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各位 Mech Muse 的朋友們!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在科幻片中見過的機器人嗎?它們曾是銀幕上的夢,如今卻正以驚人的速度走進現實。尤其在 CES 2025,家用機器人成了全場焦點,而其中最閃亮的明星之一,就是來自三星的「野心之作」。今天,就帶你拆解三星的機器人版圖,看看他們如何從家中的可愛小幫手,一路邁向高階人形機器人的未來!
一、Ballie回歸:顏值與智慧並存的居家AI夥伴
2020年初登場的球型機器人 Ballie,在CES 2025捲土重來,這次不只是可愛,它已經進化成真正的智慧管家。- 功能全面升級:新款Ballie搭載前後雙鏡頭與 1080p 內建投影機,能將互動按鈕投射到牆面或桌面,甚至能邊投影邊與你視訊通話。
- 設計破解「外形魔咒」:RMIT 機器人專家 Dr. Timothy Wiley 指出,球型設計讓Ballie避開人形與動物型機器人常見的市場尷尬,既不會太像玩具,也不會有壓迫感。
- 智慧互動升級:結合 Google Gemini 與三星自研語言模型,Ballie能讀取聲音、影像、環境感測數據,並即時調整行為,幫你控管家電、提醒行程、甚至給你健康建議。
首波上市將鎖定韓國與美國,時間就在今年上半年。

Photo: Samsumg Yotutube
二、人形機器人戰略:投資Rainbow Robotics,直攻高端市場
三星可不滿足於家庭助理,他們正將觸角伸向更具挑戰性的人形機器人領域。
- 控股關鍵玩家:持股韓國 Rainbow Robotics 至35%,成為最大股東。該公司由KAIST團隊創立,以韓國首款雙足人形機器人「Hubo」聞名。
- AI與機械的雙引擎:三星的AI與軟體優勢,結合Rainbow的機械技術,將催生能理解複雜指令、靈活應對多變環境的人形機器人。
- 內部應用先行:未來將用於三星的製造與物流自動化,並成立直屬CEO的「未來機器人辦公室」,由創辦人之一 Dr. Jun-Ho Oh 擔任顧問。
- 能源突破:與現代汽車集團合作開發高性能固態電池,目標讓機器人續航時間翻倍以上,解決人形機器人的電力瓶頸。
三、賦予機器人「AI之眼」:視覺與感測技術布局
三星有望成為機器人視覺系統的領導供應商。
- 硬體與AI雙優勢:憑藉Galaxy手機的相機感測器與影像識別AI,三星能為機器人提供「看見」與「理解」世界的能力。
- 市場新成長點:當智慧手機相機市場漸趨飽和,機器人應用將成為三星的新藍海。
四、AI普及化願景:智慧生活的無縫連接
三星的目標不只是賣機器人,而是打造一個AI貫穿生活的生態系。
- 家庭AI平台:透過SmartThings環境感測,讓家電根據使用者行為自動調整,如你睡著時自動關燈、吹頭髮時啟動掃地機器人。
- 跨場景延伸:應用到零售、學校、交通等領域,例如與現代合作,幫助駕駛尋車、規劃最佳充電時間。
全球競爭激烈:60兆美元藍海的搶位戰
人形機器人市場在十年內預計飆升至 60兆美元,各大科技巨頭早已入局:
- Tesla:Optimus機器人2025年低量產,2026年推向商用市場。
- Hyundai:收購Boston Dynamics,與Toyota合作推進通用型人形機器人。
- NVIDIA:推出針對機器人的AI平台Cosmos與Jetson Thor。
- LG Innotek:洽談成為Figure AI與Boston Dynamics等公司的相機模組供應商。
- 中國勢力:優必選與比亞迪合作開發專用電池。
結語:三星的棋局已經展開
從親民的Ballie到高階人形機器人,三星正以AI、軟體、視覺與製造實力,編織一張覆蓋居家到工業的機器人網。
正如三星CEO韓宗熙所言:「當機器人遇上AI,新的創新將會誕生。」
未來十年,這場戰爭不只關乎硬體性能,更是誰能先贏得用戶的心。
那麼,你會先把Ballie帶回家,還是等人形機器人來幫你煮咖啡? 歡迎在下方留言聊聊你的選擇。
Stay curious, keep expl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