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若要推薦千禧年以來最具傳統武俠風味的電影,除了2000年李安的「臥虎藏龍」以外,非2010年的「劍雨」莫屬。
不同於「臥虎藏龍」蘊含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語言,「劍雨」將我們想像中的武、俠具象化,細膩地呈現了一個淒美無奈的江湖。
買貨先嫌貨。電影以個人最不喜歡的方式開場,交代主要人物有如交代平面履歷,堂堂江湖中最神秘的殺手組織,成了毫無重量感的臉譜跑馬燈。團圓的結尾略嫌草率突兀,覺得還有甚麼地方沒講完。江阿生從頭到尾知道枕邊人即是殺父大仇,關鍵處迸出來的仇恨矛盾顯得莫名其妙且毫無張力;這部分理應是最重要的轉折點,卻反成了劇情上的致命缺陷。
不過這一切並無礙於「劍雨」成為一部出色的作品。故事從爭奪一個被武林形容得繪聲繪影的羅摩遺體開始。眾人皆知這是一個寶物,但沒有任何人知道其實際作用,誇大渲染、以訛傳訛,有心人都抱著先搶到手再作打算的決心,加入奪寶行列。「黑石」憑著實力雄厚搶得遺體,但二當家細雨帶著遺體不知所蹤。幫主轉輪王大怒之下,率領彩戲師、雷彬、綻青幾人追殺細雨,卻發現她早已易容改名,同不知來歷的市井小民成家過日......。
說的不是一個以武犯禁、快意恩仇的故事。幾乎每個角色殺戮的背後、搶奪羅摩遺體的動機,無非是看起來芝麻綠豆般大的小心願。細雨奪走遺體、交還遺體,只盼換一個恬退的生活;彩戲師只想治好陳年爛瘡、安養天年;雷彬念茲在茲的是與愛妻返鄉賣他獨門的手工麵條;就連轉輪王有的也不是稱雄江湖的大志,不過是尋回雄風、不再當毫無尊嚴的太監。當中最具野心的或許是綻青,然而她年紀最小、武功最欠火侯、嚷起志向來卻最大聲,三番兩次吃悶虧,和其他歷經風霜的老江湖們,恰成有趣的對比。
這不正像我們所身處的「江湖」嗎?

沒有陸竹,就沒有「劍雨」。
細雨之所以叛出黑石,便是因為中途遇見了這個路見不平的帶髮僧人。他以一雙鐵筷對峙細雨手中無堅不摧的「辟水劍」,將她困在山洞裡三個月。細雨以為彼此情愫已生,乍聽陸竹將剃度出家的打算,羞憤難平,欲出洞大殺四方。陸竹告訴她,她的劍法中蘊含四個奇特破綻,恐怕是授者有意為之。但細雨此時已聽不進去。於是他留下一支鐵筷,「今日,讓我消了此業,了解這段緣。」
藏拙於巧、由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陸竹一面說著,一面從容破解了細雨無敵於天下的劍招。然而就在此時,陸竹棄了鐵筷,將胸膛迎向細雨情急亂刺的劍尖。 臨終前,陸竹向細雨揭露了羅摩遺體的真正秘密,並囈語:「我願化身石橋......」一語未畢,已溘然長逝。
這是一段多麼美的留白。陸竹此人,在電影中只出現短短幾分鐘,其伏筆、精神卻自此貫穿了整個故事。細雨到了見痴和尚處才知道,陸竹最後的話源自一則美麗的 (同時也是杜撰的) 禪話:
「阿難出家前,在道上見一少女,對她愛慕難捨。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個少女?阿難回答: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從橋上走過。」
原來陸竹對細雨的用情至深,早已不在言語,遠超一般人所能想像。
原來那四招,是陸竹伴她三個月的心血傑作,指引她避開轉輪王的殺禍。
原來細雨刺向他的那一劍,才是陸竹欲消的業,欲了之緣;當頭棒喝,讓細雨從此離開殺人之路。
陸竹的光芒燦爛奪目,一閃即逝。關於他過去的一切,也只有見痴和尚這淡淡的敘述:
「陸竹六歲起就來寺裡聽講金剛經,十歲時投住少林,帶髮修行習武,一住二十七年。寺裡眾寺僧都許他是少林寺四十年來,佛法武功第一。」
頗有獨孤求敗劍塚,那種寥寥幾筆側寫、卻蘊含無限遐想的味道。

有些奇怪的設計讓人出戲。例如江阿生的長短雙劍,中國奇門兵器中除了雙刀,似乎沒有長短雙劍同使的典範 (如有疏漏懇請海涵指正) ,莫非是來自宮本武藏或者小馬哥的靈感 (咦) ?
另外就是雷彬對麵條的莫名執著,即便之後身受重傷,他也要拼盡最後一口氣,回家取麵、下麵、吃麵、死在麵碗前。怎麼看,都像是困住了自己的、過度使用的符號美學。
一看監製原來是吳宇森。這些疑惑頓時煙消雲散 (誤) 。
城外黑石內鬨亂鬥的橋段,精采絕倫,也讓雷彬這個角色大放異彩。
黑石分裂,雷彬始終沒有明顯表態。外型吊兒啷噹的雷彬,實則陰沉寡言,目光舉動之間不透露絲毫心中盤算。待得眾人動手,他算計已定,所表達的第一個意見,便是射向彩戲師的一根無影鋼針。
在總算了解雷彬想法的那一刻,命已懸線,怎不令人擊節?也是那一刻我們才恍然大悟,雷彬始終不見其形的趁手兵刃,原來就是暗器。
武打的細膩在這段打鬥中嶄露無遺。只見雷彬頷首轉身、舉手投足之間,皆冷不防發出暗器,就連武藝僅次於轉輪王的細雨,也難免左支右絀,劍招只使得出一半。「武如其人」,在這部電影中的主要角色都做了很巧妙的搭配,其中陸竹的鐵筷、雷彬的暗器尤其經典。

據說,雷彬的妻子原本在故事裡份量吃重,到了上映版本被剪得無關緊要。
若然,內鬨亂鬥那段裡雷彬令人摸不清底細的神情,勢將呈現全然不同的感覺。 喜歡當前的版本。
隔空劍氣、飛刀殺蒼蠅、武學上見果知因、......種種以往只能在文字上憑空想像,都予以影像化且不著痕跡地融入劇情之中。遑論若細看:陸竹四招的名稱,與其實際招式動作甚至是形意相符的。
雖非獨創,卻調配得恰如其分,構築了這個很精緻、很小說底蘊的江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