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再談安娜·卡列尼娜原則(AKP): 動物/人類微生物篇

A.H.-avatar-img
發佈於科學不科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每月專為付費會員寫作的第二篇,就以安娜·卡列尼娜姑娘的AKP來續場。這次我們聊聊: 如果與「微生物組」相關的疾病中有一半根本不是隨機的,而是遵循一種原則(如安娜·卡列尼娜原則/AKP),其中每個失調的微生物組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被破壞,該怎麼辦?難道在這些情況下,一些主要微生物物種(如高度優勢的微生物)在發號施令?真的是它們在打破平衡嗎?有AKP,那麼有所謂的anti-AKP嗎?  

從前從前科學說: 微生物組科學源於生物學(如微生物學、植物學和動物學)和組織(如分子、細胞和進化)領域歷史上孤立的技能和學術研究。雖然專業焦點啟動並推動研究發展到目前的狀態,但當AKP原理的融入後,新興科學架構結合群落生態學、進化論和系統生物學原理的思想和標準,又會如何影響微生物組科學作為研究生、本科和高中生命科學領域的進展呢? 

腸道蠕動問題

你知道,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事物要麼井然有序,要麼一團糟。很長一段時間裡,當我們思考疾病時,我們總是以非常有序的方式思考。我們會說:「啊,你得了X疾病,這是由『壞傢伙』Y引起的。」你找到那個問題,修復它,一切又恢復了秩序。簡單,簡潔。 

但大自然並不總是如此整潔。事實證明,真正的故事可能更有趣,它與生活在你腸道中的數萬億小生物: 細菌、真菌等等有關。你體內這座巨大而繁華的微生物之城,就是所謂的「微生物群」。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29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精選集、科學不科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H.科普(pScience)
130會員
326內容數
用知識點燃你的神經通路! A.H. 科普的每篇文章,刺激您大腦突觸的新舊連接,讓您對理解、思維、靈感和好奇,貪得無厭~
A.H.科普(pScience)的其他內容
2025/07/01
從前從前科學說,左撇子的創造力較高,保守估計約佔人口10%的左撇子在創造力方面具有優勢。聽起來似乎合理的解釋。它是這樣的:你的大腦有兩個半球,一個左腦和一個右腦。 右腦被認為是狂野的,是藝術家,是那個能提出所有新可能性的半球,心理學家稱之為「發散性思考」。現在,有趣的是,你大腦的右半球控制。。。
Thumbnail
2025/07/01
從前從前科學說,左撇子的創造力較高,保守估計約佔人口10%的左撇子在創造力方面具有優勢。聽起來似乎合理的解釋。它是這樣的:你的大腦有兩個半球,一個左腦和一個右腦。 右腦被認為是狂野的,是藝術家,是那個能提出所有新可能性的半球,心理學家稱之為「發散性思考」。現在,有趣的是,你大腦的右半球控制。。。
Thumbnail
2025/06/18
上個月我們的生物多樣性專題聊了海洋生物、環境知識本體(EnvO)、城市樹木和21個AI徹底改變保育工作的潛力關鍵議題。 今晨閱讀了英國生態與水文中心與西班牙大學和德國綜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合作的最新研究,將所謂的「再野化」和農業相結合,以應對生物多樣性危機新策略,重新將議題再次。。。
Thumbnail
2025/06/18
上個月我們的生物多樣性專題聊了海洋生物、環境知識本體(EnvO)、城市樹木和21個AI徹底改變保育工作的潛力關鍵議題。 今晨閱讀了英國生態與水文中心與西班牙大學和德國綜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合作的最新研究,將所謂的「再野化」和農業相結合,以應對生物多樣性危機新策略,重新將議題再次。。。
Thumbnail
2025/06/13
從前從前科學說憂鬱症主要歸因於大腦中血清素水準低,直到1990年代中期,對血清素模型的懷疑開始流傳...目前已知最早提出類似「口腸腦軸」一詞與憂鬱關係的是義大利學者...
Thumbnail
2025/06/13
從前從前科學說憂鬱症主要歸因於大腦中血清素水準低,直到1990年代中期,對血清素模型的懷疑開始流傳...目前已知最早提出類似「口腸腦軸」一詞與憂鬱關係的是義大利學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這篇要寫介紹寫得有點心虛,畢竟這次來就診的是個已經治療兩年皮黴菌感染,跑過多家醫院卻還是會復發的孩子。但想想好像有些奇怪的論述在黴菌治療上一直反覆聽到,似乎可以幫皮黴菌平反一下(?)
Thumbnail
  這篇要寫介紹寫得有點心虛,畢竟這次來就診的是個已經治療兩年皮黴菌感染,跑過多家醫院卻還是會復發的孩子。但想想好像有些奇怪的論述在黴菌治療上一直反覆聽到,似乎可以幫皮黴菌平反一下(?)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微生物於我真是又愛又恨... 可愛在培養的過程有種小成就感,可恨在他們的種類實在太太太多又太太太像了,早期需要花很多時間培養完才能鑑定,臨床的醫生只能先預測先開藥,等到確定菌株再依結果換藥。 但有時太久,病人都康復了(苦笑)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儀器用分子生物學的方式檢驗病原菌,可以縮短更多檢驗時間
Thumbnail
微生物於我真是又愛又恨... 可愛在培養的過程有種小成就感,可恨在他們的種類實在太太太多又太太太像了,早期需要花很多時間培養完才能鑑定,臨床的醫生只能先預測先開藥,等到確定菌株再依結果換藥。 但有時太久,病人都康復了(苦笑)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儀器用分子生物學的方式檢驗病原菌,可以縮短更多檢驗時間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台灣氣候潮濕,加上夏季高溫炎熱,您曾經或正在經歷私密的困擾嗎?這種不自在的感受,外表雖然看不見,卻影響著每天的生活與心情。 適合妳的益生菌 「益生菌」是具有生命的微生物體(microorganisms),其中包含了多樣菌種及菌株,常見於優格和發酵過的食材當中。益生菌能夠幫助健康維持、消化道機
Thumbnail
台灣氣候潮濕,加上夏季高溫炎熱,您曾經或正在經歷私密的困擾嗎?這種不自在的感受,外表雖然看不見,卻影響著每天的生活與心情。 適合妳的益生菌 「益生菌」是具有生命的微生物體(microorganisms),其中包含了多樣菌種及菌株,常見於優格和發酵過的食材當中。益生菌能夠幫助健康維持、消化道機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在現代醫學中,抗生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抗細菌感染、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然而,正確使用抗生素是保護自己和社會免受抗藥性影響的關鍵。一起來了解抗生素的基本知識,從使用時機到副作用,提供您全方位的了解。 💡
Thumbnail
在現代醫學中,抗生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抗細菌感染、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然而,正確使用抗生素是保護自己和社會免受抗藥性影響的關鍵。一起來了解抗生素的基本知識,從使用時機到副作用,提供您全方位的了解。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