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動畫《冰原歷險記》出現的猛獁象「蠻尼」,可能未來會出現在動物園?

圖片來源:IMDb
聽起來很科幻?但根據今年 3 月美國 Colossal 生技公司的最新研究,我們已經能讓老鼠長出猛獁象毛髮特徵。這是否意味著,科幻電影中的「復活滅絕生物」正在變成現實?
今年3月3日,美國Colossal生技公司發佈在《bioRxiv》預印本的研究《Multiplex-edited mice recapitulate woolly mammoth hair phenotypes》指出,研究人員已經篩選出猛獁象的長毛基因,並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出帶有和長毛象相似特徵的長毛小鼠(woolly mouse)。
猛獁象是怎麼滅絕的?
猛獁象源於非洲,棕色不起眼的長毛與極大的噸位是牠們獨一無二的特徵。在更新世時猛獁象分佈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跟一般的大象一樣,猛獁象也是群體活動的動物。然而,這樣大體型的動物仍舊敵不過地球上的環境變遷,目前科學家認為猛獁象最可能的滅絕原因是因為4000年前的氣候變化。
復活的第一步:從基因編輯小鼠下手
Colossal的研分析了來自3500年至超過120萬年前的猛獁象基因,試圖找出與牠們毛髮長度、厚度、顏色與之質代謝有關關鍵基因,接著,研究人員利用多種基因編輯技術(包含核糖蛋白法基因剔除、多重基因編輯、同源基因修復)編輯了小鼠的基因,培育出了具有長毛特徵的小鼠。

左:長毛小鼠、右:正常小鼠 (圖片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s)
長毛小鼠只是成功的一小步
這是第一次利用猛獁象的直系同源基因(orthologous gene)編輯出小鼠模型,這樣的成果證明了現代基因編輯技術的進步,然而,距離「復活猛獁象」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該復活滅絕的動物嗎?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復活已滅絕的動物要考慮的不僅是現代環境和牠們曾經生活的環境的差異,亦有牠們在生態系的生態區位(ecological niche)的問題:牠們的掠食者有哪些?會不會因為掠食者的缺乏而使牠們繁殖過剩,導致生態系下游的生物(例如做為牠們食物的植物)的滅絕?生態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在技術演進的同時,該怎麼和自然與倫理取得平衡?這或許才是更值得關注的下一步。
資料來源: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5.03.03.641227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