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兩週,除了整理老爺工作產生的資源回收物之外,瀕臨過保固期的四肢(遲鈍、無力、無法持久的勞力狀態),還是勇敢地面對主臥室跟山一樣高且滿的陽台。
一來我希望陽台不是儲物空間,二來這裡的光線比廚房陽台好,也沒有油煙味的問題,最適合曬衣服曬被子不曬恩愛😆;其三是朋友送貓女兒的跳台打算安置在這,讓牠曬太陽的最佳位置。雖然牠手術後更喜歡黏在媽媽身邊。
也起心動念想著:「有沒有可能在此的窗外懸掛幾盆綠植?總覺得家裡少了小綠綠,似乎少了什麼?想吟詩作對少了些氛圍。」從幾十坪四樓透天厝搬來北高大樓(約50坪),我們家已經割捨不少物品。接下來的割捨便是快到割肉的階段。有了歲月的痕跡,儘管孩子大了,那些成長的紀錄🗒️我與老爺年輕不再,仍有餘情未了的不情願。
2021年10月中入住。在2022年農曆春節前,為了小姑一家大年初二要回娘家,硬是咬牙把滿滿的客廳清空出來。東西呢?能轉送的送,能丟的再丟;多數送給有資源回收的人。
同年六月第一次新冠確診,休養很久,仍有氣無力。加上父親也在六月底離世,我低落了很長一段時間。
2023年六月再次確診,身體像崩盤式墜落。2024年六月母親離世。7月底颱風夜浴室滑倒骨折開刀,足足躺了近三個月。為了不讓老爺兒子為我操心,我小心謹慎地練站練走路。別人的一步,我要分成幾個小步。
今年三月初去迪卡儂陪兒子購物,換左腳在排水溝踩空。因為骨質疏鬆,左腳趾頭前兩根骨頭斷裂(醫生要我做震波療法,不用上石膏)。
這幾年的領悟是:常常有些事情總會希望可以盡快前進到理想的進度,卻是差臨門一腳。我也反思:「老天爺給的暗示是什麼呢?」
從我家開始領養狗狗,老大營區救了浪貓回家,全家人的耐心變多了,也變得更柔軟,更能有包容力。
這條復健之路雖然挫折很多,他們展現出來的包容、體諒和照顧,是我覺得很欣慰與感恩的地方。我接收到滿滿的愛❤️
從小自己就不喜歡讓自己掉進地獄般的低潮。哪怕失戀時,像是被世界拋棄!我只給自己哭三天,然後挺身前進。與生俱來,沒有經過誰來教導我。原因?只覺得沒道理要自己一直陷入悲傷,或者執著於灰色的情緒中。當然,我也不會假裝快樂,那太扭曲了。
我不假裝自己快樂,但我不喜歡不快樂。
意外觀察到家中3+1男生的韌性,我默默地感謝這一切。說到這,大概有人以為我瘋了吧!那些點滴事蹟,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我也不知道自己可以什麼時候完成陽台清空的目標。總是試著動手,才能到達想到達的目標。期待那裡擺上新洗衣機、乾衣機、貓跳台;種上小花小綠。
你看到此文的時候,不忘給我一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