靜的夜晚。」 這段經歷,成了她母親角色的第一課——為了孩子,我們可以撐下去。
🌿 底氣是經歷磨出來的
在成為母親之前,Enid 對小孩並沒有太多憧憬,甚至曾覺得自己不適合當媽媽。 但孩子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她對「母親」的定義。她不願複製上一代以犧牲、委屈換取家庭安穩的模式,而是努力學會「傾聽」和「平等對話」。
這種思維,也延伸到她的職場生涯。
Enid 的專業背景是法律與風險管理,在職場上,她用這兩者當作底線與指南針。 「外表溫柔,不代表沒有原則。底氣不是天生的,而是一次次經歷磨出來的。」
她曾遇過面試時被質疑:「你這麼嬌小,能處理那些難纏的合作夥伴嗎?」
也曾在公司人手全數離職、只剩她一人時,挺身向高層爭取資源。 這些經歷讓她明白,真正的底氣,不是迎合別人換來的,而是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有勇氣堅持。
50 歲以前,她是典型的「打工族」,偶爾必須壓抑自己、配合環境;50 歲之後,她開始創業,將過去的經驗全部轉化成推動自己前進的力量。
「溫柔且堅定」成了她最真實的樣貌。
✨ 愛自己,是女人最深的底氣
Enid 在訪談的最後,聊到一個我非常喜歡的觀念——愛自己,才能活得有底氣。
她說,很多女性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肯定上,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事——自己怎麼看待自己。
「當你迷惘時,試著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告訴自己:我很好,我值得好好被對待。」
這是她送給所有女性的行動建議,也是她在無數經歷後,最真誠的領悟。
聽到這裡,我忍不住想起我們《女人四十》的精神——
我們都曾在生活的洪流裡迷失、懷疑自己,但只要我們願意看見自己的價值,願意給自己溫柔的力量,就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Enid 用她的人生證明,小女人的外表,可以有大女人的靈魂;而溫柔,從來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最深沉的力量。
如果你現在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許可以試著用 Enid 的方式,給自己一個對話的機會。
在鏡子前,看著自己,輕輕地說: 「我很好,我值得被好好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