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面對信仰,我會有點內疚。
當作業堆積如山、工作量爆炸的時候,週末還要花一整天去教會,真的值得嗎?有時候我也會懷疑信仰是不是反而讓我更忙、更累?但我真的相信神,那覺得累是合理的嗎?
但後來我慢慢發現,信仰不應該是「佔掉我時間」的某個任務,而是一種讓我重新找回生活重心的必要事件。
教會時間是「重啟鍵」,不是行程清單上的一項任務
我固定每週六參加教會的聚會與小組,週日會不排其他行程,把時間留給靈修和整理心情。
有時候會有「好像該唸書比較實際」、「可是工作快要做不完了」這樣的想法出現,但我後來意識到:我不是因為不夠忙才去教會,而是因為太忙、太混亂,所以更需要一個讓自己安靜下來親近神的時間。
聚會的時間像是每週一次的心靈整理術,在敬拜中停下來,聽見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麼;聽講道的時候,重新對齊自己的生命、方向與行動;在小組裡,互相關心彼此,也給我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平日給學業,週末給神是一種「焦慮重整系統」
我自己習慣在週末不排任何處理作業或打工的行程,然而,這不代表對我來說這段時間可以浪費,而是要透過讓自己安靜,換回清晰的視角。
這樣做讓我在開始新的一週時,不需要繼續累積前一週的疲憊,而是像被重整過,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努力,也不會那麼容易陷入焦慮或自責的循環。
信仰沒有讓我的時間變多,但它讓我不再那麼慌。
信仰不是壓力,是優先順序的重新排列
有時候,我在忙到崩潰的一週裡,還是選擇照常去聚會。
也許從一般的視角,聚會會增加我的時間壓力,可是於我而言,我和神的關係應該優先於其他行程,周末的聚會不是用時間去交換信仰的回報,是在信仰裡找到時間真正該怎麼用。
當我願意先把時間獻給神,我發現反而能用比較安定的心,去處理一週的行程。
不是因為我變得更厲害,而是因為我知道,忙碌的中心,不再是自己一個人死撐。
📩留給你的一封小問候
也許你正在經歷信仰與現實之間的拉扯,或者正因為太忙、太累,而把信仰擱在了一邊。
沒關係,我們都會有那樣的時候。
我只想說,信仰不會催促你變得完美,而是在你亂糟糟、很疲憊的時候,還有一個地方願意接住你。
週末給神,平日努力前行,是我認為很不錯的平衡節奏。
👀你也可以留言告訴我:
最近你有遇到信仰與生活瑣事的衝突嗎?
你是如何解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