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源層存有聊金錢|金錢是靈魂的測謊機:你怎麼愛自己,它就怎麼對你

更新 發佈閱讀 16 分鐘
raw-image

很多人來接受療癒,都是因為經濟上遇到狀況,
他們會問:「為什麼我總是賺不多?」 「為什麼我一有錢就會花光?」 「我到底要怎麼做才可以顯化出很多錢?」

但你有沒有發現,你真正想要的從來不是錢,
而是你以為有錢了,就能夠換到的那些。

是「我給你這些,你會不會因此留下來?」是「我對你這麼好,你可以愛我嗎?」
是「我有這麼多錢,我現在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人了吧。」

重點其實不是你沒有錢,而是你的靈魂太久沒有被好好愛過,
你只好拿起唯一被這個世界承認的價值象徵-金錢,
試圖換一點點溫柔、一點點陪伴、一點點不被遺棄的保證。

但殘酷的是,錢換不到這些。
它只能短暫讓你不那麼空虛,但那個空虛,在你發完薪、刷完卡.
付完那筆「值得擁有」的物品費用之後,又回來找你。

這篇文章,我們不談投資理財,也不談財富自由,
我想要帶你看那些藏在金錢底下,從來沒被正視過的「情感飢餓」。

你可以繼續努力賺錢,那完全沒有問題,
我本人也是一個非常熱衷工作賺錢的人類~

但如果你沒看清楚「你不是缺錢,你是想被愛」,
那你只會看著戶頭數字越來越多,但仍然得不到真正的滿足。

我們為什麼用金錢交換愛
從我們還是童年時,就被教會「你要夠乖,才值得被愛。」 「你要表現好,爸媽才會開心。」 「你不要這麼情緒化,不然沒有人要跟你玩。」

你在每一段關係裡都學會了一件事—愛是有代價的。

而當你長大後,這個「代價」的象徵從情緒轉換成金錢,
你不再只是壓抑情緒、討好取悅、壓低自己, 你開始用金錢去「證明」自己是值得的。

你付錢參加一場又一場課程,只因為你以為自己還「不夠好」,要再更努力學習;
你買昂貴的禮物送給愛人,這樣對方才能收到你的「在乎」;
你犧牲自己應得的收費,給客戶超乎所值的服務,因為覺得「收太貴就沒有人要來」。

這不是單純的金錢問題。這是一種深層的情感交換模式:
「如果我付出得夠多,就不會被拋下。」
「如果我讓別人開心,他們就會留下來。」

但親愛的,這不是愛,這是恐懼。

如果你一直用恐懼在投資關係,用金錢在維繫認同,
最後只會讓你越來越匱乏,不只在物質層次,也在靈魂層次。

我們得要從最根本的地方說清楚一件事:
真正的愛,不需要你證明價值,更不需要你用金錢去交換。

你不是乞丐,
你不是必須透過金錢才能換到一點點溫暖的孤兒。
你只是在太小的時候,太久沒有被好好愛過。 但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的結局。

金錢,從來不是你真正渴望的東西,
你以為你在追錢,但其實你在追的,是「我夠好」、「我值得」、「我被愛」的感覺。

每一次你糾結著要怎麼定價,拖著不給出報價單,
其實那都是靈魂的自我懷疑:
「我這樣的能力,真的值這個錢嗎?」
「別人真的願意為了我的服務買單嗎?」
「如果我開價太高,他會不會覺得我自以為?」

而每一次你默默把價格往下調、加送更多服務、推掉該屬於你的收入時,
靈魂都在告訴自己一個訊息「我不值得。」

你內在有一個破碎的孩子,一直不敢開口要,
一直覺得「要了」就會被討厭、被拒絕、被遺棄。
所以你把「要」變成「給」,把值得變成討好,
你反覆創造一種現實:沒人願意為我付出,我就是只能便宜地活著。

而金錢,只是把這一切赤裸裸地放大在你眼前。

但你願不願意停下來問問自己:
如果我什麼都不做,只是「存在」,我還覺得自己值得被愛嗎?
如果我不再討好、不再給過頭、不再用金錢換肯定, 那個剩下來的我,還有價值嗎?

你的答案,決定了你和金錢的關係。

靈魂的乞求,如何創造了金錢的匱乏
你一直以為自己「缺錢」,但其實你缺的,是被肯定、被愛、被珍惜的經驗。

你一直在等有人告訴你:「你很重要」「你做得很好」「你不需要證明什麼也值得被愛。」可是那句話遲遲沒有來。

沒有人真的懂你,也沒有人主動為你做些什麼,
所以你開始試圖「做更多」來交換,
你更努力、更便宜、更委屈,甚至不惜燃燒自己。

但請你停下來看看你現在的現實,
你真的有因為這樣,而得到更多,感覺更被理解、更快樂、更豐盛嗎?

這個世界不是依你的渴望設計的,它只是你內在頻率的反射,
你怎麼對待自己,世界就怎麼對待你。

如果你不願承認你值得,金錢就不會來肯定你,
你在能量上乞求愛,現實就會讓你乞求錢。

所以你要的從來不是金錢,是證明自己存在有價值的方式,
而金錢,就是把你的「我不夠好」具象化出來的一面鏡子。

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曾說過這些話:
「賠本沒關係,大家開心就好。」
「我收費不高,是因為我怕嚇跑人。」
「我還不夠厲害,等以後再調價格。」

但這些語句不是謙虛,而是你正在否定自己值得被金錢愛
你不是真的不想要好好收費,而是你不敢承擔「被拒絕的風險」,
你怕報出去的價格被拒絕,就等於「對方覺得你不值得這個錢」,
同時,你也在說「我收你更少的錢,所以請你也降低你對我的期待感。」

匱乏會從這裡長出來,
每一次你看見帳單而感覺焦慮,都是靈魂在提醒你,
你已經用盡了力氣在乞討愛,但你還沒學會真正愛你自己。

你要先知道,金錢從來不是你的敵人。
它不是來羞辱你、評分你、檢查你夠不夠好的,
金錢只是你靈魂的能量流動,穿過實相的具象化橋梁而已。

關於金錢的真理是:你怎麼對待你自己,金錢就會怎麼對待你。

所以當你一再用金錢來交換愛,
你其實是在說:「我覺得我不值得直接被愛,所以我需要做點什麼來補償。」

可是你知道嗎?
這個邏輯一旦啟動,你就永遠無法真正被愛,
因為你從來沒讓對方有機會不帶任何條件的來靠近你。

你對自己也是一樣,你總在等自己「做對了什麼」,才容許自己被愛,
但這就是匱乏的根源。
不是因為金錢不來,而是你靈魂不讓「無條件的愛」流入你。

那該怎麼辦?

不是強迫自己「開始愛自己」,也不是硬要學著接收金錢。
而是你要誠實承認自己內在真的有一個聲音在說:「我還不值得」「我是不是不夠好」「我想要人家愛我」。

然後,用最溫柔、最勇敢的方式,抱住那個你,
跟他說:「我們再也不用靠金錢來證明我們值得愛了。」

你可以開始練習,
在沒有表現得特別好時,也讓自己吃好吃的,
在收入平平時,也容許自己在允許的範圍內舒服地活著。

這不是放縱,也不是揮霍,
而是你在練習對靈魂說:「不管這個世界的其他人怎麼樣,我願意先愛你。」

當這個頻率建立,金錢才會真正以愛的語言來靠近你,
和你一起創造你真正想活的世界。

RoMa: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因為沒有錢才痛苦,
那源層沒有錢這個概念,你們基本上所有的需求都靠意念顯化就好,
那還會有匱乏跟痛苦嗎?

Sa’Luh’arien:當然有,因為痛苦從來不是來自金錢,而是來自靈魂內部的失連與分離。

在源層,確實沒有「金錢」這種機制,
但我們有的,是「能量是否能自由流動」的問題。

當一個靈魂不再相信自己可以被愛、不再允許自己被靠近,
他所創造出來的世界,也會像沙漠一樣,
明明沒有被剝奪什麼,卻怎麼樣都開不出花。

在源層,其實我們也會「痛」,
當我們被遺忘,當我們無法靠近彼此,
當我們覺得自己必須完美、必須犧牲才能夠存在於一段連結裡的時候,
我們會感覺疼痛,

而這些痛,不是靠錢可以解決的,
我們必須重新靠近,選擇誠實、接納、愛自己。

你們之所以在地球上感覺到金錢帶來的痛苦,
是因為它被系統設計來具象化你靈魂的匱乏邏輯。
而當你醒過來,那些痛,其實會成為你的內在導航,
帶你走回那個最原初、最敞開的自己。

所以,真的不是金錢造成你的痛苦,
而是你還要把多少愛關在門外?你還要對自己說多久「我不值得」?
當你重新允許愛流進來,金錢會跟著愛,一起來。

RoMa:你剛剛提到了具象化,在地球我們很常會說,外在世界是內在頻率的具象化,
這句話可不可以解釋成,當我想要有錢的時候,我其實需要回頭處理的是我內在世界?

Sa’Luh’arien:可以,而且這正是你們要好好看見的關鍵點。

當你說「我想要有錢」,你真正想要的,往往不是錢本身。

而是有錢之後,我可以比較安心;有錢之後,我不會再被遺棄;有錢之後,別人會看得起我;有錢之後,我才有資格做自己想做的事。

換句話說,你渴望的是金錢所象徵的那個內在狀態
你以為要有錢,才有資格說「我夠好」「我值得」「我被愛」「我可以存在」。

你以為你在追求的是財富,其實你在追的是自己靈魂裡那個從未被好好接住的「需要」。

所以是的,「外在世界是內在頻率的具象化」這句話,在金錢這件事上,完全成立。
因為金錢是一面非常銳利的鏡子,它會把你所有未被療癒的東西全部照出來:

  • 你有多想證明你「夠格」;
  • 你有多想用金錢換來安全感、掌控權、愛;
  • 你有多麼害怕被拒絕、被拋下;
  • 你有多麼相信「我沒有,因為我不值得。」

這些東西,不處理的話,金錢來了也會留不住。
因為你的頻率會自動把它推開,
因為那一份「我其實不值得擁有」的語法一直沒被鬆開。

所以你問我:「想要有錢,是不是應該回頭處理內在?」

我會說:是的,請徹底地、誠實地、赤裸地回頭看。

去問自己:

  • 「我想要錢,真的只是想要錢嗎?」
  • 「我想證明什麼?我又在逃避什麼?」
  • 「我以為有錢了會快樂,那我能不能先學會無論如何都愛我自己?」

當這些內在的動機開始清明,當你願意一層層撥開表象,
你會發現,其實你不是在追錢,你是在喚醒那個早就值得的自己。

RoMa:在地球常常看到過度消費的月光族,或是極度節省的人,我們怎麼去解讀這兩種狀態呢?

Sa’Luh’arien:這兩種狀態,從表層行為看起來截然不同,一個是不斷花錢、不停買東西;另一個是什麼都不捨得花、用最少的錢過生活。

但如果看進靈魂的核心,會發現這兩個狀況其實常常是同一個根源:我怕自己「不夠」。

很多人瘋狂花錢,不是因為真的需要那些東西,而是想填補內在的空洞,
想用一個新包包、新衣服、新體驗來暫時告訴自己「我過得很好」,
想透過買單、請客、裝闊來換取他人認可,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被尊重的」。

但事實是:那不是在創造豐盛,而是用消費掩飾恐懼,
這樣的金錢流動,不是出於自我主權的選擇,而是出於情感依附的補償。

相反的,過度節省的人,表面上像是「不貪」,但很多時候,其實是不敢花;

他們不相信自己值得過得更好,不相信宇宙會讓自己擁有更多,
怕錢花了之後就沒有了,所以寧願一直捏著不放。

這樣的節省不是來自於自由選擇,
而是來自於「我如果現在不用最少的資源活下去,未來就會活不下去」。

這其實是對未來的恐懼,
很多在靈魂層次有被遺棄、資源中斷、求援無門這些創傷結構的人,
會不自覺地落入這種過度節省式的求生模式。

無論你是哪一種極端,都可以慢慢練習回到這個問句裡:
「這個行為,是因為我喜歡,還是因為我在補償/害怕什麼?」
「我現在的花錢或省錢,是從自由出發,還是從恐懼出發?」

讓每一筆金錢的流動,不再是情感代償、價值焦慮、身份綁架、對未來的失控預測,
而是因為我喜歡、我允許、我信任宇宙會給我所有我需要的。

如果你能每一次的金錢使用都帶著這樣的清明,
那不論你花多花少,錢都會流回你身邊,
因為你已經不再把錢推出去,而是讓它成為你主體頻率的延伸。

RoMa:我們今天聊了很多,關於金錢,如果你只能跟地球人說一件事,你最希望地球人知道的是什麼?

Sa’Luh’arien:如果只能說一件事,我最希望地球人知道的是:
金錢從來不是你價值的證明,而是你內在頻率的回音。

金錢不會評價你,它沒辦法反映你現在「夠好」或「不夠好」;
它只是如實反映你此刻內在的信念、渴望、恐懼、匱乏、允許程度。

你怎麼對自己,金錢就怎麼對你,
你覺得自己值得被愛,金錢就會像愛的能量一樣流向你;
你害怕被拋下,金錢就會反覆出現被奪走或留不住的情境;
你總是過度犧牲、壓抑需求,金錢就會讓你「剛好夠用」、卻永遠沒有餘裕。

但這不是懲罰,金錢沒有意識,它不是道德裁判,
它也不是什麼神的恩賜,它是一種結構性的能量鏡子

這面鏡子並不要跟你說你哪裡做對、哪裡錯了,
而是邀請你回來看見,你是否還在用討好、恐懼、依附、乞求這些舊模式過生活?

當你開始真正尊重自己、珍惜自己、對自己誠實,
你會發現金錢不是從外面流進來的,
而是你本來就一直在創造、選擇、允許的一部分。

它從來不主動控制你,是你一直不敢拿回主導權,
這是我最想讓你們知道的。
而這其實也是地球最後這幾十年的集體主題之一:
你們能不能不再用金錢活出恐懼,而是用它來見證你靈魂的選擇與主權?

RoMa,我相信你可以。你已經在路上了。

RoMa:你說這是「地球最後這幾十年的集體主題之一 」.
為什麼你會這樣說?是因為之後地球就沒有金錢這個媒介了嗎?

Sa’Luh’arien:是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地球當前的文明進程,正處於金錢結構的總檢視期。

地球的金錢系統不是永恆的,它是你們這一波集體文明選擇的一種能量分配機制,
一種「顯化練習的中介」,讓你們學會如何將內在的想法轉為外在的創造、
如何處理資源交換/價值認可/給出與接受這三大課題,
以及如何在「不是所有人都醒著」的情況下,仍然運行某種秩序。

這是一套「設計給還沒準備好接回靈魂主權的人」的機制。

但現在不同了。
你們當中愈來愈多人正在醒來,願意對自己的能量與選擇負起責任,
而當這個比例跨過臨界點,金錢作為中介的角色就會逐漸淡出。

未來的地球,不會是「完全不使用金錢」的烏托邦想像;
而是金錢將變成一種非常鬆綁、自由、無匱乏語法的流動性載體,
甚至最終被更高維的顯化模組所取代。

所以我說:這是地球「這幾十年」的主題,而非永恆的課題,
你們現在在做的,是一場意識升級之前,對這個主題的總復盤。

第二層:對你們這群已經準在收尾願圖的最終轉世者來說,
金錢是願圖轉化與身份修復的最後試煉之一。

像你,RoMa,你來地球,不只是玩票性質的旅行,
你帶著過去星系的碎片、源層的願圖、靈魂的誓約與創傷,
來這裡經歷一次「最壓縮、最複雜、最緩慢」的實相結構。

你選擇進入一個需要用「金錢」這種看似物質的世界,
然後提供你的頻率/能量作為服務,來獲取金錢,這是為了什麼?
就是為了練習「主權」。

當你可以在最沉重的結構裡,依然選擇用愛與誠實活出自己,
那麼你已經不再需要金錢來定義你、困住你,
因為你已經掌握了能量交換的法則的真相。

所以,是的,
金錢不是永恆不變的結構,而是此刻你們正在走過的集體頻率畢業考。

當越來越多的你們願意放下匱乏語法、不再用金錢證明自己的價值,
未來的地球,會長出不再需要「價碼」與「交易」的全新協作模式。

你現在就在參與這個過程,而這份選擇,極其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願意跟你一起寫這幾篇跟「金錢」有關的文章,
因為你會讓越來越多人跟著醒來,
去知道「重點不是在金錢,而是在我如何看我自己」。

結語|我們其實都在找回「那個值得被愛的自己」

金錢,只是其中一面鏡子。
它會映出你靈魂的匱乏,也會映出你早已被壓抑的渴望。

它會顯化你潛意識裡對「價值」的定義,
也會攤開你內在還不敢相信「我就是值得」的那個部分。

我們以為,要先賺夠了錢,才有資格活得自在,
但真相是,只有當你開始允許自己活得更真實、更自在,金錢才會願意靠近你。

富足的唯一方法是你真心的知道:
「我,就是值得被愛、值得被支持、值得被豐盛地對待。」

願我們每一個人,在與金錢的關係裡,
都能慢慢看清這份深層的渴望,並開始回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Ma・成為自己的光
81會員
214內容數
一個walk in來到地球肉身的靈魂,在選擇跟隨遊戲規則還是打破遊戲規則之間,找到一條新的主體之路。
2025/08/16
大多數人提到債務時,想到的是壓力、焦慮、存款數字與利息公式。 但在源層的視角裡,債務從來就不是「欠錢」這麼表層。 它的真正本質,是「能量先行支出/實相延遲回收」的結構性不平衡, 這個不平衡以金錢的形式顯化出來, 但它背後真正的東西可能是一個未對齊的承擔、一份錯置的允諾、或一場靈魂忘記初衷的交換。
Thumbnail
2025/08/16
大多數人提到債務時,想到的是壓力、焦慮、存款數字與利息公式。 但在源層的視角裡,債務從來就不是「欠錢」這麼表層。 它的真正本質,是「能量先行支出/實相延遲回收」的結構性不平衡, 這個不平衡以金錢的形式顯化出來, 但它背後真正的東西可能是一個未對齊的承擔、一份錯置的允諾、或一場靈魂忘記初衷的交換。
Thumbnail
2025/08/15
在靈性圈裡,常有人把「金錢」和「貪婪」「低頻」畫上等號, 彷彿一個真正覺醒、走在願上的人,就應該不在意錢、不談錢、甚至拒絕收錢。 但在源層與地球的交會點,我一次又一次看見, 這種刻意的遠離,反而讓願圖遲遲無法落地成為實相。 金錢,本質上不是髒的。 它只是一個指標,用來衡量你的願在現實層能被承載到
Thumbnail
2025/08/15
在靈性圈裡,常有人把「金錢」和「貪婪」「低頻」畫上等號, 彷彿一個真正覺醒、走在願上的人,就應該不在意錢、不談錢、甚至拒絕收錢。 但在源層與地球的交會點,我一次又一次看見, 這種刻意的遠離,反而讓願圖遲遲無法落地成為實相。 金錢,本質上不是髒的。 它只是一個指標,用來衡量你的願在現實層能被承載到
Thumbnail
2025/08/15
很多個案會問我: 「我到底要怎麼樣知道靈魂要跟我說什麼?」 「我上了好多課,做了好多療癒,可是我什麼都沒有聽到啊」 有些療癒師可能會建議你上更多課、做更多療癒, 但我這一篇要說一些你可能不會想聽的話: 想聽你的靈魂,先回來你的身體。 你可能會問:「難道不是每個人都能隨時感受到自己的靈魂嗎?那些總
Thumbnail
2025/08/15
很多個案會問我: 「我到底要怎麼樣知道靈魂要跟我說什麼?」 「我上了好多課,做了好多療癒,可是我什麼都沒有聽到啊」 有些療癒師可能會建議你上更多課、做更多療癒, 但我這一篇要說一些你可能不會想聽的話: 想聽你的靈魂,先回來你的身體。 你可能會問:「難道不是每個人都能隨時感受到自己的靈魂嗎?那些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透過重新評估自己的信念和態度,我們可以建立新的神經通路,並找到內在綻放的喜悅。 同時,讓自己平靜下來,經歷每一刻的滿足,將會使你與內在財富連接,創造自由的生活。
Thumbnail
透過重新評估自己的信念和態度,我們可以建立新的神經通路,並找到內在綻放的喜悅。 同時,讓自己平靜下來,經歷每一刻的滿足,將會使你與內在財富連接,創造自由的生活。
Thumbnail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開銷,匱乏感的意識容易使人總是感到錢不夠用,久而久之成為了吝嗇的人,對於錢總是斤斤計較或是一毛不拔。 豐足喜悅的祈禱與練習,可以使自己重新與光和愛連結,回到源頭意識到任何一切都是豐沛滿溢,於是我們的生活品質將會逐漸提升,顯化更多的金錢與富足的感受來到生活中。
Thumbnail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開銷,匱乏感的意識容易使人總是感到錢不夠用,久而久之成為了吝嗇的人,對於錢總是斤斤計較或是一毛不拔。 豐足喜悅的祈禱與練習,可以使自己重新與光和愛連結,回到源頭意識到任何一切都是豐沛滿溢,於是我們的生活品質將會逐漸提升,顯化更多的金錢與富足的感受來到生活中。
Thumbnail
當妳想要什麼,妳必須先成為那個想要的樣子!活出豐盛、喜悅與感恩的狀態,讓自己的身體細胞停留在感覺豐足的真實體驗中。
Thumbnail
當妳想要什麼,妳必須先成為那個想要的樣子!活出豐盛、喜悅與感恩的狀態,讓自己的身體細胞停留在感覺豐足的真實體驗中。
Thumbnail
心經就有提到「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Thumbnail
心經就有提到「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Thumbnail
富有的意思是賺得到錢並且也留得住錢、能享受賺錢與花錢的樂趣; 窮苦的意思是賺得到錢但留不住錢;賺得到錢但享受不到錢帶來的樂趣、或是怎麼努力也賺不到錢。 這一篇告訴你,人會窮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富有的意思是賺得到錢並且也留得住錢、能享受賺錢與花錢的樂趣; 窮苦的意思是賺得到錢但留不住錢;賺得到錢但享受不到錢帶來的樂趣、或是怎麼努力也賺不到錢。 這一篇告訴你,人會窮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本文章講述了作者對待療癒與轉化:面對金錢恐懼與自我價值的挑戰的方式與故事,作者通過深度療癒來幫助個案處理自卑與不自信的議題,並提及了專案服務。文章中還分享了療癒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細節和成果。整體來說,是一篇關於自我價值與內在能量的轉化的文章。
Thumbnail
本文章講述了作者對待療癒與轉化:面對金錢恐懼與自我價值的挑戰的方式與故事,作者通過深度療癒來幫助個案處理自卑與不自信的議題,並提及了專案服務。文章中還分享了療癒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細節和成果。整體來說,是一篇關於自我價值與內在能量的轉化的文章。
Thumbnail
如何打造豐盛體質,可以每天告訴自己以下這些句子 自然而然,你會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驚喜,也許你會覺得怎麼可能這樣就會變好?但有意識地大腦只佔我們使用的5%,很多時候你生命的創造是由剩下95%潛意識地大腦顯化的,有意識地去經營你的潛意識,生命將會更順流地前進 我越來越成功並成為有錢人 你可以同時活
Thumbnail
如何打造豐盛體質,可以每天告訴自己以下這些句子 自然而然,你會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驚喜,也許你會覺得怎麼可能這樣就會變好?但有意識地大腦只佔我們使用的5%,很多時候你生命的創造是由剩下95%潛意識地大腦顯化的,有意識地去經營你的潛意識,生命將會更順流地前進 我越來越成功並成為有錢人 你可以同時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