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的國三生劉志強(阿強),厭倦枯燥的課業、師長永無止盡的責罵,唯有在幻想的海底世界,色彩斑斕的熱帶魚,滋養少年索然無味的青春。沒想到陰錯陽差之下,懷抱英雄夢的少年,綁架救援行動不但沒成功,還淪為任人宰割的肉票。混亂的綁票不斷變奏,最後變成出逃到沿海地帶的大冒險⋯⋯
《熱帶魚》為執導《總舖師》、《消失的情人節》的陳玉勳,自編自導、一鳴驚人的電影首作,更榮獲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最佳女配角獎的肯定。今年(2025年)正逢蛇年,這部喜劇片也迎來 30 週年,是時候膜拜轟動武林的巨蛇娘娘了!
【重返九零年代的台灣】
仔細審視《熱帶魚》情節,會發現劇情根本是九零年代社會亂象集大成,有升學主義批判、媒體紛亂、政客作秀、工安危機、公權力腐敗、城鄉差距、兒童綁票等等,卻能將嚴肅的議題濃縮,打造成逗趣的歡樂喜劇。《熱帶魚》前半段宛如社會寫實驚悚片,陰暗色調與犯罪密切掛勾,危機彷彿山雨欲來。直到場景轉到嘉義東石後,逃離冰冷的大都市,色彩變得無比明亮。被聯考逼迫地喘不過氣的少年,有了洗滌身心的契機,在旅途中尋回被壓抑的赤子之心。
以30年後的觀眾角度,《熱帶魚》再現了台灣喧囂的九零年代。解嚴後的社會氛圍,如同脫韁野馬般奔騰急速。在那個極度瘋狂的時代,新聞主播的髮型千奇百怪,芝麻小事都能變為政論主題,傳統的性別框架逐漸鬆動,層出不窮的犯罪包圍左右,失去聯考機會更是如喪考妣,不分世代集體哀號。
【以台味十足的笑料,包裝哀傷的內核】
《熱帶魚》充滿道地台灣味,伍佰的動感歌曲、數以萬計的「中正路」、老式的三合院、路邊攤的美味烤香腸等⋯⋯皆讓人倍感親切。最重要的,還有以文英阿姨為首的脫線綁匪一家,這群台灣影史上最「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展現了台灣民族性的淳樸與樂天,境遇縱使再糟,都不忘心存善良的固執。
《熱帶魚》劇情笑料百出,對白字字珠璣,連篇的國罵不僅不顯粗俗,反倒生猛有力。其中熠熠生輝的要角,非文英阿姨莫屬,連珠炮式飆罵非常過癮。除了讓觀眾津津樂道的名場面——擺著厭世臉的巨蛇娘娘(一看就知道這個女神不好惹),莫忘令無數觀眾拍手叫好的金句:
「愛你去死啦愛!」
根據陳玉勳導演分享,這句襲捲各大迷因的台詞,是文英阿姨的即興演出,果然是威力十足的「魔法阿媽」[1]啊!
不過,在笑鬧詼諧的糖衣下,《熱帶魚》內核是滿滿的酸澀。可謂天方夜譚的綁票計畫,背後承載的,卻是小人物渴望擺脫階級複製、從底層爬升的幻夢。不論是慶仔若有所思的臉部特寫,終日淹水的三合院,無聲地做著家務勞動的阿娟⋯⋯電影在喧鬧之餘,適度保留了靜默時刻,讓微微的哀愁發酵。
【童心少年的成長之旅】
戴著助聽器的阿強,暗示了他與現實世界的格格不入;習慣優渥生活的道南,遲遲不見富商父親拿贖金換兒子的寶貴性命。綁匪們做著遙不可及的發財夢,阿強和道南沉醉在沙羅曼天王的超人夢,命運將這群來自四面八方、被社會放逐的邊緣人,湊在一起相互取暖,卻也創造難忘的夏日回憶。
想像力豐富的阿強不同於好友,仍保有童心未泯的純真。突如其來的綁架,變相成為苦悶聯考生的悠遊假期,得以拋開體制的束縛,在沙灘上恣意嬉戲,遨遊繽紛的海底世界。正如他的助聽器失去電力,需要「充電」才能運作。
「人生的路很長,光有夢想是走不動的,你應該好好珍惜你現在的一切。好好加油!面對你該走的路吧!」
然而,人生不可能永遠是盛夏,阿強仍須面對逃避的一切,學習長大成人。這段意外之旅,讓少年脫離舒適圈,見識到另種世界的殘酷面貌,懵懵懂懂地獲得新的啟發。但美夢總能持續傳承,與阿強同行的道南繼承「夢想家」的位置,每個愛做夢的人,內心都有一條能翱翔天際的神奇熱帶魚,擺脫現實的貧瘠。
【經典總是歷久不衰】
回首《熱帶魚》,會發現片中許多元素,延續到陳玉勳過後的作品。例如「感情放一邊」檳榔攤、神龍不見首尾的「阿輝老大」,在《總鋪師》一樣有出現(只是將「阿輝老大」換成神秘的「月霞」)。而《熱帶魚》這部30年前的喜劇,現在看依然不過時。經典總是有歷久不衰的魔力,既讓人捧腹大笑,又能笑中帶淚。
經典還能衍生另類魅力,巨蛇娘娘仍會不定時在社群顯靈,「愛你去死啦愛」搭配文英阿姨嫌棄臉的梗圖永遠萬用。即使沒有華麗特效,光靠出色的劇情及演員,就能擄獲不同世代觀眾的心。歷經30年的考驗,相信《熱帶魚》依舊漫游於每位影迷心中,無可取代。
[1] 1999年上映、由王小棣執導的台灣動畫片,為文英阿姨另一部經典代表作。
☆註記:
△原文2025年4月15日刊登於電影神搜(因應2025年金馬奇幻影展&《熱帶魚》上映30週年),因電影神搜於2025年12月31日關站,故將文章搬遷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