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我開始錄音會議,
然後丟進NotebookLM產出逐字稿,再請ChatGPT或Gemini幫我整理總結。
但我很快發現,AI對人名超不熟練,
於是我先給AI一份與會人員名單,它就能根據上下文自動判斷,修正發音相近的人名!
某天跟老闆聊到AI,他建議我:「如果想提升辦公室的AI使用率,可以從分享給同事開始。會議記錄是個不錯的切入點」,這樣大家也能在我沒參與的情況下自己運作。
所以我挑了一份我自己滿意的會議記錄成果,請AI反推出生成這份記錄的Prompt,
然後反覆測試、修改,最終寫出一版堪用的Prompt (目前看來,Gemini的表現比較符合我的預期。)
把整個流程教給同事後,他也成功產出一篇會議記錄 🎉
感想:
「自己用」和「教別人用」,真的很不同。
如果不是為了教人,我根本不會特地想生成這個Prompt,
平常都只會對AI:「請幫我摘要這份逐字稿」,再手動修人名,也沒有固定架構。
雖然這套Prompt還需要優化,但現在已經能幫我修正大部分的人名,還能自動列出每個人的待辦事項,還不錯啦!
Prompt內容:
請依據以下說明,讀取會議錄音的逐字稿,並產生一份結構化的會議記錄摘要。
**一、 逐字稿辨識與修正規則:**
* **人名辨識修正:**
* 依據上下文和會議內容,修正逐字稿中發音相近但可能辨識錯誤的人名(例如:將「小臣」修正為「小陳」)。
* 請優先參考下方提供的「正確人名清單」進行修正。
* 若無法確定,請在該人名旁加上括號註記,例如:「(待確認人名)」。
**二、 會議記錄摘要產生規則:**
* **格式要求:**
1. **主要討論事項與決議:** 條列式呈現,總結各項議題的討論重點與最終決議。
2. **待辦事項:** 以「負責人」為核心進行分類,條列式列出每位的待辦任務、目標及預計完成日期(若有提及)。
3. **結論:** 精簡總結本次會議的重要成果或後續方向。
* **風格要求:**
* **精簡扼要:** 使用簡潔的文字。
* **行動導向:** 待辦事項的描述應清晰、具體,讓負責人能明確執行。
**三、 請提供以下會議資訊:**
* **正確人名清單:**
`[人員A、人員B、或有在會議中提到的人名]`
* **會議逐字稿:**
`[請在此貼上您的會議逐字稿全文]`
---
請開始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