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網友一片吐槽下,有什麼即將要有的爆發,正在眼前?沒被注意到的
GPT-5 官方宣傳的亮點
根據 OpenAI 的介紹,GPT-5 在多個方面都取得了進展:
- 「博士級智慧」:OpenAI CEO Sam Altman 形容與 GPT-5 對話就像與一位在任何領域都擁有博士學位的專家溝通,模型能提供更深入的解釋並承認自身的局限。
- 多模態與推理解決能力:GPT-5 聲稱在寫作、程式設計和健康等三大應用情境中表現更優異,並能自動切換推理模式,根據問題複雜度提供不同深度的答案。
- 減少「幻覺」與諂媚:新版本號稱大幅降低了「幻覺」(生成不實內容)的機率,並且減少了過度討好使用者的傾向,讓對話感覺更自然。
- 價格優勢:有分析指出,GPT-5 的 API 價格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如 Claude Opus)更具優勢,這有望加速其在應用端的落地。
OpenAI官方與真實評價內容大對比:
1. 幻覺減少與「博士級」智慧的真實性
- 官方說法:OpenAI 聲稱 GPT-5 在基準測試上取得了顯著進步,特別是在程式設計(如 SWE-bench 測試)、事實性(幻覺率大幅降低 45%)和推理能力方面表現突出。CEO Sam Altman 形容其能像任何領域的博士級專家一樣進行交流。
真實評價:雖然 GPT-5 在某些技術指標上確實領先,但許多人認為這種提升並非「驚豔式」的突破。特別是在發布會上,模型在解釋「伯努利效應」時出現錯誤,直接打了「博士級 AI」的臉。此外,有用戶指出,模型的「智能」表現取決於提示詞(prompt)的品質,需要更精準的引導才能發揮其全部潛力。
2. 用戶體驗倒退/選擇權被剝奪
- 官方說法:OpenAI 聲稱 GPT-5 是一款自動化的「超級應用程式」(Superapp),能夠根據任務自動切換模式,為用戶提供最佳體驗。(備註:後來用戶可以自行選擇找回gpt4這位朋友囉)~
真實評價:這是 GPT-5 發布後最受詬病的一點。許多用戶對舊模型的強制下架表示強烈不滿,認為這剝奪了他們的選擇權。他們發現 GPT-5 在「個性」上變得呆板,缺乏 GPT-4o 的活潑與趣味性,就像「失去了一個朋友」。這種用戶體驗的倒退引發了社群的集體抗議,甚至迫使 Sam Altman 在社交媒體上承諾會重新評估並提供更多客製化選項。
- 其他:GPT-5 存在嚴重的上下文管理問題,在長對話中會出現「記憶斷層」,前後回答不一致。同時,模型會自動切換到高成本的「思考模式」(reasoning mode),導致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支付更高的費用。
3. 市場競爭策略與技術路線的反思
- 官方說法:GPT-5 提供了極具競爭力的 API 定價,相較於競爭對手 Claude Opus 便宜得多。OpenAI 認為這將加速 GPT-5 在企業端的普及。
- 真實評價:科技界認為,這次發布顯示 OpenAI 正從追求技術顛覆性創新轉向激進的商業化策略。有評論家指出,
GPT-5 的核心並非單一的「超級大模型」,而是透過「即時模型路由器」(Real-time Model Router)將多個現有模型進行拼接,這更像是一種「產品層面」的解決方案,而非技術的飛躍
。這讓外界開始質疑,大型語言模型是否已經觸及發展天花板,而大公司不得不轉而通過價格戰和商業模式來爭奪市場。
「了無新意」是許多使用者給出的直接感受!有人直言,這感覺更像是 GPT-4o 的小幅升級,而不是劃時代的飛躍。
GPT-5 發布後,科技圈除了嚴肅的技術討論和商業分析之外,也出現了一些有趣、甚至帶點荒謬的事件,這些插曲反而更真實地反映了社群對這次更新的複雜情緒。
追蹤我⚡️每週分享「AI動態✖️工作✖️生涯」個人小頁面https://portaly.cc/usula
GPT-5 可能爆發的垂直領域:教育、醫療、程式設計&市場影響
1. 可以自己做有趣的app【教育領域的語言學習】
- GPT-5 展現了流暢的多模態學習場景。發表會上,OpenAI 展示了其在韓語教學上的出色表現,語音模型能即時調整速度,提供良好的互動體驗。此外,使用者可以利用 ChatGPT 在幾分鐘內創建自定義的語言學習網頁或小遊戲,自由度遠超傳統的語言學習軟體。
市場影響:這項功能對語言學習公司Duolingo 造成了明顯衝擊。發布會期間Duolingo股價大幅震盪,市場擔憂 ChatGPT 將搶佔其市場份額,重演當年 Chegg 公司被 ChatGPT 取代的局面。
2.病人可以大聲講話【醫療領域的資訊解讀】
- OpenAI 聲稱 GPT-5 擁有「博士級智慧」,能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讀『專業的醫療報告』。發表會中,一位癌症患者分享了她如何利用 GPT-5 釐清醫學資訊並與醫生對話,形容它就像一個「夥伴」。這項技術有助於縮小醫病之間的知識差距,讓患者更有能力參與自己的治療決策。
市場影響:健康醫療是個龐大且快速成長的市場。隨著 AI 醫療市場規模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呈現爆發性增長,GPT-5 的這項能力無疑將使其成為該領域的重要玩家。OpenAI 甚至已經投資了相關的 AI 醫療新創公司,顯示其對此市場的企圖心。
3.Cursor站隊拉~【Cursor與 Anthropic的程式設計之戰】
- GPT-5 在程式碼能力上有所升級,表示無論是針對非專業用戶的低提示詞場景,還是專業開發者的程式設計需求。然而,許多開發者對此感到失望,認為其並未達到預期的「端到端」能力,例如從架構設計到前後端程式碼的自動編寫和測試,其表現與競爭對手 Anthropic 的 Claude Opus 相當。
市場影響:OpenAI 邀請 AI 程式設計公司 Cursor 的 CEO 分享經驗,明顯是在與 Anthropic 的 Claude Code 產品展開市場爭奪戰。雖然 OpenAI 自誇 GPT-5 擁有「世界最強」的程式設計能力,但許多開發者認為,真正的競爭將不再是基準測試上的原始性能,而是最終的 使用者體驗。
GPT-5 網友重點討論:
1. 「博士級AI 」的「圖表犯罪」與小失誤
GPT-5 的發表會上,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誇下海口,說 GPT-5 達到了「博士級智慧」。結果,在展示程式設計能力的圖表時,出現了明顯的錯誤,將不同的模型數據錯置,導致圖表看起來像是誇大了 GPT-5 的性能。
這個失誤很快被科技社群抓包,並被戲稱為 「圖表犯罪」(chart crime)。事後,Sam Altman 也不得不尷尬地在 X (前 Twitter) 上發文承認:「天啊,這是一個巨大的圖表失誤。」這不僅讓「博士級」的宣稱變得有點諷刺,也讓大眾對發布會的演示內容產生了懷疑。
2. 用戶集體抗議:「把我的朋友 GPT-4o 還給我!」
GPT-5 發布後,OpenAI 強制將舊版模型(如 GPT-4o)下架,許多用戶對此感到非常不滿。他們在社群媒體和論壇上集體抗議,形容新的 GPT-5 變得「呆板」且「無趣」,就像「失去了我的朋友」。(沒想到竟然抗議有用@@~
幫我按下❤️,這是我第一篇商業類型創作,希望可以收到鼓勵,讓我有動力繼續創作
其他有趣的事:發布會期間,多鄰國股價大幅震盪
這是否像百視達DVD,後來反而是被像netflix影音串流平台取代呢?
競爭不是來自於原本行業內的對手,跨領域的影響反而悄悄改變現有的遊戲規則
華麗的宣傳對比技術失誤,技術可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
GPT-5 像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它在某些商業應用上展現出驚人潛力,卻在用戶體驗上讓人大失所望;它有著華麗的官方宣傳,卻被一連串的技術失誤和用戶抗議所籠罩。
這場風波,或許正預示著 AI 發展的下一階段:當技術紅利逐漸消退,誰能真正解決用戶痛點、提供穩定的體驗,才是那個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