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很疑惑:不是應該放假就能好好休息嗎?
可為什麼假期一到,我反而比上課期間還要累?
假期計畫,變成新的壓力
放假時,我常告訴自己:「難得有空,把落下的事一次補完吧!」
於是日子被各種清單塞滿,我要整理房間、要追進度、還要見朋友。
結果一整天跑下來,比上學日還要疲憊;到了晚上,我甚至開始懷疑,這樣的假期,真的算是休息嗎?
休息也變成「任務」
我發現自己不是沒有放假,而是把「放假」也任務化了。
我要求休息要有意義,要能產出成果, 好像沒有完成什麼,就浪費了假期。
但這種心態,讓假期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放假不是新的考試,不是比誰過得更充實。
放假,不該是補課,而是補心
後來我開始調整自己,假期不是要清空所有代辦,而是讓自己找回平衡。
我給自己一些小原則:
- 每週至少留一天排滿「什麼都不做」的行程
- 一天裡,只設定 1–3 件「必做清單」,如果還有精力再處理其他事情
- 允許自己耍廢,哪怕只是躺著聽歌、追劇
這些微小的調整,反而讓假期真正成為了「重整」的時間。
放假的價值
放假不是要證明我多麼有效率,而是讓我能在回到學校或工作時, 不至於累到想逃跑。
📩 留給你的一封小問候
如果你也覺得假期比平常更忙,請別太苛責自己。
我們都會想「把握時間」,但別忘了,時間也是需要被空下來的。
👀 你也可以留言分享:
對你來說,最理想的假期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