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會在心裡冒出一個很單純卻很殘酷的問題:「我真的有資格休息嗎?」
當待辦清單永遠寫不完、課業工作一股腦壓上來,休息似乎是一種罪惡。
我總覺得,要是花時間休息,會不會就落後別人了?甚至連午睡半小時,心裡都會充滿焦慮。
休息不是懶惰,而是缺席感的補足
其實我也是不久前才慢慢懂得,自己之所以會這麼慌張,是因為「沒有時間休息」其實是假議題,真正的原因是我不允許自己休息。
我習慣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填滿,卻忘了人不是機器。
當身體喊累、腦袋打結、心情亂糟糟,這些其實都是提醒:你最需要的不是完成,而是暫停一下。
碎片時間,也能是修復的片刻
後來,我開始練習給自己很小的空間。
走路時不滑手機,只專注於呼吸;在書桌前放一杯熱茶,靜靜喝完。
把五分鐘當作「只屬於自己」的空白。
神奇的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休息,卻讓我發現,原來不必等到整個下午有空,就能給自己喘口氣。
把休息當作必要行程,而不是多餘選項
以往,我總是把休息排在最後——等事情做完了再說。
但現實是,事情永遠做不完。
於是我換了個方式:像排會議一樣,把休息寫進行事曆。
即使只是 10 分鐘,我也會認真對待。
奇妙的是,當我這樣安排後,反而能用比較清晰的頭腦完成工作,而不是拖著疲累的身體硬撐。
休息不是偷時間,而是找回自己
我現在慢慢理解到:
休息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在把時間還給自己。
因為只有在停下來時,才真的聽得到心裡的聲音:
什麼是我真正想要的?
什麼又只是被焦慮推著走?
📩留給你的一封小問候
也許你也常覺得「根本沒有時間休息」,
但我想告訴你:
休息不是懦弱,而是勇氣。
當你允許自己停下,不只是在修復身體,更是在提醒自己:
努力不是人生的全部,你本身就值得被好好照顧。
👀 你也可以留言告訴我:
最近一次讓你覺得「真正休息」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那一刻,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又被好好接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