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每月專為付費會員寫作的第二篇,就以安娜·卡列尼娜姑娘的AKP來續場。這次我們聊聊: 如果與「微生物組」相關的疾病中有一半根本不是隨機的,而是遵循一種原則(如安娜·卡列尼娜原則/AKP),其中每個失調的微生物組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被破壞,該怎麼辦?難道在這些情況下,一些主要微生物物種(如高度優勢的微生物)在發號施令?真的是它們在打破平衡嗎?有AKP,那麼有所謂的anti-AKP嗎?
從前從前科學說: 微生物組科學源於生物學(如微生物學、植物學和動物學)和組織(如分子、細胞和進化)領域歷史上孤立的技能和學術研究。雖然專業焦點啟動並推動研究發展到目前的狀態,但當AKP原理的融入後,新興科學架構結合群落生態學、進化論和系統生物學原理的思想和標準,又會如何影響微生物組科學作為研究生、本科和高中生命科學領域的進展呢?
腸道蠕動問題
你知道,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事物要麼井然有序,要麼一團糟。很長一段時間裡,當我們思考疾病時,我們總是以非常有序的方式思考。我們會說:「啊,你得了X疾病,這是由『壞傢伙』Y引起的。」你找到那個問題,修復它,一切又恢復了秩序。簡單,簡潔。
但大自然並不總是如此整潔。事實證明,真正的故事可能更有趣,它與生活在你腸道中的數萬億小生物: 細菌、真菌等等有關。你體內這座巨大而繁華的微生物之城,就是所謂的「微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