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忽然想到自己人生經驗裡,既便一個人出國,我的心境始終是「有伴」的狀態,一個人跟團的印度行裡,除了導遊姊姊外,我跟著同團的同年紀的朋友兩人,那幾天雖不能稱是行影不離,不過確實大部分的時間都與他們同行,然後自己還會下意識的試圖強化、穩固友誼。
不明白自己怎麼那麼積極呢?不過是十幾天的旅程,自己無意識好像想把友誼推到一個終生保固的位置?
你說,我對情感的執著怎麼會這麼強烈呢?如果人生是一場投射,那對附近的每個人都抱持著「積極」的狀態,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如上篇所述,對雙向奔赴的愛情而言,或是是強烈的催化劑,對於友情或是其他關係而言,會不會是一種壓力?事實上,任何的狀態或是價值觀都是雙面刃,那股強烈的動力唸書時代放在課業上,用想像把我推到一個還可以的地方、放在感情上,可以協助我很快速的進入關係,有機會看到另一個人在感情中的一面,放在職場上,可以讓我更有效率快速的達到目標、放在興趣嗜好上,讓我有動力的去嘗試不一樣的新鮮事。
有些人問我,那個動力哪裡來,老實說,我不曉得,我從小就這樣,或許是成長環境,或許是家中的氛圍,讓我覺得慢下來,我可能會漏到或失去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