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rder of Time》:當物理遇上文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書名:The Order of Time

作者:Carlo Rovelli   

出版年月:2018.05

推薦度:★★★★ 4/ 5

有聲書表現:★★★★★ 5 / 5

購書平台:Amazon(電子書)/ Audible(有聲書)




⬛從吠陀到普魯斯特:跨越時空的時間想像

想跟大家推薦一本Benedict Cumberbatch朗讀《The Order of Time》

老實說,這本我大概只聽懂60%左右。

身為一個毫無內建任何理科基因的我,書中有關物理熱能量子學的東西,真的是聽者渺渺。即便如此,基於心中對Benedict Cumberbatch的愛,還是突破重重的關卡,無礙我對這本書的喜愛,一連重聽了3次。

與其說這是一本科學的書,倒不如說這是一本富含人文哲理的小書,短短4小時而已,從印度吠陀經典到中世紀奧古斯丁,從迪卡爾到胡賽爾,從愛因斯坦到普魯斯特,作者拆解了各種我們對時間的既定想像,非常過癮。


⬛與《愛因斯坦的夢》遙相呼應的閱讀體驗

在聽這本書的時候,思緒很常跳回另一本我從以前到現在愛不釋手卻完全看不懂的小說《愛因斯坦的夢》

比《愛因斯坦的夢》好一點的是,《The Order of Time》還有對歷年物理學、科學家和哲學家們對時間空間宇宙的思考脈絡做介紹,慢慢引導聽者一窺相對論的奧秘。也因此,在聽書的過程中,我時不時就來個恍然,「啊,原來《愛因斯坦的夢》的某個章節是在講這個啊!妙極妙哉!」


⬛三大驚喜:莎士比亞、戰車哲學與普魯斯特

紀錄一下幾個聽書過程的驚喜:

1. 作者對英文用語「time」做很仔細的區別,在每個區隔中,都引用文學的摘句。最驚喜的是,作者提到時間或有作為「表示連續事件的間隔之用」時,引用的是Macbeth那段經典 ”Tomorrow,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整個回到大一上莎蓊導讀的時光。

2. 作者提到,我們之所以看到世界上的許多事物,是因為已經把「視角」帶入,我們存在在思維、大腦之內、在空間的某個位置、在時間的瞬間中,所有的因果關係、記憶、痕跡、歷史,都是一種視角的結果。

為了進一步闡述這樣的概念,舉了一個非常哲學的問題,「戰車是什麼組成?輪子是戰車嗎?車軸是嗎;底盤是嗎?戰車是這些部分的總和嗎?」不知為何,我腦袋的OS是;請問現在是在「專利說明書」的教學與寫作時間嗎?「一種車體,包含:一組輪子;一車軸;一底盤」,整個人竟然莫名笑到花枝亂顫。

3. 從拆解時間,討論到記憶的組成,最後竟然花了一整個篇幅討論普魯斯特,充滿了瑪德琳蛋糕的味道!


⬛Benedict Cumberbatch的朗讀魅力

如果不是Benedict Cumberbatch朗讀,我覺得難度可能會更高,但Benedict Cumberbatch的朗讀就是有一種通透感(相較於Benedict Cumberbatch的正常語速,這本慢多了),因此,整體的聽書體驗是:好像沒聽懂,但有好像有聽得懂什麼,感覺很模糊,但實際上又覺得很具體,聽起來很理工但其實很詩意,意猶未盡之時,決定又再重聽一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本真的好好看|選書交給我,閱讀交給你
12會員
101內容數
選書時光,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這裡有: ✦ 中、英、日三語選書 ✦ 小說、散文、非小說、Audible有聲書 ✦ 精選書摘與心得 選書交給我們,閱讀交給你。 如果你也喜歡靜靜讀書、慢慢生活,歡迎追蹤我們,一起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2025/09/09
劉宇昆用短短一篇〈Ghost Days〉,就揉進移民、記憶、身份、跨文化與歷史厚度,把科幻寫得既未來又深邃。
Thumbnail
2025/09/09
劉宇昆用短短一篇〈Ghost Days〉,就揉進移民、記憶、身份、跨文化與歷史厚度,把科幻寫得既未來又深邃。
Thumbnail
2025/09/06
一場百鬼喧嘩的通靈儀式。《Lincoln in the Bardo》以眾魂之聲交織,讓聽者仿若置身冥界,在迷霧中聽見苦與悟。痛過方知慈悲,聲音本身就是救贖。
Thumbnail
2025/09/06
一場百鬼喧嘩的通靈儀式。《Lincoln in the Bardo》以眾魂之聲交織,讓聽者仿若置身冥界,在迷霧中聽見苦與悟。痛過方知慈悲,聲音本身就是救贖。
Thumbnail
2025/09/02
Rhiannon Giddens 用歌聲訴說歷史,《To Balance on Bridges》不是回憶錄,而是深度音樂對話。從奴隸拍賣場的悲歌,到創作背後的文化考掘,她讓聲音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Thumbnail
2025/09/02
Rhiannon Giddens 用歌聲訴說歷史,《To Balance on Bridges》不是回憶錄,而是深度音樂對話。從奴隸拍賣場的悲歌,到創作背後的文化考掘,她讓聲音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同一時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差別,只不過是一種頑固的錯覺。愛因斯坦使我們明白,過去的事件並非永遠消失,而是存在並發生於此時此刻。同樣的,所有的未來事件也早已存在。源頭並不經驗時間,但人世間的我們卻感受到結構嚴謹的時間。事實上,時間的本質是具包容性的。時間既是同步的
Thumbnail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同一時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差別,只不過是一種頑固的錯覺。愛因斯坦使我們明白,過去的事件並非永遠消失,而是存在並發生於此時此刻。同樣的,所有的未來事件也早已存在。源頭並不經驗時間,但人世間的我們卻感受到結構嚴謹的時間。事實上,時間的本質是具包容性的。時間既是同步的
Thumbnail
《時間》由image 3發行的圖文繪本,書本打開是B3紙張大小,每個跨頁大大的圖,配上一小段短短的文字,排版方式我感覺到一種時間的霸氣,但時間其實是抓不住的強烈對比。 作者把時間畫在沙漠、月曆上,也用節拍器、沙漏來表示,還有影子、月亮、火元素來顯示,當然還有好幾個跨頁,用抽象的形狀、空間來接引
Thumbnail
《時間》由image 3發行的圖文繪本,書本打開是B3紙張大小,每個跨頁大大的圖,配上一小段短短的文字,排版方式我感覺到一種時間的霸氣,但時間其實是抓不住的強烈對比。 作者把時間畫在沙漠、月曆上,也用節拍器、沙漏來表示,還有影子、月亮、火元素來顯示,當然還有好幾個跨頁,用抽象的形狀、空間來接引
Thumbnail
2024.7.19 有時候,我們迫切找尋的不是解釋。
Thumbnail
2024.7.19 有時候,我們迫切找尋的不是解釋。
Thumbnail
原來我們的意識和情緒都是光子,會形成頻率,也是引發奇蹟的關鍵。
Thumbnail
原來我們的意識和情緒都是光子,會形成頻率,也是引發奇蹟的關鍵。
Thumbnail
有一路散文是我特別喜歡,每讀一句就自動在腦海裡生成一大段落的回應,激起無盡的話語那類。那不是解答之書,反而是問題之書。
Thumbnail
有一路散文是我特別喜歡,每讀一句就自動在腦海裡生成一大段落的回應,激起無盡的話語那類。那不是解答之書,反而是問題之書。
Thumbnail
依作用後狀、象變化,將知識學問分類編序。
Thumbnail
依作用後狀、象變化,將知識學問分類編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