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基礎 4/ 6 | 線性回歸教 AI 懂你的選擇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AI 的智慧,不是從預測開始,而是從找路開始。人工智慧的故事,可以追溯到電腦誕生之前。圖靈的「圖靈機」開啟了可編程計算的時代,讓同一台電腦能解決不同問題。1956 年,約翰·麥卡錫在達特茅斯會議上提出 AI 的核心假設:智慧可以拆解成精確步驟,讓機器模擬。

想像你走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沒有導航,每個路口都像一場選擇題:往左可能更快,往右也許更安全,直走則像在賭運氣。這種找路的過程,正是 AI 面對複雜問題時的思考方式,它必須在龐大的可能性中找出最佳路徑。AlphaGo 在圍棋中面對的棋局數,比宇宙的原子數還多(10^170 對 10^80),但它並不嘗試所有可能,而是透過搜尋演算法與啟發式剪枝,專注於最有潛力的步數。這種方法不僅能讓 AI 在棋盤上獲勝,也能在自駕車的交通流中、醫療診斷的病症判斷中迅速縮小選項範圍。

然而,找到路只是第一步。如果自駕車已選好最佳路線,下一步就是估算抵達時間;醫療 AI 鎖定治療方案後,也必須預測康復天數。這時,另一種工具登場了:線性回歸,AI 用它將經驗與數據轉化為對未來的推測。


數學與項目的結合

線性回歸是一種將特徵(features)轉化為結果(prediction)的數學方法,就像把運動量、飲食、年齡這些變數轉換為卡路里消耗、健康風險等預測結果。它的核心原理很直白:找到一條誤差最小的直線(最佳擬合線),用來描述數據間的關係。

Fitbit,一款可穿戴健康裝置,便利用線性回歸,根據用戶的心率、睡眠、活動量來預測睡眠品質,準確率可達 85%。Fitbit 於 2007 年創立,2021 年被 Google 收購,如今已不只是計步器,更是結合數據分析的健康管理平台。 不只是數學公式,成功的預測還依賴正確的項目設計與數據管理。

以健身 App Noom 為例,它鎖定目標(如減重進度)、確保數據完整,然後用線性回歸進行預測,並透過迭代優化模型,將用戶留存率提升了 15%。這就像 AlphaGo 的搜尋演算法幫你找到路,線性回歸則告訴你什麼時候能到。


邁向進階的看懂與推薦

當搜尋演算法與線性回歸結合,AI 不僅能在棋盤上贏棋,也能在現實中幫你省時、省力。亞馬遜用搜尋演算法優化物流路線,每年節省約 1 億升燃料;Netflix 則利用線性回歸與其他模型預測觀眾的觀看時間,推送更合口味的內容。醫療影像分析中,AI 先用搜尋技術鎖定異常區域,再透過線性回歸預測疾病發展風險。

但當數據變得更龐大、更複雜,單一的直線已無法捕捉真實世界的多變脈動。下一篇,我們將走向 AI 的進階視覺與推薦系統,如何讓 AI 看懂世界,並結合推薦演算法,塑造你的觀影、購物與生活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想想 | Thoughtstream
4會員
130內容數
想想,陪你一起理解世界的節奏。 聚焦於半導體、人工智慧、能源、量子科技與虛擬貨幣, 結合最前沿的學術研究與全球產業觀察, 幫助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快速看清知識的脈絡, 理解科技如何影響商業與生活。
2025/08/13
AI 從推薦影集到導航路線,貼身預測並優化你的日常選擇。
Thumbnail
2025/08/13
AI 從推薦影集到導航路線,貼身預測並優化你的日常選擇。
Thumbnail
2025/08/12
AI 如數位偵探,透過演算法與資料集辨識模式,精準預測你的需求。
Thumbnail
2025/08/12
AI 如數位偵探,透過演算法與資料集辨識模式,精準預測你的需求。
Thumbnail
2025/08/11
解析人工智慧本質與狹義自動化日常應用場景。
Thumbnail
2025/08/11
解析人工智慧本質與狹義自動化日常應用場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上圖是根據彩色故事腳本生成的照片與草圖。 運用圖生圖的原理,把AI視覺故事腳本的其中一個畫面。擷取出來。 輸入重新繪製這張圖片 AI 會自然根據草圖,重新繪製元素一樣的精細畫面。
Thumbnail
上圖是根據彩色故事腳本生成的照片與草圖。 運用圖生圖的原理,把AI視覺故事腳本的其中一個畫面。擷取出來。 輸入重新繪製這張圖片 AI 會自然根據草圖,重新繪製元素一樣的精細畫面。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求空間中直線參數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求空間中直線參數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