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預約人是大女兒,因為一家四口即將搬回家與媽媽和妹妹同住,因此需要重新整理家中的空間。
詢問了一下,原來是因為家中有一位失智的媽媽需要照顧。
媽媽雖然失智,但外表和溝通表達都與常人無異。
當媽媽聽到要丟東西,臉上會立刻閃過一絲不悅,大聲說:「我那個都是花錢買的,都還好好的為什麼要丟掉?」
這時,妹妹總能用撒嬌的語氣化解僵局:「啊你就用不到啊!我有幫你留更好的!」媽媽的臉瞬間又笑開了,彷彿剛剛的不快從未發生。
媽媽的衣物是家中最多。從愛斯基摩人款式的外套、性感的蕾絲睡衣,到年輕人款式的毛衣和肚皮舞衣,每一件她都愛不釋手。
她會偷偷把想留下的衣服藏在身後,似乎害怕一不小心就會被我們收走,那小心翼翼的模樣,有點可愛。
整理過程中,姊妹倆和媽媽之間的情緒此起彼伏,總讓人感覺下一秒就要吵起來。然而,神奇的是,他們總能在一瞬間和好,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我們發現如果讓媽媽親自篩選,整理進度會大受影響。
因為媽媽什麼都想留!
於是,我們和姊妹溝通,決定換個策略:由姊姊負責挑選衣物,妹妹則帶著媽媽出門。
可以看出姐姐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來自於媽媽的物品囤積。
中途可能會感覺他幾乎崩潰,但也是耐著性子一件件的篩選。
她會記得媽媽曾經穿過的衣服,會說這件我有印象,我小時候有看過她穿。
第一天整理結束後,我們很擔心媽媽回家後會因為東西不見而崩潰。
但隔天聽說媽媽睡得很好。
姊姊說媽媽半夜曾偷偷爬起來,把藏在梯間的物品找回來。
我們也發現,媽媽會趁我們不注意時,偷偷跑到姊姊已決定要斷捨離的物品旁,不著痕跡地拿走她想留下的東西。
雖然這些小動作讓整理過程變得有點重工,但也讓我們看見媽媽對家中物品的深厚情感。
在整理過程中,他們一家人也發掘出許多驚喜,像是媽媽年輕時寫的日記。
家人們聚在一起,要求媽媽親口念出剛結婚時的辛苦點滴,互相嘲笑、回憶,氣氛溫馨又充滿愛。
本來我以為有失智症的媽媽,會因為捨不得物品而讓整理變得非常困難,真的沒想到在充滿衝突的整理過程中,家人們依然能保有對彼此的愛與溫暖,甚至因為整理而重新一起回顧了那些被遺忘的珍貴回憶。