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我們知道新冠病毒會利用「睪丸間質細胞」來背叛我們,然而在科學史中,間質細胞是脊椎動物睾丸細胞庫中相對較新的細胞。從發現到有具體的證據,科學界花費將近115年的努力。今天我們就開始來看看這個「睪固酮工廠」的科學歷史小故事。
好吧,男生有一個叫做睪丸的東西,但睪丸是一個裝滿複雜零件的大袋子。所以,真正的問題很簡單:誰在發號施令?睪丸裡面哪個小部件「激素」就像領班辦公室,負責向身體的其他部分發出指令,告訴它們該做什麼?再者,我們上回也提到一個叫萊迪希的傢伙早在1850年就發現了這些新細胞,讓睾丸間質細胞又稱「萊迪希細胞」或「萊氏細胞」。但這有什麼了不起的?身體裡本來就充滿了細胞。萊迪希是怎麼從僅僅「看到」一些新細胞,就推斷出它們是主控細胞的?是什麼讓一個細胞比另一個細胞更有趣?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約莫距今175年前(1850年),有個住在小a很喜歡的德國城市,巴伐利亞王國的羅騰堡,一個叫弗朗茲·萊迪希(Franz Leydig, 1821-1908)的解剖學家,他在睾丸裡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細胞。他說:「嘿,這些東西看起來不太一樣。」於是後來大家就把它們叫做「萊迪希細胞」(Leydig 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