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教同事用 AI 做會議記錄,我寫了個會議記錄Prompt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陣子我開始錄音會議,
然後丟進NotebookLM產出逐字稿,再請ChatGPT或Gemini幫我整理總結。
但我很快發現,AI對人名超不熟練,
於是我先給AI一份與會人員名單,它就能根據上下文自動判斷,修正發音相近的人名!

某天跟老闆聊到AI,他建議我:「如果想提升辦公室的AI使用率,可以從分享給同事開始。會議記錄是個不錯的切入點」,這樣大家也能在我沒參與的情況下自己運作。

所以我挑了一份我自己滿意的會議記錄成果,請AI反推出生成這份記錄的Prompt,
然後反覆測試、修改,最終寫出一版堪用的Prompt (目前看來,Gemini的表現比較符合我的預期。)

把整個流程教給同事後,他也成功產出一篇會議記錄 🎉

感想:
「自己用」和「教別人用」,真的很不同。
如果不是為了教人,我根本不會特地想生成這個Prompt,
平常都只會對AI:「請幫我摘要這份逐字稿」,再手動修人名,也沒有固定架構。
雖然這套Prompt還需要優化,但現在已經能幫我修正大部分的人名,還能自動列出每個人的待辦事項,還不錯啦!

Prompt內容:

請依據以下說明,讀取會議錄音的逐字稿,並產生一份結構化的會議記錄摘要。

**一、 逐字稿辨識與修正規則:**

* **人名辨識修正:**
* 依據上下文和會議內容,修正逐字稿中發音相近但可能辨識錯誤的人名(例如:將「小臣」修正為「小陳」)。
* 請優先參考下方提供的「正確人名清單」進行修正。
* 若無法確定,請在該人名旁加上括號註記,例如:「(待確認人名)」。

**二、 會議記錄摘要產生規則:**

* **格式要求:**
1. **主要討論事項與決議:** 條列式呈現,總結各項議題的討論重點與最終決議。
2. **待辦事項:** 以「負責人」為核心進行分類,條列式列出每位的待辦任務、目標及預計完成日期(若有提及)。
3. **結論:** 精簡總結本次會議的重要成果或後續方向。
* **風格要求:**
* **精簡扼要:** 使用簡潔的文字。
* **行動導向:** 待辦事項的描述應清晰、具體,讓負責人能明確執行。

**三、 請提供以下會議資訊:**

* **正確人名清單:**
`[人員A、人員B、或有在會議中提到的人名]`

* **會議逐字稿:**
`[請在此貼上您的會議逐字稿全文]`

---

請開始處理,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T
1會員
25內容數
嗨嗨!我是YT,是方格子的新手,嘗試將自己的閱讀心得、數位時代的探索心聲及更多內容放在這裡,希望能跟更多人互相交流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你從自動回覆的留言中,串接到了這裡,這是CHATGPT所設定好的記憶技巧,當然有經過我的教導,有我的內容,但也不見得都會全對。就是一個思考的指引,你可以參考看看。 當然他的內容 不是只有勞動法令可以運用,至少會給你三種記憶技巧,你再看一下有沒有適合你的方法。※不過 請注意 其他法條的引用要注意一下
Thumbnail
你從自動回覆的留言中,串接到了這裡,這是CHATGPT所設定好的記憶技巧,當然有經過我的教導,有我的內容,但也不見得都會全對。就是一個思考的指引,你可以參考看看。 當然他的內容 不是只有勞動法令可以運用,至少會給你三種記憶技巧,你再看一下有沒有適合你的方法。※不過 請注意 其他法條的引用要注意一下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