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 Yahoo/TVBS 的新聞主題是 「新節儉主義」消費新風潮。整理重點給你:
🛍️ 什麼是「新節儉主義」?
- 不只是「省錢」或「買便宜貨」,而是 在有限預算中追求質感與滿足感。
- 台灣年輕世代在 高通膨、低薪資 的環境下,開始重視 性價比、實用性、生活小確幸。
- 消費習慣從 低頻率大破費 → 高頻率小確幸。
📌 主要現象
- 餐飲消費
- 連鎖餐飲、平價串燒店業績成長 10–20%,客單價僅 200–300 元。
- 民眾選擇「銅板美食」解決三餐,不追求奢華,但要 便宜+品質穩定。
- 百元商店 & 二手市場
- 平價雜貨、百元商店受到歡迎。
- 年輕人不迷品牌,買二手商品也能找到「符合自己風格」的滿足感。
- 價值觀轉變
- 不再盲目追逐名牌,轉向 實用、耐用、環保。
- 對「奢華商品」的需求下降。
🎯 專家觀點
- 徐重仁(零售業前總經理):日本也有相同趨勢,百元商店與平價餐飲成為消費主力。
- 唐源駿(行銷專家):關鍵因素包括
- 通膨 & 物價上漲
- 薪資停滯
- 高齡化、單身化
- 環保意識 & 個人主義興起
- 他強調:不是不敢消費,而是消費方式改變,更注重「價值與質感」。
🏬 商業影響
- 百貨公司、零售業 增加平價服飾與餐飲空間,因為能吸引穩定客流。
- 新節儉主義成為 企業調整商品結構與行銷策略的重要依據。
👉 總結來說,台灣的「新節儉主義」不是單純的「省吃儉用」,而是一種 聰明消費哲學:花得更精準,讓每一塊錢都帶來最大化的生活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