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總結這本書的話,我覺得人生智慧大於投資理財,比起說明投資策略,更多是在談論查理蒙格的處世哲學。
由於此書的撰寫方式,是將查理蒙格在公開場合的演講彙集成冊,如果以從頭到尾的方式來閱讀,閱讀起來可能不那麼順暢,可依照自己喜歡的主題閱讀,例如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可以先參閱第11講。
我自己將本書大致分為幾個部分,例如處世哲學、人類誤判心理、商業與投資,
我想討論【處世哲學】和【人類誤判心理】
【處世哲學】
l 培養多元思維模型,不要讓自己變成鐵鎚人
查理·蒙格的思維模型,指的是各領域的基本知識,不論是數學、統計學、心理學等,都要盡可能地擴張知識。
很多時後,我們深陷在焦慮中,是因為只用一種角度來看世界,把自己侷限在一個框架裡,當世界超出了框架,思維就會被綁住,焦慮奪走大腦理性思考的主控權。
那麼,有沒有機會突破框架呢?
大量學習是一個方法,而且是跨領域的學習,平時要培養多元思維模型,讓這些思維模型交互影響,並運用在日常中,解決生活裡的各種問題,並盡可能地透過自己或其他學科的基本原理,來解釋你遇到的各種現象。
查理·蒙格提到的鐵鎚人的形象 : 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鐵鎚人指的是看待一件事只用同一套思維,那世界就像一根釘子,你只想把他敲下去。當你擁有許多思維模型,你看待事情的方式就會不同,就像你的工具箱裡,不再只擁有一把鐵槌,你可能還有螺絲起子或是板手等,你就擁有更多工具,來解決人生的問題。
避免自己成為只有一把鐵鎚的鐵鎚人,看到釘子就想敲下去,請記得,你其實有更多做法。
l 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幫助你跳脫思考盲點,也可避免極端的意識形態和鐵槌人傾向。書中在第一講談到「如何讓自己過上悲慘的人生?」這就是逆向思維很好的實踐,因為大多數的演講都會提到如何過得幸福?但對於畢業生,這些都是老掉牙的想法。但是如何悲慘?反而引起注意,當然他不是要畢業生過的悲慘,而是「想避免悲慘,你不要做那些事情」。
若應用在日常購物中,常常會因為款式太多不知道該買什麼?那麼至少把自己不喜歡的款式篩選掉,你在購物會更有想法。
育兒教養不知道該聽哪個專家的想法?那就朝著怎麼做會讓孩子的成長更糟糕?那麼淘汰不符價值觀的想法,剩下的就可以參考看看。
逆向思維中最重要的還是訓練自己更客觀,避免某些意識形態造成偏見,例如政治或宗教立場的偏見。
【人類誤判心理篇】
蒙格在人類誤判心理學,提到了25種心理思維模型,對於人類的不理性行為有詳細地解釋,想分享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內容。
l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更要持續修正
這本書也提醒我,在下結論之前,要有開放性的態度。因為假設錯了,可能影響到結論,例如書中提到的《電擊實驗》,我們以為是權威影響人,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但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多重心理偏誤下相互增強?例如「權威作用」 + 「社會認同傾向」 + 「承諾一致性傾向」,讓品德高尚的人做出可怕的事情呢?
大膽假設幫助我們往未知領域探索,嚴謹的設計與倫理考量缺一不可,避免只在一個特定環境得出偏頗的結論,若有新的變因出現,或有更好的工具可以驗證,也要持續修正結論。
l 有趣的地方
查理蒙格在書中提到,他對於當時候的學院派心理學不是很認同,不過他也在書中強調是15年前他閱讀心理學教科書的事情,再加上這本書是彙整他當時候的演講內容,加上此書最初成書時間是2011年,我想查理蒙格說的心理學教科書,應該至少是30年前的心理學狀況。所以我認為他不是真的反對心理學,而是認為心理學要能被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中,他強調有些偏見例如激勵機制引起的偏見,在當時候的教科書上沒有被提出來,尤其是人類的誤判心理學(認知偏誤)。可能是當時後的心理學狀態,因為最近幾年,其實都有不錯的書籍,例如快思慢想和金錢心理學都有談論到人類的誤判心理學。
最後,想以誠實作為提醒,查理•蒙格不斷強調誠實與遵守道德界線的重要性,因為會在將來有機會證明這一點。我想這也是累積名譽時,必須謹慎小心,因為一旦名聲毀壞,想在社會上立足就更困難了。你更會透過人類行為的一致性傾向,讓思考影響你的行為,當你有誠實正直的心理認同,你在做事之前,就會避開那些違法的內容。
查理·蒙格就像一個有智慧的爺爺,平常話不多,但言語犀利,句句切中要點。他談到直言不諱的個性,讓他在年輕時吃了不少虧,但也因此他的想法更發自肺腑,就像良藥苦口,他的言論就更為珍貴。《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的著作初衷,也許是他想為世界留下點什麼,就如他說的「我的劍留給能揮舞他的人」
願我們都能從他的處世哲學中,化作前進的力量。
其他值得一看的內容 :
投資理財
l 投資檢查清單
l 投資的有效市場理論
l 為什麼只投資偉大企業?
商業策略
l 規模經濟優勢以及官僚弊端
l 建立嚴防詐欺的管理系統
l 過度強調激勵機制的偏見
🌻 康栗米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