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瘟疫蔓延時》書評|愛情作為抵抗虛無的終極武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馬奎斯 愛在瘟疫蔓延時

馬奎斯 愛在瘟疫蔓延時

《愛在瘟疫蔓延時》並不是一個「等到就會幸福」的童話,而是一部關於時間、病症、記憶與權力的長篇解剖。馬奎斯安排一段等候——「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把激情拉長到近乎病態,逼我們去看:愛在時間裡變了什麼?它療癒了誰?又傷害了誰?

一、以死亡作為開場:理性威望的墜落

小說第一章以死亡打開:醫生烏爾比諾在追捕一隻聰明會學舌的鸚鵡時意外墜亡。這不是噱頭,而是馬奎斯的策略:把理性的莊嚴從梯子上推下來。烏爾比諾一生以科學、衛生與秩序對抗霍亂,卻在最尋常的家務事故中倒下;臨終前,他只對費爾米納說了一句人話,不是論證,也不是訓誡,而是:「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這一轉,讓「理性-權威-秩序」的三角瞬間鬆動:原來最後留下來的,不是理性,而是愛。

這句話把本書的命題釘死:理性能治理城市,愛情才治理靈魂

二、兩種「瘟疫」:霍亂與愛

馬奎斯從來不是只寫魔幻的作家;他把公共衛生史寫進私密的心靈史。表層是19世紀末以降輪番來襲的霍亂與內戰;深層則是愛情的慢性病。年少時,佛羅倫蒂諾·阿里薩因相思「嘔吐、發抖、心悸」,醫生差點把他當作染上霍亂;但小說冷冷地指認:「他得的不是霍亂,而是愛情。」在這裡,「疾病」變成一種隱喻語法。

兩種瘟疫相互映照,讓小說的每個場景都同時具有醫療史情感史的雙重焦點。

三、費爾米納的那句話:幻覺與選擇的倫理

許多讀者記得少男阿里薩的癡情與書信,卻忽略了費爾米納一句審判。她與父親遠行返城,在市場偶遇阿里薩,停頓片刻,說出冷冷的一句:「這是一場幻覺。」這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女性主體性的第一次介入:她把青春期被書信、香水、抒情修辭豢養出的戀情,重新命名為「幻覺」,並以此拒絕了未來可能的人生路徑。

這一句,為全書定下殘酷的現實主義

四、婚姻不是浪漫的墳墓,而是習慣的工地

費爾米納之後選擇了烏爾比諾。馬奎斯寫婚姻的筆,遠比寫情書的筆更辛辣:婚姻裡有氣味、日常、爭吵、破碎的餐具、對外表體面的執著與對內心秘密的遮蔽。小說多次以細節呈現「相濡以沫」的真相——不是詩,而是規訓、協商、退讓與共同生活技術

烏爾比諾確實是進步的象徵:他推動衛生、規整城市、信仰理性;但他也在同一時間規訓家庭、調度妻子的感情勞動。馬奎斯把婚姻寫成現代性的家庭實驗室:愛情在裡面被稀釋,卻也因此能在時間裡保存——不是永恆,而是耐久

五、阿里薩的「耐久」:從抒情主角到倫理嫌疑人

阿里薩的等待是經典,但馬奎斯沒有讓他當傳統的殉情聖徒。小說層層數他的一生:六百二十二段性/情關係,從寡婦到旅店老闆娘、打字員,再到遭讀者最反感、也最必須正視的——未成年監護少女「阿美莉嘉·維庫尼亞」。她被阿里薩引入性與感情的迷宮,最終選擇自殺。

這一筆讓阿里薩的形象產生裂痕:他是忠貞的嗎?是的;他也是剝削的嗎?也是。馬奎斯在此把「偉大癡情」去浪漫化,逼讀者面對一個更成熟的命題:長達半世紀的愛,如何在不同生命史上產生不同的倫理效果?

阿里薩並非單純的受害者或英雄,他同時是現代城市情色資本的操作者——這使得他在道德上站不穩,也使小說在思想上站得更高。

六、最後的航程:掛起黃旗,與愛同病相憐

老年重逢後,阿里薩與費爾米納登上長河的輪船。為了避開上下客、避開世俗目光,他們與船長達成默契:升起霍亂的黃旗。這一幕的象徵密度極高:

  1. 隔離:醫學上標示染疫,社會上標示異端。
  2. 保護:把他人隔離在外,也把兩人的脆弱隔離在內。
  3. 宣言:黃旗既是疾病的信號,也是愛情的旗幟——愛與病合而為一。

航行末尾,船長問:「還要這麼繼續多久?」阿里薩答:「永遠。」

這個「永遠」不是青春的誓言,而是衰老肉身下仍賭一口氣的頑固;不是勝利,而是共病。此時,愛不再是治癒,而是與病共存的生活技術

七、敘事工法:把浪漫推到極限,再以現實收束

馬奎斯的手藝有三:

  1. 時間的迴旋:以葬禮開場、以航行收束,中段不斷回返,讓讀者在回憶與現在之間擺盪,感受「等待」的黏稠度。
  2. 語調的混種:抒情與冷酷並置。同一頁裡既能出現「永遠」這種高亢字眼,也能立刻出現「屍體、氣味、出汗、船艙的悶熱」的低俗現實。
  3. 隱喻的節制:本書的魔幻並不浮誇,鸚鵡會說話、黃旗改命,都是剛好足夠的魔幻:不是為了驚奇,而是為了讓象徵貼肉。

八、從讀者角度:這部小說教我們如何老去

很多人把它當「第二春的愛情故事」來讀,但我更願意把它當作如何老去的手冊

  • 老年的羞赧與欲望:小說不避諱皺紋、鬆弛與身體的笨重,卻讓愛在這樣的肉身上恢復尊嚴。
  • 記憶的服務與背叛:阿里薩靠記憶活著,費爾米納靠忘記活下去;老年相逢,是兩種策略的交鋒與調停。
  • 和解的可能:當烏爾比諾以愛言告別、當費爾米納願意「再試一次」、當阿里薩不再強迫愛像青春那樣發光——我們見到的是一種成熟的溫柔

九、結論:愛是對時間的反動力

《愛在瘟疫蔓延時》最偉大的地方,不在於它歌頌愛,而在於它把愛放回時間與歷史之中

  • 愛能抵抗死亡,但無法戰勝倫理難題;
  • 愛能陪你到老,但要付出與病共存的代價;
  • 愛能說「永遠」,而這個永遠並不是神話,而是一種頑固的日常技術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收束我對這部小說的理解,那就是:

愛情不是治癒,它是把人從時間的洪流裡,暫時撈起來的一只黃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德國留學仔想靠寫作賺點錢
3會員
24內容數
在德國念碩的台灣仔,不定期更新自己的生活,希望藉此領取微薄的補貼。喜歡旅行、讀書、看電影,不喜歡自己念的專業。
2025/08/21
卡勒德·胡賽尼的處女作《追風箏的孩子》自 2003 年出版以來,迅速獲得全球矚目。這本小說不僅是個人成長與親情的故事,更是一部深深烙印阿富汗歷史動盪與文化裂痕的文學作品。它的力量來自於誠實直白的敘事、深刻的人物刻畫,以及一種難以迴避的倫理質問:我們能否真正贖清過去的錯誤?
Thumbnail
2025/08/21
卡勒德·胡賽尼的處女作《追風箏的孩子》自 2003 年出版以來,迅速獲得全球矚目。這本小說不僅是個人成長與親情的故事,更是一部深深烙印阿富汗歷史動盪與文化裂痕的文學作品。它的力量來自於誠實直白的敘事、深刻的人物刻畫,以及一種難以迴避的倫理質問:我們能否真正贖清過去的錯誤?
Thumbnail
2025/08/13
《精靈之屋》是智利作家伊莎貝拉·阿言德的代表作,以魔幻寫實筆法描寫一個家族四代人在20世紀拉丁美洲政局動盪下的命運糾葛。文章深入解析伊斯坦班·楚巴與克萊拉、布蘭加與特賽羅·加夏、艾爾芭與米格爾等角色的關係,揭示階級、性別與政治壓迫如何在愛情與家庭中延續與轉化。
Thumbnail
2025/08/13
《精靈之屋》是智利作家伊莎貝拉·阿言德的代表作,以魔幻寫實筆法描寫一個家族四代人在20世紀拉丁美洲政局動盪下的命運糾葛。文章深入解析伊斯坦班·楚巴與克萊拉、布蘭加與特賽羅·加夏、艾爾芭與米格爾等角色的關係,揭示階級、性別與政治壓迫如何在愛情與家庭中延續與轉化。
Thumbnail
2025/08/08
透過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們看到性暴力如何在社會默許下發生。從家庭缺席、教育失靈,到大眾觀念的冷漠,我們該反思:為何加害者能逍遙法外,受害者卻難以開口?希望這本書能繼續被閱讀與討論,不讓下一個悲劇重演。
Thumbnail
2025/08/08
透過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們看到性暴力如何在社會默許下發生。從家庭缺席、教育失靈,到大眾觀念的冷漠,我們該反思:為何加害者能逍遙法外,受害者卻難以開口?希望這本書能繼續被閱讀與討論,不讓下一個悲劇重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愛而未竟,不是命運與人性的緣故,而是因為人類本來就不需要愛,人類本來就不該產生愛意的感覺。有可能,愛只是一種基因中因排列所導致的結果,某種早已既定且可被重複演繹出來的東西,人與人之間的愛並不獨特也不崇高,只是人類長久以來的自大與佔據世界中心的傲慢,使我們高估了自身對愛的重量的詮釋。
Thumbnail
愛而未竟,不是命運與人性的緣故,而是因為人類本來就不需要愛,人類本來就不該產生愛意的感覺。有可能,愛只是一種基因中因排列所導致的結果,某種早已既定且可被重複演繹出來的東西,人與人之間的愛並不獨特也不崇高,只是人類長久以來的自大與佔據世界中心的傲慢,使我們高估了自身對愛的重量的詮釋。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以為愛是擁有、付出、等待、體諒與包容。 與你的一場戀愛,才瞭解愛,原來也是燃燒;燃燒是起化學作用的動詞,你不再是你,我也不再是原來的我,濃烈的黑灰火焰,是我落單、生氣、無奈時的嗆人燒灼....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以為愛是擁有、付出、等待、體諒與包容。 與你的一場戀愛,才瞭解愛,原來也是燃燒;燃燒是起化學作用的動詞,你不再是你,我也不再是原來的我,濃烈的黑灰火焰,是我落單、生氣、無奈時的嗆人燒灼....
Thumbnail
書架上瞧見一本書名,雖然沒太大興趣想拿起來翻看,卻覺得這句話極有道理—《會痛的不是愛》。 年輕時,覺得愛情就是轟轟烈烈;就像所有的歌頌愛情的歌曲那般,死去活來,極度思念。 後來,又覺得,愛情、婚姻,哪有不爭不吵不鬧的?正常便是如此,忍氣吞聲,便是婚姻經營之道。 再後來,走
Thumbnail
書架上瞧見一本書名,雖然沒太大興趣想拿起來翻看,卻覺得這句話極有道理—《會痛的不是愛》。 年輕時,覺得愛情就是轟轟烈烈;就像所有的歌頌愛情的歌曲那般,死去活來,極度思念。 後來,又覺得,愛情、婚姻,哪有不爭不吵不鬧的?正常便是如此,忍氣吞聲,便是婚姻經營之道。 再後來,走
Thumbnail
​愛可以長長久久,愛已可以讓你超越輪迴,而可以找到這個愛的人,就是跟你一起建立關係的人。
Thumbnail
​愛可以長長久久,愛已可以讓你超越輪迴,而可以找到這個愛的人,就是跟你一起建立關係的人。
Thumbnail
麥可不僅用言語,更是用行動證明了他對女主角的愛。他在分開的半年裡忍受錐心之痛,日夜擔心她,卻又不能去見她。愛不僅是說出口,更是看得見的行動。
Thumbnail
麥可不僅用言語,更是用行動證明了他對女主角的愛。他在分開的半年裡忍受錐心之痛,日夜擔心她,卻又不能去見她。愛不僅是說出口,更是看得見的行動。
Thumbnail
愛情是什麼,是經由選擇,將兩人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無形連結,是那種讓人的心怦然心動跳個不停的愛,還是那種讓人神魂顛倒、或黯然心碎的愛呢? 正如,愛爾蘭詩人喬伊斯在「尤里西斯」名言:「愛就是愛上愛。」每個人都賦予了愛不同的定義,那麼,對你而言,愛是什麼?幸福又是什麼? 「有一個年輕的精神病醫師
Thumbnail
愛情是什麼,是經由選擇,將兩人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無形連結,是那種讓人的心怦然心動跳個不停的愛,還是那種讓人神魂顛倒、或黯然心碎的愛呢? 正如,愛爾蘭詩人喬伊斯在「尤里西斯」名言:「愛就是愛上愛。」每個人都賦予了愛不同的定義,那麼,對你而言,愛是什麼?幸福又是什麼? 「有一個年輕的精神病醫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和時間的關係,描述了愛情經歷了時間洗禮後的變化。文章中描繪了愛情的成長和變化,倡導愛情的堅韌和美好。同時,文章也提到了保持愛情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珍惜愛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和時間的關係,描述了愛情經歷了時間洗禮後的變化。文章中描繪了愛情的成長和變化,倡導愛情的堅韌和美好。同時,文章也提到了保持愛情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珍惜愛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