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各位 Mech Muse 的讀者們,我是你們的機甲繆思!
轉眼已是 2025 年盛夏,全球科技圈依然暗潮洶湧,尤其在人形機器人的戰場上,可說是熱度狂飆。今天,我們要聚焦一個來自韓國科技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重磅故事——直屬 CEO 的「未來機器人辦公室」。這個新成立的單位,不只是三星的創新部門,更可能是加速全球人形機器人革命的「燃料室」。
💡 從入股到控股:三星的快狠準佈局
故事要從 2023 年說起——當時,三星首次向韓國機器人公司 Rainbow Robotics 投資 868 億韓元(約 5,900 萬美元),拿下 14.7% 的股份。今年 2 月,三星依照既定計畫,再豪擲 2,670 億韓元(約 1.81 億美元),將持股直接拉升到 35%,Rainbow Robotics 從此成為三星的子公司。這已經不只是財務投資,而是一次戰略性的深度綁定,背後的目的很明確——全速推進人形機器人的研發與商業化。

圖:Rainbow Robotics 開發出的韓國第一台雙足行走機器人「Hubo」
🧠 「未來機器人辦公室」:三星的創新作戰室
接手 Rainbow Robotics 後,三星迅速啟動全新戰略核心——「未來機器人辦公室」。它的特點是:
- 直通 CEO:辦公室直接向三星執行長報告,任務單純卻宏大——開發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下一代機器人,打造三星的未來增長引擎。
- Dr. Jun-ho Oh 領軍:Rainbow Robotics 創辦人、KAIST 榮譽教授 吳俊浩(Jun-ho Oh)博士,出任顧問兼負責人。他是韓國第一台雙足行走機器人「Hubo」的幕後推手,如今將為三星的人形機器人計畫注入頂尖研發與產業洞察。
- 衝刺「機器人基礎模型」:今年 6 月,韓國科技部啟動「自主 AI 基礎模型發展計畫」。三星不僅積極爭取參與,更接洽首爾大學與 KAIST 組成研發聯盟,目標是開發專為機器人打造的 RFM(Robot Foundation Model)——讓機器人具備更高自主學習與決策能力。
- 軟硬體整合 + 全球推進:三星計劃把自家的 AI 與軟體能力,和 Rainbow Robotics 的硬體優勢融合,再藉由龐大的全球銷售網,讓智慧人形機器人走向國際市場。
🌍 全球人形機器人競賽:大國與巨頭的角力場
三星的每一步棋,都放在一個更大的賽局裡:
- 特斯拉 Optimus:瞄準取代人類從事危險與重複性工作。
- 微軟 & OpenAI:將生成式 AI 嵌入機器人應用。
- 輝達 Jetson Thor:專為人形機器人設計的計算平台已在今年上半年推出。
- 現代汽車 & Boston Dynamics:早在 2021 年便綁定合作。
- 中國的戰略目標:2027 年成為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先國。
根據高盛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現今的 60 億美元,在 2035 年躍升至 3,800 億美元。這不再是遙遠的科幻,而是各國與科技巨頭眼前的下一塊戰略高地。
🔮 結語:未來或許比你想像的更近
從資本投入、戰略單位、AI 底層研發,到國際市場拓展,三星的佈局環環相扣、火力全開。當這些元素融合,人形機器人不只是會出現在工廠或展會——它們可能很快就會成為我們的日常「同事」與生活助手。
各位 Mech Muse 的讀者們,你覺得三星的「未來機器人辦公室」和 RFM 計畫,會讓人形機器人提早走進我們的世界嗎?你最期待看到它們在哪個場景中登場?
留言告訴我,讓我們一起描繪這個正快速逼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