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從消費主義來反思:想要與需要。
付費限定

從消費主義來反思:想要與需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引文

本文是由Patagonia首次於 2011 年 11 月 25 日發表在《紐約時報》。

並且在 2022 年更新了相關的說明。

raw-image

我將原文翻譯並作適當的調整,好讓讀者更容易閱讀,內容如下:

Patagonia為什麼要在黑色星期五在《紐約時報》上刊登廣告告訴人們「不要買這件夾克」?

作為一家公司,我們認為是時候解決消費主義問題註1並且直面這個問題了。

共同主題倡議中最具挑戰性和最重要的要素是:為了減輕我們的環境足跡,每個人都需要減少消費。

企業需要生產更少的產品,但提高品質。

而顧客在購買前需要三思而後行。

為什麼?

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從地球上獲取了一些我們無法回饋的東西。

每一件Patagonia服裝,無論是有機的還是使用回收材料,都會排放幾倍於其重量的溫室氣體,產生至少相當於另一半衣服的廢料,並消耗大量現在地球上越來越稀缺的淡水。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732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馬許桑的不負責自行車產業觀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馬許桑的沙龍
243會員
241內容數
極度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自行車上的思考家、中二大叔、日商打工仔、狗派兼頑固台獨份子,這些元素構成了我的思維與價值。 歡迎你的到來,如果我的文字能啟發你的任何想法,並且對你是有幫助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許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該文章探討了疫情後自行車產業的變化,尤其是電動輔助自行車的成本結構和價格差異。藉由深入的角度探討了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價值和成本結構對產品定價的影響。
這篇文章探討了美國和臺灣的自行車安全情況。美國自行車死亡人數逐年增加,而臺灣的自行車死亡人數在人口比例下超過美國。文章提出騎乘不同車款以及選擇不同的地點騎車可能是減少事故風險的一種方法。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網紅(Influencer)的看法,以及KOL與KOC的定義與區別。作者提出,找到合適的網紅可以增加品牌曝光,但如何有效變現才是關鍵。文章中還介紹了“UGC”(用戶原創內容)的重要性和如何選擇合適的網紅來實現目標。作者鼓勵企業在社交經營上要注重網路與現實間的結合。
開頭先說,本文可以說是自己利用會議間空檔,走馬看花後的奇思異想。 不代表任何公司或團體的立場。 (都說了本專題是不負責的產業觀察啦~)
這篇文章討論了2024年臺北自行車展的市場狀況,並提供了對歐洲、北美和中國市場的分析和預測。文章探討了對自行車行業的觀察和市場趨勢,同時指出了相關的政府補貼和品牌折扣資訊。
2024 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即將到來,自行車業正面臨許多挑戰。今年展會應該關注新產品、電輔車系統、永續發展、更綠的攤位設計、生產迴流和近岸生產等議題。瞭解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將是重中之重,提早把握商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該文章探討了疫情後自行車產業的變化,尤其是電動輔助自行車的成本結構和價格差異。藉由深入的角度探討了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價值和成本結構對產品定價的影響。
這篇文章探討了美國和臺灣的自行車安全情況。美國自行車死亡人數逐年增加,而臺灣的自行車死亡人數在人口比例下超過美國。文章提出騎乘不同車款以及選擇不同的地點騎車可能是減少事故風險的一種方法。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網紅(Influencer)的看法,以及KOL與KOC的定義與區別。作者提出,找到合適的網紅可以增加品牌曝光,但如何有效變現才是關鍵。文章中還介紹了“UGC”(用戶原創內容)的重要性和如何選擇合適的網紅來實現目標。作者鼓勵企業在社交經營上要注重網路與現實間的結合。
開頭先說,本文可以說是自己利用會議間空檔,走馬看花後的奇思異想。 不代表任何公司或團體的立場。 (都說了本專題是不負責的產業觀察啦~)
這篇文章討論了2024年臺北自行車展的市場狀況,並提供了對歐洲、北美和中國市場的分析和預測。文章探討了對自行車行業的觀察和市場趨勢,同時指出了相關的政府補貼和品牌折扣資訊。
2024 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即將到來,自行車業正面臨許多挑戰。今年展會應該關注新產品、電輔車系統、永續發展、更綠的攤位設計、生產迴流和近岸生產等議題。瞭解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將是重中之重,提早把握商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